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語
自省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經常會遇見許多瓶頸,每一次的困境都會讓我們心灰意冷,甚至有想要輕生的念頭!
然而,船到橋頭自然直,幾乎每一次的困局都能迎刃而解,繼續往人生的道途衝刺前進。苦盡甘來之後的成就感,往往會是沙漠人生的甘泉,讓我們得以勇往直前活下去!
好了瘡疤忘記痛。這是人性的弱點,我們經常徘徊在成功與失敗之間;輪迴於得失境遇的人們幾乎失去反省檢討的能力,總以為「人定勝天」上天會給我們無數次機會。世間的悲劇正是因緣於這樣錯誤的觀念而源源不絕;週而復始!
我身邊的好朋友也經常發生這樣的狀況,從少年到白頭,悲運甚至更加無情纏繞他們,至死方休!
回首來時路,當我們發覺已然浪費許多寶貴的光陰時,亡羊補牢雖有憾,但仍為時不晚。至於悲劇的發生,總是與個人的自省能力攸關,「命運」只是推卸責任的藉口;「機會」是給任何不向命運低頭的人。
故鄉的夜
故鄉的夜永遠是那樣寧靜,四十年前離開故鄉隻身前往多雨的港口──基隆,之後的每次返鄉總因歲月的遞嬗而心情大有不同。
故鄉的夜總是那樣樸實無華,都市四十年的虛華生活,總比不上故鄉寧靜夜晚為我帶來的心靈安頓。故鄉,永遠是我逃避塵世煩囂吵擾的所在。
故鄉的夜猶如母親溫婉的關懷眼神,我感染到了故鄉寧謐夜晚的祥和,身心靈合而為一的時刻,會是我生命昇華的動力。
故鄉的夜發出恆常的光芒,沒有都城的幻影;沒有泯滅人性的爾虞我詐,儘管,世事多變,在我心深處,故鄉寧靜的夜晚,從來就是我尋尋覓覓的避風港!
故鄉的夜讓我思念起我那墓木已拱作古二十餘載的阿公,他那無齒口中發出的嘖嘖聲響,一直是我在異鄉懷念的樂音,無數個在故鄉夜空下,我仰望星空,卻不見阿公那老掉牙的臉容對我微笑,我因而經常杜撰阿公在另個世界的快樂生活。於是,我心安的擁著阿公的嘖嘖樂音入夢,哪怕醒來總是一片空茫!
故鄉的夜仍是恁般靜謐,仍是那樣安詳,我投入伊的懷抱,一如小時候暱藏在母親懷抱那樣溫馨。
人生
街頭人來人往形形色色,心情隨著過往人潮飛來飛去,我思索著人生過往總總喜怒哀樂,總覺自己這一生中哀愁多於歡樂,因此,知天命之後的年歲,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中如意也好不如意也罷,總是匆匆忙忙過了半個世紀多一點,檢討來時路,錯誤的痕跡比比皆是,想要回頭已是不可能!
望著年輕身影的青春氣息,許多的「如果」以及「早知道」都無法彌補生命的空缺,罷了!人生能有幾多早知道?也沒有多少歲月讓你重新來過!
街頭永遠那麼忙碌;人生也是如許忙碌!更多時候人都眼盲心盲,找不著生命大海的渡口,忙無目的泅泳的結果總是傷痕累累的結束一生。
然後寄託來生,來生總在虛無飄渺間,來生是什麼?來生在哪裡?無人知曉!
時間不會停留,生命怎能重來?人來人往之間,似乎嗅著一絲生命存活的意義!歷史,會給我們肯定的答案。
心靈寄託
心靈寄託存乎一心,有所求的寄託,心靈難以安釋;無所求的寄託,因為無私不伎不求,所以心靈能夠安頓、豐盈。
現實社會中人的心靈,為什麼會如此混濁不清?乃因由於「欲求不滿」,慾望如溪壑之深者,何時才能安頓心靈?難矣!
在閱讀人口逐漸式微的台灣,政府又不提倡讀書運動,人民的心靈、智商、思緒也隨之變差,社會素質的低落自然呈現,所以,閱讀很重要;閱讀可以創造新文化;可以造就一流人才,徹底改變提升國家形象、提高競爭力。
然而,台灣人民不此之圖,價值觀改變了教育的宗旨,父母親對子女的教育灌輸的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卻沒有讀書能夠改變氣質造福社會、國家的金科玉律。
咱們的心靈還要熬過幾多寒冬?才得以撥雲見日大放光明?沒有人去思索這樣嚴肅的問題,大家看到的都是經濟的繁榮,卻沒有想到經濟過度耗費背後的陰影!
人,不可以無肉體;更不可無靈魂。出賣靈魂比出賣肉體的人更不值得尊敬,心靈的淨化應該從小開始,而成年人的淨化靈魂工作,就從閱讀開始吧!
心靈成長
每個人的心靈角落都會存有一些陰影,陰影的存在容或是自己鋪蓋;也有可能是他人造成,不管如何,卻都要生命主體的自己去承擔。經過人類中樞神經的控管與調理,得以爬梳陰影發生的原因;藉以找到驅散之的方法對策。心靈角落的光明與黑暗,要看中樞神經發落者〈亦即人本身〉的中心思想是否黑白分明,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會有光明的前途,當心靈深處不再存有進取的元素,人生走向敗亡的機率就大幅增加,這樣的人生當然不會有意義。
心靈的成長,靠清明心智主導;靠自我反省的能力累積能量;也得靠不斷吸取新知豐盈思想的羽翼,如此,生命才得以翱翔於宇宙天際,人生因此而更充實且具有指標作用。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人的個體獨活於世間,而在於生命本體對於人類群體的貢獻,如果每個宇宙間個體都能發揮本體機能,貢獻一己專長不藏私,則人間萬物將會欣欣向榮,造成一片繁花促錦的景象。
顯而易見的是:由於文化教育的不同而造就成每一地區、國家人民素養的差異,對於生命的本質也就產生參差不齊的認同觀念,人間因此而不斷產生各種隱而不見的悲劇因子,悲劇因素無法剷除,人本承受悲劇的機率自然不斷提升。
因此,要想徹底改變人的思想觀念,應從人本精神的塑造著手,而這些繁瑣的工作那些一心只顧經營個人聲望謀取私利的政客們是永遠也做不到的,唯一的希望:寄託於民間的自主力量,只有無私無我的犧牲精神才是人類的救星,其他,皆屬枉然!
從黑夜到白晝
喜歡在暗夜與白晝交會的剎那,享受陰陽錯身而過的神秘,那一刻,我悠遊於天地之間,彷如宇宙間神秘客,我經常因此而嘿嘿偷笑,我想:自己該是人間最幸福的住客,懂得在乾坤寰宇間享受那最寧謐的珍寶!
與我同時現身廣場做運動的人何其多,但,可以確定的是:沒有一個人的心境是相同的,經常,我會為自己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竊笑不止!
懂得用心靈生活的人,得以與大自然融合為一,唯,那種情境可遇不可求,也只有能用心體會他人心境者,才能窺見人間的真理與奧秘,那是一層多麼深奧的學問啊!更多的是:必須要具備靈動的智慧!
經常在獨思冥想中思索人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人,有作用,才有價值。而,人往往被私慾掩蓋了對價值的判斷,因此而造成許多人間悲劇!
在暗夜將盡白晝降臨的那一刻,混沌與清明交界處所,隱隱約約有正義之聲告訴人們:情義站在眾人的福祉這一方。
然,大多數人們,那一刻,猶然在睡夢中,尚未清醒!鞠躬盡瘁每天晨運經過一戶人家,總會看見一名婦人勞力的在洗衣服,也經常看見她,利用洗衣服剩下的水替她兒子洗車。有一天,如常經過該處,她,也正勞力的在洗車。
突然,聽見一個宏亮的男聲自後邊響起:「看妳這樣每天替兒子洗車,要洗到何時?妳呦!真是兒子的奴才!作乎死好!(語氣中透露憐憫與心疼)
婦人仍然笑咪咪的專注於自己手頭的工作,毫不受影響,旁邊一些鄰人看了也都搖頭苦笑。想來這名婦人一定每天為了家人都有忙不完的瑣事,連孩子的汽車也要她來洗。
有一段時日,因繞道而行,以致沒機會再見到她清晨勞動的情景。有天早晨經過她家門口,不見婦人洗衣和洗車的身影,卻見門前搭起喪事的帳篷,驀然回首,卻見靈堂正中央掛置著那名婦人的遺照,我驚訝得目瞪口呆,才幾天不見她身影,怎麼會這樣?以為自己看花了眼,揉揉眼睛再看一次,沒錯,果真是她!
從此,每當經過她家門,我都要多看一眼,婦人洗衣、洗車的身影彷彿昨日,而今卻人事全非,她兒子的那部深藍汽車仍每天停在屋前,但已蒙塵多日卻不見有人清洗。看著昔日發光發亮的汽車,我的心中浮現無限追思,同時,那名渾厚男聲的話語,也常在我經過她家門口時在我耳畔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