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母﹗您好走﹗
一、俺母走了:
今天是2013年六月十七日(農曆五月初十日),今天上午十時我還與世昌到署立金門醫院急診大樓的五樓護理站對面病房去看她老人家,看她躺在病床上,眼睛緊閉著,雖口鼻罩著氧氣,仍然可以看出她老人家呼吸真的很困難,肺部及喉頭似乎積有很多痰,看她已經陷入昏迷狀態又很喘的樣子,但是口中還不時的發出聲音,好像要講什麼話似的,我們貼近她想聽她要說些什麼話?從微弱的聲音中僅聽到較清晰的(老六、阿咧仔)等字眼,任我們如何搖她喊她,就是叫不醒她……,適逢阿母古寧頭娘家的親人也來探病,與照顧俺母的印傭寒暄一會兒後我們就順便去新市辦事。晚上接到下午剛由台北搭乘4:20立榮班機趕回金門的育珍妹妹來電:「姊!俺母走了。」「什麼時候的事啊?」我實在感到驚訝!「大約是在下午一時左右……」此時在電話裡傳來育珍妹哀傷哭泣的聲音,雖然我也很傷心想哭一場,只好強忍自己來安慰育珍妹妹:「就請妳節哀順變吧!俺母走得實在太突然、太快了,妳補不到上午的班機,無法趕回來見到俺母的最後一面是唯一的遺憾。」晚上在得知俺母去世的噩耗訊息後,躺在床上竟然輾轉徹夜難眠,揮不去的是阿母生前的一顰一笑模樣,真是音容宛在,讓我回憶起有關阿母一生的種種傳奇、妙事和遭遇的命運。
二、命運乖舛的阿母:
阿母姓李單名一字叫牽,民國前七年九月六日(農曆八月初十日)出生於古寧頭北山村,十三歲那年,對阿母來說,真是流年不利,命運乖舛,因其父親於農曆四月二十九日病逝,相隔不到一週,其母親又在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相繼過世,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阿母在痛失雙親無所依靠之下,被宗長將其送給人家當養女,及長嫁到後浦東門陳姓人家當新婦,尚未待自己生產子女的情況下就領養了其大姊因病逝世遺留下的女兒 (阿鳳)作為養女,豈料過了不久,丈夫竟又因罹患肺癆重症不治身亡,就在二十八歲那年,帶著養女阿鳳一起再嫁入湖前村有「過東皇帝」之稱的陳松濤先生做續弦,阿母嫁到陳家時,上有高齡婆婆,下有大太太生下的第二(育甦)及第四兒子(育川)要照顧(註:其長子很早即赴南洋,三子出嗣給新頭村,第三兒子之後生有一女,自幼即夭折)。丈夫松濤個性好客又海派,除了擁有大批魚船出租給鄰近漁民出海捕魚維生外,在湖前自家也經營一家雜貨店,阿母每天從早到晚就有做不完的家事等著她,但是阿母曾說過:煮飯、洗衣、 餵豬、上山耕作、照顧婆婆及小孩算是稀鬆平常頗能勝任的事情,唯一讓她受不了的事是每日總有到店買東西的熟人或朋友,好客的老公就會隨性地交代她即時準備幾樣下酒的菜,因為要招待隨時留下的熟客或朋友,也因為經常要侍候丈夫的待客不時之需下廚房,讓阿母也練就了煮一手好菜的烹飪高手。
三、阿母最感心痛的事:
阿母再嫁到湖前陳家之後,很快就有喜了,當阿母初為人母,自己懷胎十月後生下第一胎男孩(篤華)時,正在高興時,卻遭到晴天霹靂的無情打擊,原因是篤華生肖屬虎,高堂權威在上的婆婆去幫篤華算命稱與家人命運不合,堅持一定要過繼他人領養,在從前封建迷信的思維下,做為人媳婦的阿母,那敢擔保迷信桎梏下家人安危的重責?只好忍著母子生離之痛,將排行第五的篤華送給了東洲村也是姓陳的人家,這是阿母最感心痛的第一件事。好在兩年後又生下了屬龍的排行老六(育雨,小名叫阿咧仔),之後約隔三年又生了排行第七的兒子,過繼給住在隔壁的徐姓親戚(特命名為添丁,果然後來真為徐家招來一個弟弟名進財),徐家俺娘對添丁一直視如己出,這次能再招來一個弟弟,徐家俺娘對添丁更是百般的疼愛有加,豈料就在民國六十二年的一次侵襲金門的大颱風天,添丁很盡責地趕到料羅港去檢視漁船是否安全?豈知一陣強大的巨浪就把添丁捲入大海中,家人一直等不到添丁的歸來,到了颱風過後的隔天,可憐添丁的遺體才被發現被沖流到成功的海岸邊,添丁的不幸亡故,讓白髮人送黑髮人這件事,是阿母最感心痛的第二件事,每次我到湖前去看她老人家時,她偶而還會提起這事而再度傷心的老淚橫流。
松濤爸爸因先後二位太太相繼一直產下男孩,共計八個,最小的排行第八,是在民國三十五年農曆六月二十六日出生,取名育森(小名叫司公),大太太雖曾生過一個女孩,但是不幸又夭折了,所以老爸發願說:老天爺及眾神明若能垂愛再賜給生一女孩,當請戲來演三天以答謝天公眾神明。到了三十七年底的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感謝皇天終不負苦心人,阿母總算如願生下一女孩,取名育珍(意涵有彌足珍貴意思,小名叫臭婆是要讓她好生好養之意)。老爸在如願喜獲寶貝女兒之後,自然要實現所發誓言償願,請戲來演三天以示敬天酬神。後來到了民國四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一向好客的老爸,因為在同一天巧有兩位兒子(第四育川、第八育森)同時做生日,一向好客的他竟從早到晚上,就像流水席似的陪伴賓客鄰里好友們不停的喝酒,就在這次的豪飲中,當晚口渴又吃西瓜,到了半夜身子不舒服,似是得了風寒,開始生起病來,身子骨一直很硬朗的老爸再也經不起病魔的殘害,當年又缺乏醫療看診,就在民國四十六年的農曆十月初七日,松濤老爸終於不治逝世,撒手人寰。阿母頓失家庭支柱依靠的老公,這是她第三件感到心痛的生離死別之事。
四、阿母幾件傳奇妙事:
阿母是金門地區屬高壽的少數人瑞之一,今年是一百零九歲,原本前天老六育雨兄還與我提起,預算今年的八月初十日,要為阿母提早做一百一十歲大壽,豈料天不從人願,一口濃痰就讓阿母喘不過氣來,不幸就在六月十七日(農曆五月初十日)壽終正寢,與世長辭。
我能認識阿母是早在四十九年金門中學復校,我讀初一,育雨兄唸特師科時,他很喜歡我,要認我為妹妹,就這樣順理成章,阿母就成為我的俺母。
茲將阿母留在我心中的幾件傳奇妙事摘錄如下:
1、阿母稍年輕時,為了幫助家計生活,就去幫衛生院接洗床被單的工作,長期雙腳需站在山外溪水中浸泡,導致腹中長了一顆很大的水瘤來,未手術之前,還讓一些人誤以為阿母又懷孕,肚子才如此大之笑話哩!此事件發生過後,六哥育雨等再也不讓阿母去做洗衣物的工作了。
2、阿母一百歲那年,她老人家不畏颱風的侵襲,照樣要去關心鄰居,不顧自己的安危走到鄰居家去,結果被強風吹開的鄰居的大鐵門推跌倒地,導致兩條大腿骨其中一條斷裂,另一條也有裂傷,經送衛生院麻醉手術後,孝順的子女們怕阿母知道真相,編了善意的謊言說:僅跌傷烏青而已,但是因阿母年紀已高,必須遵照醫生交代,須躺在床上休養,不能隨意下來走動。等到骨頭長好了必須再手術一次將鐵板、鋼釘取出,此時再也騙不了事實,只是已高壽百歲的阿母實在太勇敢了,任憑醫生處置,眉頭從不皺一下,讓醫護人員好生感動。
3、阿母很喜歡邀鄰居們到家裡打牌,一百零五歲的她,眼睛還很明亮,可以再玩四色牌且不用戴老花眼鏡,只是耳力退化聽不到,這一點鄰居牌友們尚能體諒並儘量配合她的出牌動作緩慢。
4、阿母大約不到60歲時,滿口牙齒就都拔光了,雖有做了假牙,但是阿母不習慣用,常常不裝上來使用,吃食物時,五十幾年之久皆用牙齦吃食物,幾乎是半囫圇吞的狀態,但是阿母從未有過胃腸不舒服,或是消化不良的現象,簡直是鐵製的胃腸一般,奇妙不?
5、阿母的待人理念是:有量才有福,施比受有福。所以不管家中有任何東西,吃的、穿的、用的,她都會有與人共用弊之而無憾的雅量,而且要分送的雨露均霑,她也常會說:怨無而無怨少。當然人總是有感情的動物,受過她恩惠的人,也常會以投桃報李的心感恩回饋於她。阿母一生喜愛穿金戴玉,所以身邊若有錢,就會去買金鍊、金戒子等準備送給子孫婚嫁禮物之用,她老人家就是愛送人金飾品,不但對自己內外子孫每人至少金項鍊一條、金戒子一只,連住過他家房子的閩南工作處及聯檢處的駐軍幹部,每逢要退伍或是要他調時,她也會送一只鑲綠玉的金戒子給他作紀念,並祝福他們能平安,她這舉動常令收受者感動得眼淚直流而且緊摟著阿母不放。據阿母曾說過:她送給人的金鍊子不下五十條,含同戒子算計金子約有兩斤以上之重。也因她這種有量才有福的作為,也換來每逢年節或是生日慶典日子,這些曾受過她恩惠的軍中朋友,都會記得寄不同的禮物來祝賀她。
6、忠於國民黨,信奉關帝爺:阿母沒有加入國民黨,但是幾個子女皆是國民黨員(包括我在內),每逢政治大選舉時,她老人家也會跟著關心和緊張,她不識字不會看報紙,但她會看電視報導,從李登輝總統讓陳水扁接任總統開始,每次我去湖前看她時,她就會罵:夭壽李登輝真 (ㄇㄟˇ)好,咱中國國民黨對抗共產黨五十年都沒被打倒,竟被李登輝做總統幾年就把政權搞垮讓給民進黨,而陳水扁更不是人,看他一副猴頭老鼠臉就討厭,他那個只剩半條命的某,竟還死愛錢,她和陳水扁共貪那麼多錢真是不應該。麗玉啊!妳知道嗎?咱家廳堂案桌供奉的關帝爺好靈赫!這次馬英九要連任選總統,我都會向關帝爺焚香祈求保佑馬英九能順利當選,關帝爺還連著給三次聖杯哩。
五、母慈子孝,足資範式:
阿母一生年輕時雖自小痛失雙親被送人當養女,嫁給第一任丈夫又罹患肺癆重症不治身亡,但自二十八歲再嫁給湖前松濤老爸之後,就衣食不缺,又生下四男一女,雖第一個和第三個兒子送給了人,據我所知,後來他倆也經常來往並與家裡兄弟妹相處融洽,親愛有加。您常感恩老六育雨最聽您的話,因原本他高中畢業能保送政工幹校,奈何又逢四十七年(823)炮戰,舉家赴台,生活困苦,剛巧四十九年,金門中學復校,有招辦特師科一班,那時育森與育珍尚小,需要撫養繼續供其讀書,育雨兄知道自己責無旁貸,毅然放棄升讀政工幹校機會,隨著舉家返回金門,報考僅唸一年即可執教鞭當老師的特師科。所以我從旁觀察,阿母真的最疼老六,每每說起有關老六的種種點滴往事,他老人家總是眉飛色舞很是高興。其實阿母生的孩子,個個都秉承了老爸海派又好客的個性,加上自小耳濡目染,身受阿母施比受有福的庭訓與身教之示範,其兄妹之待人處事之道,認識他們的人都有口皆碑。尤其老八育森自從阿母百歲跌倒腿骨裂傷那年起,他就退休返家負起照顧老母的責任,從那年起每天開始以賀寶芙營養奶粉、白蘭氏雞精、燕窩等補品為母親補身子,雖然請了外籍雇傭來協助照顧阿母,但是他對阿母的孝心可說無微不至,只要阿母想要吃的用的,無不盡量來令其滿足達成心願,尤其他能烹飪一手好菜,只要阿母想要吃的,他都會很用心的加以煮爛以方便老母食用,他的孝行曾經被新湖里里長陳文顧多次要薦報他接受孝親楷模表揚,屢次都遭育森婉拒,他認為對父母善盡孝道是做為人子該有的做人之道,何須吹毛求疵受人表揚?但是這一樁母慈子孝的軼事在新湖里地區也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美談之一事。
六、俺母!您好走!
我雖非阿母親生之女兒,但是阿母視我如同己出,她知道我父親自早落番,家母含辛茹苦把我撫養長大甚不容易,我讀書又用功、成績又好,每次鼓勵育珍妹妹要向我學習,育珍妹初中畢業就不繼續唸書而去就業,在我五十六年剛出來教書時,身材尚未走樣時,阿母知道我家經濟狀況不佳,要求愛買新衣習慣的珍妹,要把衣服分送給我穿,五十八年到我出嫁時,還特地要六嫂(張玉羨)為我裁製睡衣一套及準備各項頭尾等陪嫁物品,讓我感激萬分。阿母除了善於烹飪之外,她更是種植蘭花的高手,每年當蘭花盛開時候,阿母總會摘下大量的蘭花放入蜂蜜罐中浸泡成特製的蘭花蜜,阿母就會為我特保留一罐,她知道我當教師最需要保護的是喉嚨好嗓子。還有阿母也愛做紅龜粿,每年的正月初九日天公生及八月中秋,她就會和鄰居合夥做很多紅龜粿,我就經常搭她的便車,拿些錢請阿母多準備材料一起做粿,而我會前去幫忙做粿,還真得感恩阿母讓我有機會學會了做粿的本事。阿母在得知我的四個子女皆已成家嫁人,而且我已是擁有七個內外孫的祖母級人物,她老人家就會說:麗玉!你真好命。說真的,我雖命好有七個內外孫,但與阿母永遠也是沒得比,因阿母迄目前為止,光是稱她曾祖母的曾孫子有多少?我都細數不清,何況還有要稱她太祖母的玄孫有多少?親愛的俺母啊!您的突然離去,雖帶給我們萬般的不捨,但是我們會永遠懷念您,永遠追思您生前對我們的好,您一顰一笑的音容,將永遠烙印在我們心中,您的有量才有福及施比受更有福的人生哲理,我們會效法努力去做的。親愛的俺母!從今而後,再也沐浴不到您的慈暉了。親愛的俺母!天國另一方的松濤老爸早就等著與您團聚了,俺母!您請一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