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仔店甘苦談
民國六十九年,成家後,有見於娘家,在南門老街,有一間老舊的店面,那時候我是個小公務員,精力充沛,為了不讓閒著,也為了想多賺點錢,我利用好幾個禮拜天,加以整理,也增加兩個貨架,佈置成可以販賣煙酒雜貨的店面,以「復昌」為店名。
記得,那時候的金門,生活水準還不算高,左右鄰居,生活必需品─油、鹽、醬、醋、茶,還有香煙、麵條、麵線等雜貨,大多都是在我們店裡來買,生意很好,每天的收入也不錯,尤其是在夏天,天氣熱,光賣冰棒(水),一天可以賣二三十支之多,有時候還會缺貨呢。
因為新興的超商愈來愈多,加之南門老街較為偏僻,開業二十年後,生意才慢慢地變差,結果呢,連販賣的貨物也漸漸地減少;本來,看店的店長是我太太,八十七年七月十六日,我退休後,看店的店長換人─由我來做,老式的店面,連門有十四塊木頭門板,早上要開,打烊的時候要關,搬出搬進,長久以來,我認為,這倒是一種很好的「定時」運動啊。
開業迄今,整整卅三個年頭,到底有沒有賺到錢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有是有,不太多就是了;我這個店長,意想不到的收穫是,我利用看店的餘暇時間,讀了六年空大,另外,我還利用看店的業餘時間,默默地「筆耕」,也寫了不少的小文章呢,所以嘛,生意差點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很珍惜分秒時間,懂得運用,凡事,甘與苦是相互交替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