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歡喜榮耀
2010年承蒙兩岸交流協會會長李沃源推薦,進入百年名校──北京師範大學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班就學,兩年下來,書法成為我的愛,發誓學它一輩子,直到「人與字俱老」。確認學書法是終身的事,是追求至高「元形式」的實現。
北師大上課回家後,均在金門日報,闢專欄發表心得報告,第一年「京師學書法」,第二年「京師學藝」,發表後,都分別贏得熱烈迴響。
今2012年7月,北師大碩士班課程進修結業,將特別出版「樂在分享書法專集:書法,我的愛」,內含「京師學書法」十二篇、「京師學藝」七篇、「京師學習前後」九篇書法文章,穿插照片、往昔書法習作及近年的書法代表作品三十件,結集編輯成冊,準備在7月11日在北京大學藝術展示館,北京師範大學第五屆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班,舉辦同學結業書法作品聯展中,一併當作自己結業成果,獻給北師大母校與各位師長、同學,以示感謝師長教誨之恩,同學護持之情。
承蒙北京師範大學書法系鄧主任寶劍教授,為我作序,甚感歡喜榮耀,特轉載分享如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談楊清國先生的「樂在分享」書法專輯
2010年暑假,北京師範大學書法專業迎來了從五湖四海趕來的第六屆研究生課程班學員。同學們懷著對書法藝術的滿腔熱愛,在炎炎夏日中堅持完成學業。在這一屆學員當中,年逾七十的楊清國先生贏得了全體教師和同學的尊敬。
北師大的書法研究生課程班一直堅持系統授課,學生要修完足夠的學分才能結業。正因如此,課程安排得非常緊密,在三十天的時間裡,學生每天要上六個多小時的課,晚上還有晚自習,辛苦的程度可想而知。楊清國先生從寶島臺灣地區金門遠道而來,克服生活中的種種不適應,堅持上完每一節課,而且自始至終聚精會神。我清楚地記得他聽課的樣子--時而抬頭看著老師和黑板,時而低下頭認真地做筆記,時而積極地向老師提問,表情和目光就像一個小學生一樣。他的精神感動了每一個人,大家潛心求學,相互幫助,共同度過了兩個充實而又快樂的暑假。
在臨近結業之際,楊清國先生寄來了他的書稿《書法,我的愛》(「樂在分享」書法專輯),並邀請我寫序言。楊先生在書中記錄了他來北師大求學的點點滴滴,這些真摯的文字讓我回憶起大家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我也更深切地感受到楊先生高尚的情操,內心湧起無比的感動。
楊先生是以一種見證佛法的態度來求學的,用他自己的話講,便是:「我學佛修行,是寧願讓自己忙點、苦點,但要讓生活過得更充實而有意義,永遠心向太陽,想不斷發光發熱,激發自己的潛能。」他學習書法,是要在那一筆一畫中寄託自己虔敬而篤定的內心。以這樣的精神學書,書法焉能不進?以這樣的態度修行,佛法又焉能不彰?
在這本書中,楊先生詳細地記錄了課上所學的知識和自己的學書心得,並附有自己的書法作品,諸位同道即使沒有來北師大學書法,也可從中受益。楊先生說「樂在分享」,這是一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者之風。楊先生擔任過很長時間的中學校長,堪稱一位教育家。他雖然是以一個學生的身份進入北京師範大學的,卻依然以一種特別的風範給人一種「不言之教」。作為後生晚輩,我從他的身上感受到激勵和鼓舞。
我衷心地向各位同仁推薦這本書,並祝願楊清國先生書藝日進!
鄧寶劍(北京師範大學書法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