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迢迢歸鄉路
四月間,一位西黃鹽民偷渡過海,在小嶝島上岸被海岸民防隊逮捕後接受審問: 「姓什麼?那個村莊的?」
「我是西黃人,姓黃。」
「西黃人!我怎麼不認識你?」
「我原本住在南垵,日本來了以後,我去做鹽工,就搬到西黃住。」
「好好的在曬鹽,為什麼要跑出來?怎麼能跑得出來?」審問者咄咄逼人的氣勢,想把他逼出真話。
「前一段時間日本工頭虐待鹽工,我不堪被欺侮,兩天前下海鏟蠔時,看到海水裡浮著一塊床板,就把它用幾塊蠔石壓在蠔坪裡。」鹽民一口氣都說了出來:「回家後我預作準備,昨天再下海鏟蠔時,我挖出床板,躲在礁石後面,等潮水漲滿時正好天黑,我就趁這個機會下水游過來,我說的都是實話。」
榮福的家鄉:金門西黃原本就是一個已有千年歷史的鹽鄉,居民素以曬鹽為業,清末鴉片戰後,廈門闢為通商口岸,閩南人大量下南洋,金門因地利之便,也趕上這股南下的風潮,之後鹽鄉人工短缺,鹽田面臨關場命運。日本佔領金門後,乃整修鹽田、招收鹽工復曬,以所產之鹽供應東南亞的軍需及化學工業用途。尤其當日本出兵南洋之後,軍需物資增加,也增加對這些鹽工的勞力剝削,管理人員(日本人或台籍人士)虐待鹽民情形時有所聞。
那位鹽工所說與實際情形吻合,但為求慎重,唯恐其被日軍利用混進內地蒐集情報,便把他送往蓮河。「榮才!」榮才前往探視時,他即一眼認出,榮才也直呼其名:「允明!」。之後他便把經過情形再重述一遍。
第二天,在榮才和另一位復土救鄉團成員的陪同下,把這位鹽工帶到水頭。和幾位西黃同鄉見過面、談過話之後,大家都認為這人應該不會有問題,但為了謹慎起見,則交由水頭當地的一位成員就近加以看顧。
由於鹽場的這一事件,引起復國救鄉團幾位成員的動機。
「既然日本對於鹽工有剝削甚至虐待的情形,那不妨再來一次襲擊,算是給這些『漢奸、走狗』一點教訓。」有人這麼提議,即刻有好幾個人附議回應。最後確定的目標是:確確實實的給這些「會說閩南話的日本人」一個教訓,並定這次行動名稱叫「掠熊行動」。
五月,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上弦月斜照著薄霧,薄霧籠罩著海面,波浪拍擊著潔白的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