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門太武山記
看著背景有毋忘在莒四字的勒石相片;我和姊姊在階梯前一副歡喜不已的容顏,就讓我又想起前年那個令人難忘的午後,一個意想不到的奇妙路程。
話說從旅遊資料裡看到金門的最高地標為太武山,標高僅有253公尺,就是這個數字讓我以為這是個可輕鬆散步的郊遊路線,沒有穿布鞋只穿平底便鞋的我停好租來的摩托車就開始了登遊的行程。在太武山公園處剛好遇到一群旅客要登山,他們有年輕導遊導覽介紹,於是我們就自動加入他們的鬆散團遊行程,歡喜爬山行了。
一開始是歡喜的,一邊聽聞導遊的歷史介紹一邊觀覽綠意濃濃的山徑好不快意,後來就開始發出怎麼這麼久還沒到啊?到底還有多遠?不是很低的山丘嗎?的疑問句。汗水從髮鬢低滑而下,手帕在頸項間擦了又擦,喘呼的難受之感開始充塞,後悔登遊的心緒不斷湧升。在幾個陡坡的行走後,腦裡湧上乾脆放棄吧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了。
反正導遊說已經有一大票從台北來的貴賓在很低的玉章牌坊處就放棄登頂的行動囉,加我一人應該也不會很慚愧。但心裡又有另一道音聲,來金門不到毋忘在莒地標那看一看不是很可惜嗎?想放棄與再堅持一下吧的音聲同時在心頭交戰,就在行過某個山路轉彎後,後者戰勝了前者,因為眼前出現了美麗的景緻,把本想放棄的念頭給瓦解了。
那是出現在一段林木後方那一片藍色的海;淡淡薄霧暈染的海面有種溫柔的暖調。原來從這高處的俯視下可看到地表的城鎮、田野和美麗的海岸線,如果先前放棄了,我就見不到此刻怡然闊廣的景致了。
尤其越往高處,悅耳的鳥鳴更是此起彼落,成為行徑間伴遊的美好音聲。在越走越疲累的喘呼聲間,陌生旅人的加油打氣聲也是鼓舞行腳續走的美好音節,讓人在收納後也輾轉對其他人發送,讓登山的疲累能因溫暖語句的鼓舞,削抹淡化。
就在下山遊客對上山遊客的鼓勵話語照面間,我忽然看到一位熟悉的臉顏,呼,大驚,這不是前一年一起到英國旅行的團員嗎!
好巧之巧,原來她帶家族的人來金門旅遊,明天就要回台灣了。這巧遇的興奮把爬山的疲累通通化散,大夥兒拼命在路邊合照,想把歡愉的瞬息用照片來記下。從英國回來後再也沒碰過面的我們竟然在這個島嶼,在這個山徑見到面,那喜悅難以形容。
但因時間有限,我們歡談的時光僅能用「好短暫」來形容,臨別前夥伴遞給我一罐礦泉水,我本說不用了但收下後才發現真的派上用場,自己帶來的水早已喝完,如果不是這一罐水的解渴我們後續的路程一定很痛苦。
又走了好大一段爬坡後,汗水早已濕了衣衫,但已聽到遊客的躁動音聲越來越大,終點將到的歡愉預感正在慢慢增強。
終於,刻寫著紅色「毋忘在莒」蒼勁力道字跡的大石出現在眼前,登山的疲累都在抵達的興奮感中退卻下來,腦中浮起過往爸爸到此旅遊、堂哥在此當兵在這裡拍下的照片,疊層在腦海裡,化成我們也趕著也要在這裡拍照的行動。不過遊客實在太多了,要等到人群淨空的空檔還真是不容易啊!
拍完照後坐在路邊的石板上,大口喝水,身心暢快愉悅,但一坐下來才發覺兩腿真是酸疼,下山後也發覺穿著平底便鞋的腳底已破皮起水泡。不過還是覺得很值得,還好堅持上山了,行路的美景只有走過的才能收藏體會。
也希望下次有機會的話,體力可以練好一點,再往我想去的海印寺探探。這一次就把這沒能到訪古寺的遺憾化成下次再來訪的動力吧!
看著照片裡的笑顏,盛夏的太武山行旅,比我想像中艱難但也更美的印記,又汩汩歡愉的開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