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回家的感覺真好
想當年我年少輕狂、年輕氣盛,心中懷恨著對戰地政務軍管的一股怨氣,加上對家鄉在冬天那種寒冽的東北季風讓我整整冬天那皮膚乾燥龜裂的痛苦,高中一畢業隨隨便便拾掇拾掇幾件換洗衣服和一些私人文件物件,拎著一只粗劣的硬殼行李箱,在凌晨時分,頂著寒冷的海風,踩在新頭碼頭沙灘上那鬆軟的灘沙,連跑帶跳蹌踉登上了226號的中字號登陸艦,在海上隨著猶如大水盆左右擺晃,連膽汁都吐光了,到高雄13號碼頭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同鄉會熬到天亮,隔天便到鳳山陸軍官校報到,展開了一連串的軍事訓練,接著下部隊,歷練基層,這些陳年往事的記憶,已事隔42年了,真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從一個當年唇紅齒白、英俊挺拔、意氣風發的翩翩少年到如今是兩鬢發白、兩眼視茫茫的花甲老翁了,真是令人感嘆、不勝唏噓 !延續著先賢先進們傳統宿命一葉落歸根、返鄉故里,頤養天年,此時心境對幼時求學那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孩童見面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在此時的感觸轉為激動、也最為強烈。
我自幼桀傲不馴,不甚管教,承襲著島民的特性與民風,生性強悍,或許在情緒管理上不甚理想,但生性耿直、義理為先、情義為重,從小就愛打抱不平,打架鬧事是家常便飯,調皮搗蛋更是不足為奇。在念高中時可以因聽不懂教授英文的胡松喬老師那生硬的湖南口音,而硬是鎖上教室的門,拒絕讓胡松喬進教室授課,又可以不服高家宇主任教授檢查頭髮太嚴苛而連續遭記警告處分,與高教官大聲爭吵;更可以因與體育班洪乃民互看不順眼而將他揍得鼻青臉腫,滿臉鼻血,高中時代的二大過二小過留校察看的記錄至今仍被當年同學當成戲謔笑柄,回想過去年輕時種種荒唐行徑不禁靦腆臉紅。雖然在性格上具備了堅強剛毅,豪邁爽逸的的特質,但卻大大缺少了那份冷靜內斂的修為和那種圓融祥和的人和特質。
太過主觀的執著,那是一種剛愎的自主,而太過偏頗的性格,倒也成了專斷偏激的人格。此種不甚健康的心性人格,影響了我一生前途事業的發展,令我嘆怨與遺憾,在我們從事教育工作都相當瞭解,圓融的人際互動與冷靜內斂的修為均有賴於團體中群性教育的養成與學習,而優質的情緒管理則是事業前途成功人際互動良好的基礎,如今時下社會,為人父母者莫不希望自己小孩會讀書,但IQ不等於EQ,會讀書不見得會做事,會作事又不見得會作人,這些淺顯道理,不見得每個為人父母者都瞭解。
宋朝蘇軾在『洗兒』中敘述著『人皆養兒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經歷了這麼多磨難,受過了這麼多傷害,臨退之時,細細體會詞句意涵,感觸良多,悔之又悔。
我的故鄉我的愛,故鄉的月、故鄉的水、故鄉的人、故鄉的一切景物,樣樣讓我思念,隨著退休日子的到來,對故鄉的思念與日俱增。兒時的記憶幕幕清晰可見,仿若在眼前,包含年節情景,迎神作醮,大年初九拜天公,在家庭院演場傀儡戲,以及那清涼沁人心脾的涼風,那安寧靜謐的家居環境,那田野的泥巴味,那隨風一波波偃倒的高粱穗等等的記憶,在我腦海中一一呈現,久久無法散去。我懷念幼年時孩童玩伴的純真,上小學時老師們的和藹關切、諄諄教誨(或許此時他們個個都已白髮皤皤、身形僂佝),還在那幼年時期的遊戲場所(有的早已塌陷不存在),以及許多讓我爬上爬下,甚至在樹上搭架靜坐的大榕樹,佇立於同樣的地點,在不一樣的時空,依然有著一樣的記憶,我帶著兒子、女兒,親口告訴他們的父親就是在這裡出生,在這裡成長,在這裡遊戲,這裡有『阿祖』(曾祖母)的呵護,有姑婆叔公長輩們的疼愛,在這裡發生那些較為特殊的事件,還有在年輕時為躲避共產黨的砲彈而呆在空氣污濁、昏天暗日的防空洞,那一段艱辛苦難的日子,雖然已遙遠不可及,但留在心中那份苦痛的傷痕卻依然清晰,無法忘懷。
在台灣整整生活了42個年頭,雖然熟悉也適應了南台灣的天候、民情風俗、景物,在這個退休的此時,仍然認為我的故鄉最美麗,人情最為熟悉也最溫暖,水也最甘甜,紅泥巴土也最為芬芳,因為那是生我、養我、孕育我長大成人的地方,是教育我培養我的地方,我的一切是故鄉給予的,那裡有我慈愛父母的墳塋魂魄,那裡有令我難忘的快樂童年記憶,那裡有我最至誠至交的同學、朋友、親戚,尤其那裡的家中有我孝順的兒小、乖順的兒媳婦、情同手足的兄弟、有關切滿滿的親情,此時我心中不禁的在吶喊著『退休了,回家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