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金黃在秋序
在秋天,請你賜給我那最大最黃的一片。你輕輕一躍摘一片給我,真想睡在這金黃裏,我只說,我要那金黃的葉─銀杏葉!
屬於秋天的落葉裡,我愛銀杏葉。秋風舞動銀杏樹枝上的葉片,一地黃葉碎如金,尤更富詩意。兩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不停地捧起一把把葉子,向上拋撒著,那葉子便如黃蝴蝶般地飛舞,小姑娘開心得咯咯地笑著,令人微醺的秋意,不經意的在孩子們的銀鈴笑聲展現了。
我喜愛銀杏樹,還有另一個人的理由─它的品德高尚,心地赤誠,樸實無華。不論在哪個季節,銀杏樹就是這樣,只以春綠秋黃的真本色彰顯生命的風華,面對讚譽、褒獎,淡定從容,謙遜平樸。它不像楊柳總愛在春天恣展婀娜多姿,也不似桃李愛在艷陽下擺姿風采,也不如冬梅總喜在寒冬盡現芳姿。
一簇簇金色的花朵素雅潔淨,總是悄無聲息,花開花落。秋天裏,它由翠綠變成金黃,碩果累累。冬日裡,它無畏霜雪,昂然屹立,傲骨錚錚。堅挺的枝條直愣愣地沖向天空,永遠蓬勃向上。
銀杏樹還有一種令人敬畏的魅力。暴風雨來臨它頑強抗爭,在風雨中鍛煉,風雨中成長。所有的葉子都色澤相同,所有的葉子都是整齊協調,步調一致,有如一個出色的戰鬥團隊,齊力同心,密切協作,齊刷刷的一起風雨戰鬥。
銀杏樹齡長,結果也慢,公公種下樹,到孫子才能結果子,也又名「公孫樹」。讀書以後知道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是恐龍時代的遺老,但它比恐龍幸運多了,僥倖地逃過了冰川劫難,成了活化石。
「二月開花成簇,青白色,二更開花,隨即卸落,人罕見之」,這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對銀杏的描述。發揮你的想像力,早春二月時節,寒冷的夜半二更天裏,銀杏花前呼後擁地爭先恐後地一簇簇開放,不等天明,它們便紛紛墜落,即便是早起的人們,也只能看見滿地落英繽紛,卻看不見它們在枝頭的笑容。這情景,與「曇花一現」有得一拼。
有一年秋天,隨友人走了一趟中國河南省。洛陽多銀杏,朋友在河南的洛陽縣有遠親,順緣同去洛陽觀賞銀杏。當人在其中,才覺得洛陽銀杏跟自己平時在植物園和花市見到的可有著天壤之別。過去看到的銀杏葉無非是綠色、黃色或偶見紅色罷了。當我來到美麗而帶有幾分神秘色彩的洛陽古銀杏群落,才發現自己曾經的觀察和想像是多麼的貧乏和蒼白。正是落葉的季節,站在柔軟的銀杏葉地毯上,張開雙臂與飄落的銀杏葉相擁、親吻,聆聽落葉與大地的竊竊私語,感受著五彩繽紛的夢幻色彩,身心早已融入那千姿百態的葉舞情懷。
蹲下來,細看那一片片銀杏葉,除了紅的、黃的、綠的外,還有黃綠相間、紅黃相間,紅綠相間的。紅色中,有深紅的、淺紅的,桔紅的、粉紅的;黃色中,有褐黃的、中黃的、淡黃的,亮的像火焰,暗的如土色;綠色中,有墨綠的、碧綠的、淺綠的、翠綠的......更多的則是在一片葉子中呈現出五彩繽紛的顏色來,可以說,幾乎每片葉子都有自己特定的顏色。除了顏色,還有那花紋、那脈絡、那形狀,無一不是風情萬種、千姿百態。從對銀杏葉的觀察中,我忽然感到,世界不也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嗎?而我們在日常的不經意間,又錯過了多少精彩和美麗呀,真是遺憾!此時,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一句相機廣告文案所寫的「這個世界不缺乏美好,只缺少發覺美好的眼睛」的真正含義。
眼前滿地的金銀杏,使我想起讀大學時,常常在校園一隅的銀杏樹下休憩或讀書。那時喜歡在銀杏飄飛的樹蔭下和同學們埋頭讀書、書海求知、休息時在一地金黃的銀杏樹下,聊天、嘻笑、暢談理想。或者一個人靜靜地聆聽,銀杏葉慢慢舒展的聲音。輕輕的、慢慢的從樹枝湧動,慢慢打開扇形的小蒲扇,彼此相擁相連交接在一起。那一棵棵銀杏樹,就像一把把巨形的大傘,撐在天空下,隨風飄舞,沙沙作響。那傘布也隨著季節的變化,由翠綠凝成淡淡的金黃,在生命的歲月裏搖成一片金黃,一地黃金。
憶起那美好的時光,那輕輕的讀書聲猶如在耳,青春、自信、陽光,像銀杏樹一樣,舒展著勃勃生機,釋放全部的能量,在時光成就的同時,把日子變成淡淡清香,成全理想與現實的衍接,把握自己,活在當下,不浪費每一個快樂和不快樂的日子。
腦海裡還會時時再現校園那片銀杏林,那美麗的銀杏葉已成為歲月的書簽,成為青春歲月最美的珍貝。最讓人欣喜的是現在的生活又給我最美的期待,窗前銀杏四季飄舞陪伴為我撐起生命的銀杏樹,讓寧靜的心靈領略生命的燦爛.,品嘗生命的芬芳和甘甜。又是秋天了,想要在銀杏樹下輕輕一躍,讓沁涼的秋風,鋪設滿地的金黃,人在滿地的金黃葉海裡,撫觸一茬又一茬的詩情與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