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星洲浯民﹕新加坡金門人的宗鄉會館》談起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素美。
點閱率:936
字型大小:

2007年7月,在會館董事做東的午餐會上見到江柏煒博士,他帶著一群來自國立金門技術學院的研究生來進行新加坡金門人宗鄉會館的田野調查。由當時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碩士研究生張家傑與金門會館秘書處的協助預先聯絡了20多間金門屬鄉團。逗留期間,他們密集的訪問了各鄉團負責人與多位金門鄉親,並走訪與金門人相關的足跡。
2010年關於新加坡金門人宗鄉會館的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終於結集成書,由金門縣文化局出版。同年3月14日,為配合金門會館慶祝140周年,《星洲浯民:新加坡金門人的宗鄉會館》新書發佈會在會館慶昌堂舉行。由會館第一副主席蔡其生、第二副主席陳篤漢、總務王明任、財政陳佳模及江柏煒博士共同主持發佈儀式。多間金門屬鄉團、宗鄉會館與學術機構也受邀出席觀禮並接受贈書。
《星洲浯民:新加坡金門人的宗鄉會館》厚達400頁,分三個主大篇:第一篇「從離散、僑居到落戶」、第二篇「我們,金門人」:會館的歷史、記憶與認同與第三篇「宗鄉會館調查實錄」。2007年研究團隊共調查了25間金門人的宗鄉會館,包括金門會館、浯江公會、古甯同鄉會、浯卿陳氏公會、尚卿聯誼社、新加坡歐陽公會、新加坡湖峰社、星洲官山社、文山聯誼社、金盤山同鄉、金浯山同鄉會、金岐山同鄉、金再發同鄉、金明發同鄉、金長發聯誼社、東安渡頭聯誼社、合安摩哆舢舨聯誼社、金合發聯誼社、金成發(溪山社)、金保安同鄉、新加坡董氏公會、後水頭汶源宮、瓊林村旅外(聯絡站)同鄉、會山寺理事會與金僑友公會。書有系統的記錄了新加坡金門人社群的宗鄉會館之歷史發展、轉型過程及其當前課題, 並提供了很多珍貴的歷史照片與文件,是瞭解新加坡金門鄉團組織的重要資料。
這些年來新加坡金門人的鄉團起了不少的變化。2010年5月金明發同鄉的幾位理事將供奉的七尊神明送返金門料羅村的順濟宮。2012年7月尚卿聯誼社的社員們將奉祀的神明請回金門成功村象德宮祖廟。同樣在2012年東安渡頭聯誼社將所租賃位於克羅士街上段的組屋單位還給建屋發展局,奉祀的神明則恭請到一位會員的家中祭拜。目前多數鄉團的活動只剩下周年慶,有者也只局限於小型的祭祀活動,不再大事宴客。金門會館執行秘書郭秋裕所言,目前仍在運作的金門屬鄉團已不到十間,這是無可奈何的現實。同鄉會昔日互助互利、照顧鄉誼的功能已隨著社會的進展而走入歷史,如今鄉團都面對後繼無人,又找不到永續發展的定位,隨著老一輩的日愈凋零,鄉團的前途堪虞,已是毋庸置疑。
一些鄉團仍在逆境中求變。2012年初新加坡湖峰社慶祝成立65周年,除了大擺宴席,並出版名為「新加坡湖峰社回顧(1947-2012)」的紀念特刊。今年浯江公會也將慶祝成立60周年,一干理事在年初已積極行動,除了12月8日假金門會館禮堂設宴致慶,也將出版60周年紀念特刊。編委會希望盡力收集與浯江公會及新加坡金門人歷史相關的記錄,除了翻查舊會議記錄,訪問耆老,也尋求金門等海外專家學者的協助,務必讓這本紀念特刊成為具收藏價值的文獻。
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許多重要的事蹟已經無法考證,這是相當可惜的。或許將來有一天我們僅能在文字記錄中緬懷新加坡金門先輩走過的歲月。我們感激《星洲浯民》一書的出版,也希望有更多關於新加坡金門人的研究,為我們的後代子孫保留更為完整的移民史。(作者為新加坡金門會館文教部副主任)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