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堤
「再過不久,長堤就要拆了改為建築用地。小時候常去嬉戲玩樂的天地也會消失!」小學時的同班同學金木沈重的告訴我這個消息。每次坐車南下,回到家的前哨站就是那堤。對於長堤的回憶,就是童年的回憶。
童年有許多點滴是在長堤下的草地裡堆砌出來的。常常躺在長堤下的大片草地上,仰著頭,彷彿是在母親的寬廣溫柔的懷抱中,感受著她慈祥和藹的容顏,那時我會盡情翻滾、翻滾,滾到夕陽西落。
佇足在長堤上迎接風的吹拂,每每在風聲簌簌未息之際,停格在回顧的風景中。是啊,在長堤上領略蕭蕭颯颯的風聲,有別於山巔那清清洌洌而疾疾厲厲的烈風。長堤不過八米多,對於飽嚐生命甘苦滋味的人而言,長堤上輕風吹弄的體會,該比山巔上暴風壓扯的經驗來得自在多了。離鄉多年,真想再上長堤接受那柔風撫慰。我孤寂的心靈雖未衰老,然當年盈身的情誼卻如發黃的照片逐漸褪色斑剝。一切人事都在變化,但長堤的風聲是我們成長的映證。所有曾經走過的日子,在悽惻的月光下,一個又一個澄明起來,它依然深沈的印刻在我心中。
在長堤上放風箏,是我和同伴們最好的經驗。風箏都是自己費了好多力氣和時間才做成的,因此,放起它來,也特別帶有感情,緊握在手中的一線,扯著笑聲,扯著藍天,在天地拉扯之間,周遭的山水都成了童年往事的景氣。我們常常將小紙片綁在線上,讓它沿線依風緩緩上升,我們戲稱為「打電報」,不知當初望著紙片向天空騰起時是怎麼的心情?縱然「電報」上什麼都沒有寫,然而,每當仰頭看風箏愈飄愈高,在自己的視界愈來愈小,當它最後成為一個浮動的點時,情緒總會有一些高昂吧!
童年的祈願,就像一道最簡的素煎麵線,清淡中餘味無窮。童年的記憶令溫馨入味,輕嚼細嚥間,解讀著似曾相識的遐思。
中秋望月的時候,也是長堤最熱鬧的當下。月光輕灑在長堤柔緩的斜坡上,賞月的人群三三兩兩隨意坐在草地上咀嚼月色。隔著曹公圳,可以見到堤下的萬家燈火,燈火如同繁星一般,都不會打擾到了織女與嫦娥的團圓。猶記得一年仲秋之夜,與家人對弈長堤,棋子一來一往,弈棋者專注於棋局的走勢和變化,卻忘了頭頂上的月光正靜悄悄的偷窺其中巧妙玄機。長堤不再的日子,往後的中秋夜,去那裡傳情呢?往後的放風箏,要去那裡與天競高呢?長堤下的廣潤草地,柔軟舒適,躺在其上,猶如在媽媽在懷裡。若長堤是媽媽,那這一片無垠的綠野便是爸爸,我們在他身上挖洞烤蕃薯,在他肩上打躲避球。他胸腔上一條條錯雜曲折的小徑,是用一片片石礫鋪砌而成。驟雨過後,人走在路上,會散發出一息涼意,像散步到山林的清幽小徑,永遠那麼愜意。雖然路旁沒有野花可採,但那種朦朧的樸趣,卻摭拾可得。
從河岸處看長堤,會昇起另一種心情,彷彿自己是旁觀者,彷彿自己已不再屬於長堤,那時會有離別時的傷感。只有與長堤對坐遠望,觀看堤上的人影來去,看看長堤下低低矮矮的樹叢,看長堤多嫵媚,痴想長堤看我亦如是。隔著一個黃昏,風景被凝住了,只有周圍的蘆荻在風中愈搖愈白。
坐看風起時,往事如散脫了裝訂線的詩冊。一頁頁地恣意馳騁,不管是彩色繽紛還是灰黯淡白。不管是觸手可及的溫柔,抑或是恆久纏夾夢中的遙遠,如同這即將被剷平的草地,被拆毀的長堤,終要飄逝,在無盡的風中。
歲月的容顏深沈黝黑,每一段走過的生命愈發明晰。下次再回來,長堤是否依然還在?一首詩裡的句子忽然湧上心間-生命不光是一種飄浮的美,童夢也有著它的莊嚴。每個人心中都有使人溫馨的古老故事,你總是想在生活中再次捕捉到童年的一些訊息,回顧追尋成長的痕跡。伴我童年歲月的長堤就像是一盞燈,熒然的光暈裡透出溫暖的光與熱,領我走出塵世浮華的濁流,走回無邪清明的歲月。漫步堤上,撿拾月影,碧野朱橋當年事,像倒轉的時光,人事物又回到了當初。
離開長堤之際,我想著,是否可以把往事重新繕寫,重新折疊包裝,將已不復存的長堤歲月收藏如日復一日的呼吸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