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山城物語(六)

發布日期:
作者: 陌上塵。
點閱率:586
字型大小:

古物場
 外婆身體仍健朗的數十年間,一直從事買賣「破銅爛鐵」的生意;也就是現今的「環保回收」。
外婆的生意相當耗費體力,因為那些破銅爛鐵以及舊書報、雜誌、紙張,都有相當的重量!
外婆身體硬朗時還能承擔,年紀愈大負荷愈重,往往一趟生意做下來,體力不堪重擔壓榨的結果:只好停止營生在家休息。
那時,我正值體力旺盛的青春年紀,替外婆挑擔的重任,就落在我肩上,我的工作除了和外婆一起出外收購舊貨;回家整理、分類後的貨物,必須肩挑到附近阿財伯的「古物場」交貨。
那「古物場」占地極廣,阿財伯是第一代經營者,每次去交貨,阿財伯會用奇怪的數字記帳,當時學校老師只教過我們阿拉伯數字,那種古早的數字我不懂?回去問外婆,才知:那是漢文的數字寫法!
「古物場」有很多過期的舊書報、雜誌,也因此,「古物場」成為我流連忘返的秘密基地。在那裏,我經常沉迷舊書堆裡,而忘了回家的時刻!
雖然當時年紀小,但仍經常對著阿財伯的「古物場」沉思、冥想:眼前這些堆積如山的破銅爛鐵以及舊書報、雜誌將來要身歸何處?
如今,阿財伯的「古物場」已傳到第三代,而且,也已經改名為「環保科技公司」。
野菜
 鄉村野外,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野菜,回到山城和母親談起,南部有一種野菜叫「黑甜仔菜」。農業時代;尤其在南台灣地區,大部分農家子弟,從小都吃過用黑甜菜煮的「黑甜仔糜」。一堆黑甜菜煮了一大鍋糜,全家吃得既美味又健康!
母親回應我:「我們這兒也有那種野菜,客家話稱做『烏釦仔菜』,不過,由於性寒,身子虛冷的人不宜多吃!」看來,母親對於「黑甜仔菜」的資訊還知道不少!
除了「烏釦仔菜」,母親還親手種植有幾株「香椿」,已經長到半人高,有不少嫩葉長出來,模樣誘人!「香椿」也是野菜的一種;有「樹上的蔬菜」的美譽。不但可以做各種料理;還可以煎成「香椿餅」;也可以切碎煎蛋吃,據說對身體健康有極大助益。
和母親談完野菜的妙用和傳奇之後,第二天晚上,餐桌上隨即出現「烏釦仔菜」和「香椿煎蛋」,我的眼睛為之一亮!吃完母親為我準備的野菜料理,內心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對於母親的細心與愛心更是感激涕零!
之後,常常在餐桌上,總是可以吃到美味的野菜,不但讓我吃得健康;也讓我備覺溫馨!
小木屋
小木屋,起造於環山道旁。每天散步經過時,總要好奇地多看它幾眼!卻很少有機會看見小木屋的主人。終於,有天黃昏經過時,倏忽發現一名中年男子,在木屋前的菜圃揮鋤種菜。
小木屋的門上貼著一副對聯:「未來何必憂愁呢?;過去處處有生機!」雖然對仗不是十分工整,但哲理、玄機甚深,頗堪玩味!想必主人亦屬風雅之士?
小木屋前有兩畦菜圃,其中種植幾樣蔬菜,類別雖不多,但,俱皆翠綠挺拔!想來,必與其門聯上的「生機」兩字有關?尤其,看見屋旁有一「堆肥」製造坑,更加證實我的臆測。
仔細觀察:小木屋未接電源,好奇主人是否仍過著「原始生活」?由於不曾在夜間出入該處,故不解主人的生活作息,是否真的已「返璞歸真」!
白晝經過小木屋,四面窗戶採光明亮,看了令人賞心悅目!此一居處真是人間仙境。而神秘的「小木屋夜景」卻一直縈繞心中?哪天夜裡,是否也該來夜訪神祕的小木屋?
小木屋主人的樣貌,雖與一般鄉人無異,但從他歷經滄桑的眉宇間,似乎隱藏著許多精彩的故事!
兄弟
 兄弟倆的田產在山城小鎮的河灞旁,兩兄弟分產後,弟弟守在小鎮家園;哥哥則在少年時期,便隻身遠赴北城謀生。之後,在繁華的都城,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從此不再回山城。
小鎮上,仍有哥哥尚未處置的田產,暫時由弟弟看管。父母尚健在時,親族中人,紛紛提議要兩兄弟的父母,將田產分配清楚,免得日後兄弟為了爭產而鬩牆!哥哥可能將分產看得淡然;弟弟卻處心積慮:如何動手腳掠奪哥哥的持份?
於是,弟弟經常脅迫哥哥:將田產早早劃分清楚;一面卻暗中動了手腳,在父母仍在世時,以偽造的「父親同意書」,將其中一部分哥哥應得的田地變賣了!等到哥哥知悉,父母皆已作古,求證無門之下,哥哥為了家族和諧,原諒了弟弟的侵權行徑。
然,弟弟並不以此滿足,僅剩的哥哥一份房產也不肯放過,最後,哥哥以賤價拋售給弟弟。兄弟間的爭執,由於弟弟詭計得逞,而暫告落幕。
弟弟的貪得無厭,自然成為鄰里街坊間,茶餘飯後的談興!
夢花
 在異鄉,經常回味著:原來在故鄉的某個角落,還有那麼浪漫、優美的地方叫「芒花埔」!那是童稚時期耳熟能詳的地名;亦稱「芒花莊」。之所以名為「芒花」,乃因離莊不遠的後龍溪畔種滿菅芒花,秋天,白色芒花四散飄落,猶如雪花片片舖滿莊頭,景色優美!
後來,地方上的文人雅士、社區文化工作者,為了營造全新的社區文化;以打造具有山城特色的觀光產業,甚至許多賽事、活動皆以「夢花」為名。
少年時節,有個心儀已久的女孩,就住在「芒花莊」。曾經幻想著能夠和伊發展出青春戀曲,誰知那僅只是一場少年情懷的單戀!
年歲更小時,那是小學時代,「芒花莊」就是我們這些頑皮孩童,經常跳下溪圳摸蜆、捕魚、捉蝦的樂園。只是,那時節,只知曉那兒離學校很近,下課後避開父母親的視線,我們可以盡情戲耍於大自然的遊藝場。
離開故鄉山城,到異鄉謀生的長串鄉愁歲月,總會憶念起:曾經留下童幼足跡的「芒花莊」!
當有一天,突然在媒體上知道:故鄉竟然正在舉辦「夢花文學獎」,再按圖索驥,與記憶重疊的結果。原來,「夢花」正是我們童年的樂園「芒花埔」。
工地
 經濟蕭條的年代,在山城小鎮荒蕪的一片空地上,正在大興土木:一群工人,勤奮地在工地上,揮舞著手中工具;快樂地按圖施工!
真是一幅繁榮忙碌的景象!我不禁停下腳步,觀賞這難得一見的工地風景。工地上,男女工人混雜一起工作,這是一樁建築工程,興建透天別墅。工地入口,有一幅巨型建物繪圖看板,雄偉壯觀的人文住宅,吸引著每一個路人的目光。
有一對男女工人,正埋首於工作當中,女工正聚精會神的在敲入模板上的鐵釘,一不留神!竟敲到了手指。就在她身旁工作的男工,見狀趕緊丟下自己手邊的工作,趨前拉著她受傷的手,臉上露出焦急、心疼的神色!並不斷安撫女工。
遠距離的我,雖然聽不見他倆談話內容。但,我臆測:女工的傷頗令男工焦慮,只見他不斷拿起她的傷手檢視。然後,他轉身往工地事務所飛奔而去,出來時手中提著醫藥箱。
他細心地為她的傷口消毒,一遍又一遍絲毫不敢馬虎。包紮好傷口,他輕輕地握起她的手,深情的望著她。這時女工臉上漾起笑容,頭輕輕地偎在男工肩膀,這令我動容的一幕,在我腦海烙下深深的印記!
阿雄理髮店
 回到故鄉山城之後,每一次,頭髮長得太長不像樣,母親就會催促我,到離家不遠的「阿雄理髮店」剪頭髮。
阿雄夫婦,從前在「聯勤被服廠」的福利社理髮部工作,母親也是在廠裡工作時結識他們夫婦,母親與父親的「髮事」,都由她們夫婦倆打理。不僅如此,我那年幼的小侄子,從襁褓時期開始就到阿雄店理光顧,也因此每次去理髮,阿雄總不忘向一旁熟客介紹:「呵呵!他們家三代人的頭髮都是我們夫婦打裡的」。
如今,聯勤廠雖早已解散,阿雄夫婦仍操舊業,就在住家開起了「阿雄理髮店」,阿雄負責男士理髮;雄嫂則擔任女士美髮工作。
由於他倆夫妻的手藝精湛、為人隨和。而且收費便宜。因此,生意特別興隆,當時附近的眷村尚未他遷,要來理、燙髮的客人必須電話預約。現在眷村遷離,山城人口逐漸外移,鎮上也多了幾家時尚的男、女理容院。但,阿雄的家庭理髮仍須預約,他們夫婦的熟客,數十年來一成不便,連已經移居外地的舊鄰居,偶而返回山城探親,也經常到阿雄的店裡,讓他們夫婦服務。
從年輕迄今,即堅守理、燙髮技藝的他們夫婦倆,早已到了含飴弄孫之年,他們說還要繼續服務鄉親。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