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留言與流言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703
字型大小:

一、最痛父母心
務農家庭家境差,為後代勤耕持家。
兒子成績佳,鄰里讚揚拇指誇,說父母會教、講孩子會讀,將來光耀門楣,指日可待。
高中時代的資優生,住校嫌雜音干擾,無能靜思苦讀;為人父母、風雨無阻,每日早晚勤於接送,奔波在偏遠的鄉村小聚落和熱鬧的都市中。
大學聯考,他人口中的醫學系高材生與他無緣,就差那一小點,頂尖的人沒有唸到頂尖的科系。他不灰心、接二連三地挑燈夜戰,每回都有很好的成績、也考上不錯的學系。然而,自我要求過高,除到學校報到,亦繼續一年考過一年。
在水一方,與手足同住、相互照顧。父母則留在島嶼,擔負於一家老少的生計。
夫妻計畫赴台探望孩子,幫人炊事的母親臨時無法離開,就差那一點點時間,延後一天的隔日抵達,見到兒子、已是最後的一面。
夢想未實現,卻先尋了短。他的兒子將手腳反綁,懸吊鐵窗;親人發覺不對,但已天人永隔。
父母眼中的乖兒子、手足心中的好榜樣,認為他成績非常好,不需再重考。而一向自我要求與期許甚高的孩子,沒有理想的學校不能接受,壓力使然,終於走上了不歸路。
天上與人間,有遺憾、亦有陰影。自殺身亡的孩子,他的祖父母健在、白髮人送黑髮人,抹不去心中的悲哀。他的父母則承受著鄰里間的指責與不諒解,將責任怪罪於他們。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努力工作、培養孩子。當期望落空,人命已不在,獨留身影在徘徊,身旁的人應釋出善意,陪他們走出傷痛,而非一味地在雞蛋裡挑骨頭。究竟,孩子的父母何罪之有?
如果為人父母,面對孩子,不管不教,則有怠忽之責;但從小呵護成長,小孩與父母的觀念不同、溝通不良,當憾事發生,本身除了心酸與悲痛,也只能無語問蒼天。
無人探討事情的真相,以訛傳訛地下猛藥,二度傷害了喪家。這個家庭,父母何罪?孩子何辜?升學的壓力與自我的期許,每人的挫折感與容忍度不同,已歸去的人命,身為親友與鄰里,別在傷口上灑鹽。
自殺不能解決事情,而隨著遺憾留在人間,社會應多一層省思、人們應多一些包容,陪喪家走出傷痛,將心頭的陰影刪除,讓不快的記憶一點一滴地流失。
二、屋漏連夜雨
同事之間,就屬他最樂觀,外表無異狀,卻是第一個送醫院。
機車穿梭在大街小巷,薪水不是很高,熱心服務在前方。他領有終身俸,家庭成員大多服務公家機構,吃穿不用愁,還有房屋數棟在後頭。他擁良屋美眷,雖非古代的員外,也算現代的阿舍。
美滿的家庭,無後顧之憂,於軍中退伍後,再尋覓另一個工作,以熱忱為地方、服務為優先。
春風滿面、笑臉迎人於四面八方,我常調侃他臉皮夠厚、如銅牆鐵壁一般擊不破。生性的樂觀,走到哪兒都吃香。
當隔海一方,電話連線,榮總那頭的虛弱聲傳來,這是平日活蹦亂跳的他嗎?
突然的不醒人事,嚇壞了家人,立即赴台做進一步追蹤治療,從基本的抽血、驗尿、核磁共振,到骨髓抽驗,住院數日,全套檢查。任誰也沒想到,這麼樂觀的人,壓力無解,身體亮紅燈,面臨未知數的人生。
思考工作的去留,不再眷戀,勸他先養好身子再說。終究,他服務的對象很多。但基於健康考量,要他及親屬慎重考慮。
壓力使人難過,歷經了一連串的生死關,最被看好的他倒下了。而其他繼續存在心間壓力而無解的人,下一個又會是誰?
漫長歲月,服務長者,在病體微恙的今日,爾後伴隨於他的、是每日的藥物兩顆。
早日康復是眾人對他的祝福,也願他走出陰霾,在親情與友情的陪伴下,迎接光明瑰麗的人生。
三、觀念大不同
接連幾天陰雨綿綿,腳底寒意透心肝,連嘴唇也乾裂。每晚早早躲入被窩,讓溫毯暖身軀。
隨著天氣放晴,一絲暖陽在心底,洗床單、曬被褥,停歇時刻來一杯熱咖啡,精神百倍。
午間,嘴裡還留存咖啡香,與孩子共同觀賞電視節目,一通來電讓我感受讀者的關心。對方喊了我一聲「組長夫人」,然後俏皮地報上名來。在大學任教的她與我探討所謂「借人生、不借人死」的俗諺。她告訴我,「借人死、不借人生」的意涵,譬如那棟房子如果將孕育兩個男生,借人生,被生走一個,只剩一個。
從小我也是聽父執輩這樣說,一棟房子怕被「拔歲」,依傳統習俗,是「不借人生」的;倘若房屋借人死,往生者帶走了晦氣,不好的霉運隨著他的離開,屋主將多添了福壽。而現代人觀念改變,寧可借人生、也不借人死,試想一棟好好的房子,非親非故地、有人死在裡面,鬼影幢幢,除雞皮疙瘩,還怕「煞到」。爾後日子,就算走路跌跤,來個「平平路,摔死老豬母」,也會狐疑陰氣逼人、陰地多搞怪。
古今觀念的不一樣,現代人的思維不斷改變。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那是自然的輪迴。
感恩她在百忙之中抽空與我研究人生的哲學,同時告訴我、她的一位好朋友異於常人的愛心,展現不同於他人的氣度,除平日熱衷參與各項活動,亦將外籍老師接到家中居住,就近照顧。
愛要從內心出發,能將外人當親人看待的終究不多,尤其是非親非故的外籍人士,要讓她們入住家園,真的不容易。
四、飲水不用錢
山外往金城的路上,在靠邊的位置,有一處售水站,方便取用。
二十公升裝的水桶,只要一元,常有絡繹不絕的人潮。在原先的位置,買水的人多,因吵雜的聲浪,住戶反彈,而移至中心點,仍然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給了過路人許多方便。
我們約莫一個禮拜買三桶水,有一次,遇到一位中年男子,他取完水後,告訴我們水管還有,他裝不完。
跟他道謝後,注入三桶還有剩,我們同樣把它留給有緣人。
第二次、第三次,投入一塊錢,一裝就是三桶,水仍然還有剩。奇特的現象,不是農曆七月的鬼話連篇。掏了口袋的手機欲當報馬仔,告訴維護單位已經做了賠本的生意,偏偏手機沒有電。
一兩個月過去了,情形依舊在,基於使用者付費為理所當然,向水廠反映了此現象,故障該維修了。
一次的問卷,旁聽才發現原來水廠也虧錢,某些投機取巧的住戶私接管線,在開關處動了手腳,一用數年不繳錢。被抓包,不難為情,倒是尾椎翹高高,讚不絕口於自己的智慧高。
阿兵哥每天到民間抄水表,在節能減碳的今日,當用則用、但能省則省,上頭的旨意,服從是紀律。
事出必有因,違章建築的水表、電表難申請,天才的水電工靈機一動,就在軍方的管路私接管線、共享資源。數年之後,有苦無處訴的阿兵哥,陳述他們的無奈,風雨無阻看每天用水多少度,詳細填寫,回部隊覆命。
「在營為良兵、在鄉為良民」,人人都有子弟兵,出門在外多擔心。雖然那些身穿草綠服的生命,是別人的孩子,但百姓圖自己方便,竊水不手軟,而增添軍方不便,的確罪過。而當年種因之人,今日必得其果。
五、搖晃軌條砦
皮膚黝黑的男子以機車載著一名同樣健康膚色的女子,這沒什麼稀奇,但好戲在後頭。
男人龜速騎車,一路搖搖晃晃,我們的車尾隨於後,不敢超前。由遠處看,他如酒醉一般地騎得不穩當。擦身而過,一個不慎,小車或許遭殃,大車總是麻煩,因此與他保持距離、也保安康。
接近他的身旁,赫然發現機車腳踏的地方,一條歷經風霜雨打、海水侵蝕的軌條砦,超出左右距離,他行得不安心,我們也駛得不安全。
我搖下車窗探頭,仔細看端詳,已生鏽的軌條砦,從海邊運上岸,既費心、也費力,他要這根做啥米?
前面十字路口正遇上紅燈,男人在稀少車輛的地方停下,很識相地讓後面的車子前進。我側頭看他,他壓低安全帽、遮住臉,右側轉頭,瞧不見他真實的容顏。
沒多久,又在路上遇見有人運載軌條砦,已腐蝕了的東西,還想要?問題的解答,只有當事人知道。
六、謝謝別聯絡
陪孩子參加一項比賽,才剛抵達現場,就老遠的看到一群人,身上穿著一件亮眼的背心,不是引領路線,而是面對面做推銷。這種疲勞轟炸,犯了我的忌諱,告訴承辦單位,不喜歡這種感覺。
來自各路好手,一較高下拚結果,志在參加,但也希望得獎。當我們前行,馬上有人跟進,熱心地遞來光碟,讚揚我這媽媽氣質好,熱心孩子教育看得到。然後奉上資料簿本,要我留下基本資料與聯絡方式,預約時間到家裡拜訪,詳細介紹、一套數萬的教材,一次付清或分期付款都行,看我方便。還告訴我,某學校第一名的學生,就是讀這個優秀的呀!
承辦單位那裡打聽了一下下,與他們無關。但時間、空間的巧合,讓我覺得反感。廠商的搭順風車,讓許多師長與家長誤解,以為和主辦單位合為一體。
依過去的經驗,只要留下聯絡方式,電話照三餐問候、甚至居家守候。不買不好意思,買了又不一定受用。
我很明白的告訴對方,謝謝她說明許久,別耽擱彼此時間,她們有名片,倘若有需求、我會主動聯絡。
我什麼也沒留,數日之後,台灣那頭來了電話,改天來金門,將與我們聯繫。
這種強人所難的疲勞轟炸,在生活中,不斷的上演,明確的拒絕,要脫身還是很難。弄到最後,總要不客氣地請對方「麥擱吵啊!」
再不,就是告訴對方,「我沒錢,等我搶銀行。」
七、道路挖挖挖
好山好水好地方,開挖道路不手軟。
車輛行駛不安全,行人走路看方向,倒栽蔥、溝裡鑽,全是凹凸不平的路面。「臭幹譙」、國罵字眼常見到,睜一眼、閉一眼,出了人命再說項。
數年來,道路開挖、常惹民怨;繞路而行,多花時間。今日名堂挖挖補補、明日項目再挖再補。沒有統整的規劃,除浪費公帑,也造成民眾不便,迭有怨言。
任何人,走出家門,無論開車上路、還是步行上街,都希望道路通行無阻,無煙無塵無污染,讓呼吸順暢。而不斷的施工結果,黑煙飄散、廢氣隨空氣污染,吸入了人的身體,就算壽命長,想要健康也困難。
道路挖挖挖,還要挖多久?在島嶼繞一圈,不是這裡挖、就是那裡補。坑坑洞洞,越補越大洞,全民買單於這艱鉅的負擔,流血流汗。
任何的建設,事前的規劃遠勝於事後的追加。不該做的省略,該做的則乾淨俐落,別拖泥帶水。
八、保養有撇步
梳著髮髻的老阿嬤,黑色的網包裹那一坨白髮,別著一支金花。她頭戴斗笠、在古屋外的牆邊,坐在小板凳上曬太陽。
趨前寒暄,老阿嬤取下斗笠,她的頭髮雖已白,但光亮依然存在。蘆薈是她平日保養髮絲與臉頰的秘密武器,綠色的植物,如盆栽種在庭院的一個角落,護膚和護髮,天然的最好。長條狀的蘆薈,輕輕一折,汁液滴淌於手心中,有點黏。雙手輕搓,將它們塗抹於髮髻與全臉,阿嬤不花半毛錢。
早睡早起身體好,已近百齡不需人煩惱。每個晚上睡覺前,一杯小酒、阿嬤潤鼻喉;清晨醒來,枸杞熬黑糖,順灑一點龍眼乾,當茶喝,滋補養身。往昔六格的健保卡,她一張都用不完。
懂得保養的人,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器官,阿嬤就是這樣。
老人家好、年輕人就好,她沒有病痛的纏身,兒子不用擔心、媳婦不必侍奉,她一手掌握生活事,每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她說自己還能動,給彼此互不打擾的空間。
人生到終站、畫下句點前,阿嬤沒讓年輕人操煩。她的一生,就靠那一雙手,裁縫、補網、農事………,做什麼、像什麼。
九、人生轉個彎
軍中退役不孤單,轉行監獄管理員。
刺龍刺鳳、在身上雕樑畫棟,是許多受刑人軀體所烙下的印記。當他們一個不慎,身陷泥淖,走入了不該走的地方,這時,職務為管理員的他,英雄有用武之地。遇到這樣大條的人物,智慧未必比人高,溝通技巧很重要,他揶揄自己像卒兵,操腦也操心。
要如何與他們相處,是一門大學問。收容人住進了舍房,形形色色聚一堂。他以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為標竿,鼓勵他們勤奮向善、重新做人。
耳聞冤獄一樁樁,深入探討沒門檻,居於職業道德觀,要他透露不方便。而進入黑暗的區域,挖寶需要勇氣,每個收容人,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無論服刑前的角色如何,到了失去自由的時候,服從紀律,改頭換面,勢在表現、為自己締造另一個春天。而靈感的找尋、題材的挖掘,有一種身分可以接近,等我準備好了,再向前行。
或許見識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他比別人多了一層世故,稜稜角角的事物,亦能雕琢得圓潤。
數年後,揮揮手,轉個角落,在不遠處的地方,迎向更多的人群,這是升官,也是他人生另一項挑戰。
十、徘徊生死線
交通亂亂亂,徘徊生死線;分分秒秒,時間很重要。
出門遵守交通規則,生命有保障;搶路搶時間、一馬當先,性命跟時鐘賽跑。
男人駕車快、女人飆車狠,筆直的道路好尬車,難為了同路的前後左右駕駛人,捏一把冷汗,如行走鬼門關。
出門走路怕人撞,開車又怕出狀況,馬路變得這般地「驚濤駭浪」?人口的進駐,繁榮了地方,也帶來了驚恐。當禍事一樁樁,路上的蛇行、超速、闖紅燈、並排騎車,彷若馬路是自家。
左顧右盼無異狀,規矩駕車人安康。路人靠邊站,眼睛要發亮,談天說地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免得出狀況。
車疾駛、不及閃、連環撞,有死也有傷、鮮紅血跡一片片,怵目驚心送醫院。幾個婦女只是路邊聊個天,沒想到躺病床,甚而走黃泉,肇事原因出在駕駛車速太快、趕時間。
家屬哭斷腸,往後的人生,肉體不比鐵器,受了傷害,復原困難。而與死神搏鬥與拔河的傷者,誰輸誰贏、誰也不敢篤定。
十一、貪婪的人性
人性的貪婪,常常遇見,尤其是往生前的詐領事件,家當的清冊,存款一筆筆不見,深入追蹤,外表看似嬌柔的女子,在這個階段可是扮演狠角色,能A多少、就A多少,哪天人死了,再也拿不到。
人人眼中的乖女孩,嬌弱惹人憐,跟隨夫君騙父親,幾乎榨乾了儲蓄,連老天都看不下去,還沒來得及消化,吐得乾淨,也讓老的眼睛閉得自然、走得安詳。
最近一位老人接連抱怨,居住數十年的屋宇,以後再也不屬於自己,以後年輕人打理,他們高興就好,她要去一個單純的地方。
她說,兒媳賺錢自己藏私房,吃住在家裡,欺騙孫兒全數交給公嬤當公款,孫兒伸手要錢,她如吞黃連。
老阿嬤想離家,入住屬於她的老人圈,但回首祖廳裡的列祖列宗無人祭拜,她起了矛盾心態。
做人欠周全、做事欠考量的年輕人,上欺父母、下騙兒女,忍無可忍的老人家搥胸頓足。任憑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也拿他們沒辦法。
理解老人心中的不暢快,心中有譜未來,勸她別回頭,走得乾脆,過自己的生活。
十二、雜音聽不見 
他聽佛經,不聽外面的聲音。
白淨的衣裳,穿在他的身上,屋宇一角、佛音浮現,阿彌陀佛聲聲唸。
屋外的人聲鼎沸、車聲連連,沒有緊密的人孔蓋在一陣陣的車駛過後,發出了巨響,無論白晝與夜晚,重複上演。
外來的聲音,沒有影響他工作的心情,他聽佛經、亦聽佛音,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聽裡面、不聽外面的聲音。他說,做自己、守本分,扮演好當下的角色,那些紛雜的人生,不去沾惹。
從外觀看來,已有一把年紀的他,勢必累積了些財富,而面露慈祥、眼露慈光,嗅不到商業氣息,最是難能可貴。
開業彷如做生意,川流不息的客源猶如點鈔機,任憑客人再多,他堅持慢工出細活,按部就班的工作。
終究,他是抱著佛心來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