崁頭山步道登山趣
冬天的腳步慢慢離去,春在許多微小的地方已經悄悄落腳,當我們來到東山的崁頭山步道時,春的新綠盈滿階道,撞進心扉化成滿滿的歡喜步履。這裡的綠意實在豐盈又飽滿,讓人一來到就想趕緊走進這綠的懷抱裡!
崁頭山位在台南東山區為大棟山向南延伸的一座突起山頭,狀若觀音座石。海拔並不高,最高標只有八百四十四公尺,所以林相以低海拔的闊葉林為主,有許多樟科的楠樹,像大葉楠、香楠、五掌楠、豬腳楠、紅楠,還有許多榕樹、構樹、九穹、小葉桑、山黃麻、綠竹……都非常的蓊鬱。大概是這裡水氣豐潤的關係吧,不只大樹豐盈蓊翠,林下植物也非常可觀,葉大豐展的姑婆芋、樓梯草、咬人貓、龍船花、蕨類……滿佈階道兩側,在其間又有鮮豔的非洲鳳仙花穿插其間,鮮紅、粉紅跳躍在深深淺淺的綠色調裡煞是好看。就連石上的苔蘚也如畫一般,厚鋪出時間堆疊的況味,都攫獲住雙瞳的視點,讓步履越走越緩。
除了植物的林相優美,路徑的變化更是有味,有時是高低疊起的階道、有時是狹窄需扶木欄的窄徑;還有人稱「蟾蜍公」的巨石突矗路坡一側,石與土的天然交構增添了步道的奇趣。山徑旁也有不少發人哲思的標語,例如「昂首穿雲上半天、人間仙境入眼簾」「淡泊名利、青山常綠」……讓人在爬山時有悄喜會心的愉悅。
因為這步道的植物林相豐富繁多,野花種類也多,連帶的棲息其間的鳥獸昆蟲也非常多。一路上各式悅耳的鳥鳴與風在樹梢迴繞的娑婆是爬山時一路相伴的好聽樂音,斑蝶、蜘蛛、蚱蜢、蜜蜂……就近在身畔可以細細觀察,多元又豐富,怪不得這步道也成了荒野保護協會自然觀察的一個主要據點了。
行至半山我因一隻枯葉蝶的舞蹤,放緩了前進的步履,跟隨牠的棲息與旋飛發現了更多迷人的小角落。當牠枯褐的色彩隱身在落葉與腐木之間還真的很難分辨出身影,整個褐黃暗赭的層層枯葉形成了抽象般的畫作紋理,真的是百看不厭,每一俯拾皆有注目的凝視焦點。
行山下來,身心舒暢,正好來到正午時分,我們到位在山腳下的仙公廟享用美味的素齋後,又在廟裡參拜與庭前休憩了一下才往下一站前行。
離開前我仰望步道山頭,映入眼簾的還是濃滿的綠,那漾滿春天氣息的新綠充滿著鮮活力,成為印記入心扉的絕美色。
也決定畫下這一季的新綠,讓這美麗的步道成為永不褪色的紀念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