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談歷史名馬
中國人愛馬如癡,並將癡情入詩,其中蒼涼悲壯如「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風流倜儻,如「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乃至意氣風發,如「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可惜,台灣不產馬,馬場的馬也多孱弱,我們與馬的關係,似乎只停留在詩詞浪漫之中了。
其實,西洋人愛馬之情不下於中國人,如今養馬、騎馬、賽馬,更成為名流風尚。西方名馬的故事,尤其令人津津樂道,首先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兩千三百多年前。
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匹戰馬,正是戰功彪炳的亞歷山大大帝的坐騎布西法洛斯。這匹千里名駒,在亞歷山大還是孩童時,就與他常伴,除了亞歷山大也沒有人能馴服這匹性情狂野的烈馬。亞歷山大長大後,這匹寶馬伴隨大帝轉戰歐亞,建立無數豐功偉業,後人為亞歷山大大帝雕像,自然不會忘了刻出布西法洛斯的英姿。
另一匹古代神駒,是羅馬皇帝卡力古拉的戰馬印西塔突斯。最初,印西塔突斯貌不驚人,人們叫牠「小豬」,後來幾次賽馬獲勝,印西塔突斯鹹魚翻身,獲得皇帝青睞,把牠養在大理石馬廄中,放草料的馬槽是象牙雕刻,飲水水桶則是黃金打造。
這匹寶馬獲得的榮耀,遠勝於一般凡夫俗子。牠曾經獲頒為「羅馬公民」,還出任元老院議員。卡力古拉皇帝原本還想任命他的神駒擔任執政官,後來卡力古拉遇刺,才稍稍 平息「人不如馬」的喟嘆。
提到叱吒風雲的拿破崙,崛起於沙場,沒落於沙場,自然對馬情有獨鍾。他擁有上百匹不同品種的好馬,其中的最愛是灰色的阿拉伯種馬。
當拿破崙轉戰埃及、敘利亞之際,他擄獲不少阿拉伯名駒,帶回法國後,特別設立國家馬場畜養。
拿破崙最喜愛的座騎是馬侖哥,這匹馬在埃及長大,六歲時才運到法國。1800年,拿破崙騎著牠參加馬侖哥戰役,這匹馬英勇非常,拿破崙大為賞識,於是以這次戰役之名為馬命名。以後十五年間,拿破崙南征北討,馬侖哥無役不與,還曾經在八次戰役中負傷。滑鐵盧一役,拿破崙敗北,馬侖哥也被俘送往英國。馬侖哥活到三十八歲,骨架目前還保留在倫敦的國家陸軍博物館。拿破崙滑鐵盧一役,敗在英國威靈頓公爵手下,而威靈頓的愛馬名叫哥本哈根,以堅忍和勇氣著稱。
哥本哈根系出名門,原先是訓練作為賽馬,後來賣為軍馬,送往西班牙,參加英法之戰,威靈頓公爵就是在西班牙火線上相中這匹千里燛馬。哥本哈根性子烈,但是脾氣同樣火爆的威靈頓公爵卻和這匹烈馬看對了眼,相處甚得。這對悍將烈馬在多次戰役出生入死,最後一次也是最嚴酷的一次考驗,正是滑鐵盧之役。哥本哈根體力驚人,在決戰前夕,威靈頓公爵還騎著牠巡視防線達一百公里。
滑鐵盧之役告捷後,這匹經年出入烽火的名馬,回到英國鄉間,安靜度過餘年。1836年,哥本哈根過世時,英國人還以隆重的全軍禮為牠舉行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