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讀荒蕪「打油詩」

發布日期:
作者: 張放。
點閱率:725
字型大小:

詩人的作品,貴在質樸真率。《宋史‧蘇軾傳》有言:「近歲樸拙之人愈少,巧近之士愈多。」這句話概括了當前台灣文學界的寫照。
偶爾讀詩人一首現代詩,他身住新店卻寫「雨寫於溫哥華」,這表示詩人的崇洋心理。梁漱溟一生從未出過國門,也未曾獲取翰林學士,他卻通曉中西文化問題。
讀海峽對岸老作家、翻譯家李荒蕪的詩,樸實無華,耐人尋味。如他寫的絕句:「牆角空空蔬菜籃,黃瓜土豆早吃完,近來物價升多少,一日三餐變兩餐。」詩人過這種清寒生活,卻誠懇地記述下來,咱台灣的作家有此膽量嗎。再如「童年最愛讀唐詩,吞棗囫圇自不知,今日窗前重展讀,名篇佳句也生疑。」人到晚年,才悟出自己學養低落,基本功差,讓那些要面子、難以說出掏心話的偽詩人見鬼去吧。
李荒蕪的詩,風趣至極。如「舊事紅樓淡似煙,閒來一逛大觀園,不知劉佬今何在,仍打秋風過晚年。」很妙。台灣四面環海,交通發達,每隔三月五月,常見從上海、巴黎、紐約、加拿大來的劉佬佬,到此參加研討會,拉風,打秋風。
詩人林印贈與荒蕪一付詩聯:
「滿腹詩書空自賞,
一生坎坷有誰知。」
荒蕪瀟灑地寫了四聯詩,寄給林印,詩曰:「不如意事常八九,能與人言只二三。」
晚年的李荒蕪,他的寂寞是令人同情的。他毫無怨悔、牢騷,具體地表達了他的思想和感情。
「悶來寂寞如天大,獨坐空齋化不開;走上長街去散步,終於回到小屋來。」
「小齋寂寂少人知,病體扶窗步履遲;夜半失眠無聊奈,暗中苦湊打油詩。」
「老病無生趣,真乃木乃伊,懶吃三頓飯,怕寫一行詩。世事由它去,平生只自知,但求歸八寶﹝註﹞,斬斷藕千絲。」
五四以來,新詩的地位,始終沒有被讀者肯定。詩人常以精神貴族身分,輕視「打油詩」,這是很大的盲點。「打油詩」在唐朝已出現文壇,它是詩體的一種。據宋朝錢易《南部新書》載:「有胡打較,張打油」二人皆能為詩。唐朝的張打油《雪詩》云:「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詩皆採自民間俚語,且故作詼諧,有時暗含譏諷,後人稱這類詩歌為「打油詩」。可惜文學界無人把「打油詩」發展下來,這是詩歌的最大損失,也是文學上的最大損失!
李荒蕪自稱寫的是「打油詩」,謙抑之詞。新詩發展還不到百年,始終不能深入群眾,這是眾所週知的事。詩人總以為是精神貴族,不管世人褒貶聲音,可悲。李荒蕪、聶紺弩的詩,將會流傳下去,則是無法爭議的事。至於那些縱橫文藝圈的兩岸新詩族群,耗費了畢生精力,到頭來若「竹籃打水」,一場空,那只有自怨自艾了!
﹝註﹞八寶,即「八寶山烈士陵園」,位於北京。作者指歸於「八寶」,即喻死去之意。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