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驅山走海彩繪烈嶼代序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燦。
點閱率:506
字型大小:

1998年「驅山走海」畫會成立,是年底我們首度聯展,並出版了第一本畫集,當時我曾在畫冊上寫下一句自我期許的話語:用全付的心力,體現此地的山川風物,驅山走海是一個起點。如今,十五個年頭倏忽而過,回頭審視,內心卻多了一些安慰,畢竟在這不算短的歲月裡,畫友們那份「一心求藝」的初衷,至今仍不曾改變。
熱情不減的關鍵,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這島鄉的豐厚與寬博,恐怕也是主要的因素,那承載不同的歷史滄桑和隨季節轉換的多變情致,真是讓人百讀不厭,深深著迷啊!每當我們趨走在這塊心怡的土地上,總會被那美妙的自然景象,牽引出不同的心情悸動。在烈日下,在寒風裡,不論我們攀登山阜,或低走海隅,她總是敞開著雙臂,無私的接納。這如同母親般的呵護與溫柔,淬煉了我們的畫藝,提升了我們的創作,十多年來不論是大金門的文化局,或是小金門的文化館,都會看到我們端出的「家鄉風味餐」,這年年不曾缺席的文化饗宴,是我們對母親之島的深情回報。
這麼多年來,驅山走海的每個畫者,儼然已妥善的積累並建構出自己的風格。此中翁清土的筆調細膩,形色豐富;李苡甄的色澤溫熱,親切怡人;唐敏達的理性布局,對比強烈;洪明燦的山水觀照,虛實相映;洪永善的鄉情懷舊,墨韻幽微;楊天澤的筆法精準,放懷不拘;張國英的去繁就簡,大塊淋漓;顏國榮的油彩豐潤,引人遐思;董皓雲的理性構圖,現代思維;蔡儒君的符號元素,誇張鋪陳,這彼此不同的風貌,似乎已經烙印在鄉人的腦海之中。
現在驅山走海的努力與付出,終於讓關心鄉土文化發展的人士留意到了。
烈嶼鄉的洪成發鄉長,素來重視家鄉的建設,而文化項目常是他的首選,這點由烈嶼鄉文化館這些年頻繁而精緻的展覽活動,便可見到端倪。去年他即透過小金門籍的會友永善兄來聯繫,說是若以手繪圖畫來呈現烈嶼的山川風土,並將之編印成冊,以廣流傳,那將是一件多麼特別而有意義的事!會友們聽了之後,莫不急切地替他按個「讚」!鄉長既能以文化立鄉,傳承播遠,我們又豈能不鼎力相挺,當仁不讓?
此後,大夥便經常的進出這有風雞故鄉之稱的島外島,當踏入的步伐愈深,便益發感受到這彈丸島地的無限魅力:東林的老街懷舊、青岐的閩南院落、羅厝的山海閒居、西方的風雞情懷;虎堡的雄風、獅嶼的安流、東崗頂的眺遠、大二膽的風雲;還有那芋頭節的「GOOD芋」,保生大帝廟的博筊大賽,泳渡金廈海域的壯懷和兩岸同春的年夜煙火,……這許許多多,真是不勝枚舉。面對如此豐富多樣的內容,我們也只能抱以「弱水三千,各取一瓢」的心境,盡其所能的摘取與自性相映的題材,去揮灑了,但願這本畫集能適切地呈現出烈嶼鄉的深刻美感。
這回輪值會長清土兄和諸會友特別禮讓,希望我能以畫會成員的身分,為新畫集寫一篇序文。現謹以上述簡短的文字,表達管窺之見,尚祈各界方家先進,不吝給我們指教與鞭策。
最後還是要對洪鄉長的厚愛,致上最深摯的敬意,也要對烈嶼鄉文化館諸位執事前輩的熱心協助,成全了一樁「美」事,表示感謝!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