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愛﹐打不打﹖

發布日期:
作者: 蒔蘿。
點閱率:715
字型大小:

現代教育講究零體罰,對於這樣的主張是有人存疑的。
小時候偶而會看到同學小腿上二、三條竹鞭烙印痕跡,或是鄰家小孩被父母打得哇哇叫,有些會乖乖站在原地受罰,有些則是滿院子跑,後面跟著手拿籐條邊追邊罵的父母,我有時會懷疑他們是真的追不上,或只是裝個樣子嚇嚇孩子。
這樣的戲碼大都是父親擔綱演出,在繞著院子跑個三、五圈後,就會有人出手相救,這人大都是奶奶或媽媽,有時鄰居也會拔刀相助。不過也有不在此列的,如果是真的犯下天條,比如偷竊、打架這類父母眼中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那誰來求情都沒用的。
很幸運,以上劇情我都純屬旁觀者。
老爸雖然不懂愛的教育那套,但也從不打孩子,他的教育原則是放牛吃草,連功課也不太管,考壞了不會處罰,但偶有佳績倒是會去廟口買條烤香腸來犒賞一番;而老媽則是標準的動口不動手,嘴上嘮叨工夫一流。
在體罰當道的年代,像我這樣零體罰成長的還真是不多,朋友間有時聊到成長經驗,體罰似乎成了共同的回憶,幾乎人人都有一本「挨打經」,描述起來活靈活現。有一個最經典,他曾被雙手反綁揍了頓後,丟在牛車上餵一夜蚊子,問是犯了什麼大錯要如此重懲,他笑說忘了,這麼慘烈事件怎可能輕易忘記,我們合理的懷疑,必是犯下天條之一。
所以當有人知道我在這方面經驗付之闕如時,羨慕的有之,不可置信的有之,有人甚至大表惋惜說:「妳的成長經驗太貧乏了。」更讓人臉上三條線的說法是:「難怪現在這麼不長進。」言下,似乎當年的痛如今都成了美好回憶。
秉持老爸不打孩子的家教,我對孩子也不輕易動手,只是三、四歲的孩子似懂非懂,有理也說不清,要打嘛,看那無辜的眼神實在下不了手,不打,怕他不知錯,又惟恐再犯,只好採個折衷方法:罰跪。
有次女兒因事被我罰到客廳牆邊跪,只見她心不甘情不願跪著,一邊還屢屢回頭問哥哥卡通演到哪了?兄妹二人討論劇情,熱鬧得很,一點也沒有面壁思過的樣子。
眼看沒收到懲罰效果,我出聲喝道:「不准說話。」
兄妹兩閉嘴了一會後,女兒開口了:「幫我倒杯水啦,渴死了。」那麼多嘴當然口渴,想不理她,只見她哥哥手腳俐落,一杯水已遞到面前了,二人平時打打鬧鬧,現在倒是情義相挺;一會兒她又出招了,兩腳動來動去,就是不肯安份跪著。
「不許動。」我出其不意偷襲。
「不對啦,媽媽,妳要先喊一二三木頭人。」被罰跪的人竟然還糾正我。
「我是叫妳不要亂動。」我心裡笑個不停,臉上還是得裝得道貌岸然。
「跪這樣很酸耶,如果以後腳拉不直怎麼辦?」她想得還真遠。這一場罰跪戲碼最後當然不了了之,也沒收到預期的效果,這以後我學乖了,不能再用愛的教育,改用說理,說理後再犯,對不起,家法侍候。
我準備了一根「愛的小手」,不聽話時就拿出對空揮二下,雖然這愛的小手從不曾真正落在誰的小屁股上,但咻咻聲已足夠把二個混世魔王嚇得變小綿羊。
其實孩子各有各的天性,有的只要循循善誘,說之以理,他就能乖乖配合,不會再犯,但有的調皮搗蛋,非得皮鞭押在屁股後才肯就範,面對不同個性的孩子,處罰方式也該有所不同,不是通通打一頓就能收教化之功的,所謂因材施「罰」,即使真需要體罰也未嘗不可,只是切記拿捏力道。
現在孩子都已長大,這隻愛的小手依然光亮如新,偶然拿出來看看,想想孩子小時候的模樣,就算偶有小差池,也是個美麗的錯誤。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