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迢迢歸鄉路
但是從農曆年過後,日軍在官澳城仔頂設立了兵營,駐了十多個日本兵之後,駐大嶝島的國軍不但得加強戒備,而且還隨時面臨日本飛機來空襲的威脅。
「為了避免發生這個月初運補船遭受日本飛機空襲的事件再發生,以後可能都會在晚間裝貨,第二天一早就過海的方式運補。日本飛機就算大清早從台灣飛過來,到了大嶝已經九點多,我們運補的船早把貨物運到大嶝御完回來了。」就在十幾天前,一條運補船運送一批人員往大嶝的回程途中,正好有日本飛機從金門方向飛過大嶝島,要飛到同安內地,就在它飛過大嶝海的時候,正好從蓮河到大嶝的運補船回航途中,船挨了子彈,船伕跳海,所幸水性不錯,船上五人都被救上岸,僅二人因為跳海時被蚵石割到受點輕傷而已。
第二天清晨,榮福的船順利完成任務從大嶝回來後,就有很久一段時間沒有再出任務了,據報日軍艦艇最近一直在附近海面上巡察,大家都在擔心是不是為了要在內地那一個地方登陸作準備。
果然沒有錯,大約半個月後,蓮河附近一帶都可以聽得到槍砲聲,消息傳來,四月十二日那天,日軍以艦艇在二十多架飛機掩護下攻擊廈門島,經過軍民的奮勇抵抗,到四月十五日廈門才全島淪陷。
廈門的淪陷,讓遷到大嶝島的金門縣政府為之緊張,縣長即刻報請福建省政府,將大嶝島居民遷入內地,也得到省府核准,蓮河附近大大小小的船隻,已經做好了把大嶝居民撤往同安內地的準備,誰知縣府命令一宣布,居民拒絕搬遷,表示寧可與大嶝共存亡,也不願再作一次「被遷界的難民」(註:指清康熙二年的金廈遷界)。
好在由於全民投入抗戰,讓大量日軍被牽制在北方,日軍在南方未再進行下一步的佔領行動,使福建內地免淪落於敵人之手。
遷往大嶝的金門縣政府,與蓮河近在咫尺,對外交通都由蓮河出入,此時的金門縣長也委由蓮河所隸屬的南安縣長兼任。
「榮才最近好像常常出門,是不是到那裡去了?今天又沒回來吃飯了。」一天晚飯時,榮福剛從大嶝島出任務回來,在用餐時,好像有什麼發現似的問。
「他常說老待在家裡沒事做,只好到處走走,前些天說是到水頭去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