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熟﹖
那一天,好多事在進行著,新鮮事也一件接一件。
我為了到大賣場找一找有「環保標章」的產品而步行前往,既來之則安之,找了又找,沒啥成就感,但路已走了一大半,只好繼續向前,途中看到了波斯菊、向日葵,來到學校,參與了數分鐘的研習後,趁早去等回金城的公車,等了好久,終於車來了,車上人兒不少,想是到和平公園參加活動的吧!她們在考慮要在哪一站下才趕得上另一班車,時間急迫偏偏一個、二個、三個紅燈,天意吧!還是來得及。
另一半一大早就往松山機場候補,早班的只補上幾個,一班一班的等,有機會卻被那二、三個家庭「偷」走了,只好認份囉,終於補上了,到家也近中午了,午餐到金城那一家店吃,它因為山外店開幕、金城店同慶,所以有優惠,人氣挺旺的,還好我們事先預約。飯後,天色又開始暗了下來,只是還是想去林厝的和平公園走一走、看一看。
今天是金寧鄉的「石蚵小麥文化祭」第一天,天空開始飄雨,我們走往攤位瞧瞧,然後走向大會會場,一群臉上貼著圖案的人正蓄勢待發,預備前去找尋暗藏的紙條,這一邊有人找到了,那一頭也有人發現了,一個小男生跟著主持人的「暗示」前往雕堡,不料被主持人發覺透過「大聲公」點了出來,一轉眼那兒已聚集了一群人,我們臉上什麼都沒有,竟也跟著湊熱鬧了起來,只是,什麼也沒有找到。還是走向攤位買了一個熱騰騰的「蚵嗲」,我想拿去給老媽吃,讓她也有點參與感。
其實,今天還有一件事,那就是隔了二十來年才有的聚會,自金中畢業至今近二十四年了,這回在一些有心的同屆同學策畫、安排下終於圓滿的創造了一個紀錄,至少是我們這一群人的共同記憶。某天接到同學的電話,原以為不上臉書沒人會找到我,在調查人數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我記了二個人,因為需要先生載送,沒想到地點決定了,原來我們用走的就可以。懷著幾種心情走上二樓,雖然大家都在金門的各地奮鬥,但是常見的就那麼些人,集合大多數似曾相識的陌生臉孔於一室,這機會實在罕見。
一腳踏入,哇!成了周同學的相機目標,那是「見門禮」,先和今天的「主人」呂教官合照,見了「廬山真面目」後,幾分的印象開始浮現,時間是公平的,對每個人而言,教官身上有歲月的痕跡,我們何嘗不是呢?有的人攜家帶眷,有的人功成名就,而沒什麼成就的我身在其中,只能找尋幾分的熟悉罷了!若是我的記憶尚可的話,那年我們上高二,教官自台寄了一張卡片(或是一封信)給我們這一班,他寄給「二八佳人」,是班長唸給我們聽的吧!感覺上挺有情有義的呢!
和幾個平常尚有見面的同學同桌,席間,教官到每桌坐坐、聊聊,當然不全是我們這一屆同學,尚有同時期在金中及金中、高職來去的教官們,話說從前,點點滴滴都可貴啊!林同學引來笑聲不斷,楊同學變的魔術讓大家驚訝,有同學請大家飲鹿酒,有同學帶來有名的鳳梨酥,還有同學讓大家「美」一下,聽說這一餐是某位同學當主廚的,多年後各行各業的同學齊聚一堂,這一餐,極為特別,這一餐更是難得!
離別之際終究來到,他說「二十七年後見,每個人都不准死掉」,大家笑笑,但是這相約,真的每個人都會準時再赴約嗎?誰想得到「二十七」年間會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凡事豈能盡如人意,「把握當下」好嗎?「大合照」出來了,裡頭的人兒到底有「幾分」熟?不管了,畢竟我們曾在102年的3月30日同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