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瓊林的小學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清其。
點閱率:1,060
字型大小:

瓊山小學,癸丑維新;金瓊中心,薪火相傳;開瑄國小,承先啟後,開璧琢瑄,千秋萬世。
余自幼啟蒙「開瑄」,距今倏忽已逾天命之年,而母校亦隨歲月之荏苒,春風化雨,諄諄教誨,已一世紀矣。母校之景,永印心田;母校之恩,永銘肺腑。開璧琢之,瑄光耀世,母校恩澤,萬古流芳。
母校原名「私立瓊山小學」,民國二年,歲次癸丑,創校於今之瓊林村怡穀堂,抗戰期間曾停辦。民國二十初年就讀「私立瓊山小學」的老學長蘇子雲君,現齡八十餘高壽,他至今還會高唱著當年瓊山小學時代的校歌:「金門名勝,癸丑維新,共揚那自由神。襟江帶海,抱樸守真,陶鑄高等國民。春風化雨,堂飄怡榖,私立學校彬彬。喚醒國魂,崇尚人格,浯洲桃李長春。」實令筆者佩服萬分!同時,他也保存著當年的放學歌歌詞:「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明早會好朋友,明早會好朋友。願大家努力把學問求,明早會好朋友,願大家努力把學問求。」殊為難得!民國三十五年,抗戰勝利後復校。
民國卅八年,大陸失守,政府與國軍轉進台澎金馬。民國卅九年,由行政公署接辦,改名為「瓊浦區中心國民學校」,私立瓊山小學從此改為公立學校繼續辦學。民國四十年八月,改名為「金湖中心國民學校」。民國四十一年,遷移校址於瓊林村蔡氏家廟。民國四十六年八月,改名為「瓊林國民學校」。後來歷經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炮戰」,至民國四十八年,金瓊鄉成立,改稱「金瓊鄉金瓊中心國民學校」,教育薪火相傳。余適逢於民國四十九年入學,就讀金瓊中心國校,開始接受母校薰陶。回顧昔日蔡氏家廟、崖宗祠校園,回憶師生和樂之情、同窗切磋之誼,無不歷歷如繪,不勝依依,彷如昨日。草建維艱,設備因陋就簡。家廟隔板授課,書聲琅琅,相互應和,別有情趣;復擴建鐵皮屋,授教莘莘學子。廟前即升旗集合場、籃球場、各種活動綜合場,一地多用。課外活動,實施生產勞動,覓得郊外荒蕪地,頓時化作菜園。斯時名師如王欽元、傅子貞、蔡錫忍、林家煌、歐陽永源等,皆曾於此辛勤耕耘,策勵後進。
民國五十二年春二月,母校遷至中興崗現址(原為聯合國校),為紀念建校部隊功績,奉令更名為「金瓊鄉開瑄國民學校」,另大展鴻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余方就讀三年級。民國五十四年十月,金瓊鄉裁併金湖鎮,始改為現名「金湖鎮開瑄國民小學」迄今。民國六十三年八月,正義國小劃併本校為正義分校。民國六十五年八月,增設附設幼稚班兩班於瓊林怡穀堂。民國六十六年八月,正義分校增設附設幼稚班兩班。民國七十四年八月,怡穀堂幼稚班遷回校本部上課。民國八十七年八月,正義分校奉令獨立更名為「金湖鎮正義國民小學」。
母校坐落於亭仔山之麓,視野開闊,環境幽美,教室、辦公室、禮堂、餐廳、運動場、籃球場、防空洞皆備;民國五十四年秋,在校長蔡金皮暨師長戮力擘畫下,校務蒸蒸日上,余已升讀六年級,自是蔽蔭其中矣。猶記得川堂有一對聯曰:「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還有舊禮堂裡柱子上那十二則「青年守則」,惕勵我輩;牆壁上十來幅「民族精神教育壁畫」,栩栩如生,都一一令人終生難忘!當時母校的田徑隊、躲避球隊、拔河隊曾叱吒風雲,風光良久。斯時名師如蔡少清、董耀揚、蔡承榜、蔡乃貞、蔡錫忍、蔡振偉、蔡昭明、蔡正民等,均默默付出心血,嘉惠學子,進德修業,奉獻良多,人才輩出。
歲月更新,母校日隆,近五十年來,歷經吳振順、陳君旺、許丕府、姚清華、鄭藩志、陳麗玉、劉海心、李錫南等歷任校長與師長之苦心經營,校舍煥然,校園美奐;尤其近年在校長李錫南努力下,新樓屹立,校務創新,名聞遐邇。此時名師如盧志圓、許水盤、蔡永全、蔡昭德、李榮商、陳為信、孫麗琪、裴晉君、陳耿睿等,皆犧牲奉獻,教育不少傑出之子弟,名揚開瑄。
美哉開瑄,山明水秀,草綠花燦;偉哉開瑄,培育英才,報效家國。開璧琢瑄,其光永耀,母校之輝,永垂不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