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八二三榮民系列》樂善好施在浯鄉—辛炳煌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810
字型大小:

披荊斬棘為故里,來往奔波腳破皮,辛炳煌四處遊走與遊說,浯江老人會終成立。
長者聚一堂,來自四面和八方,品茗聊天卡拉OK唱,歡愉之情滿浯江………。
自幼家境很貧寒,手足十人擠一房,民國二十九年出生的辛炳煌自幼立下志向,哪天有錢要把扶弱濟貧擺前面。雙親雖種田,七歲則讓他上學堂,未料九歲那年、母親不幸鼠疫而身亡,娘赴陰間很淒涼,兒在陽間哭斷腸。為了尊重父親的抉擇,當後母入家園,他事親至孝,視她如親娘。
國軍來島上,他家后垵亦住上,當年貧瘠的地方,一支鋤頭也要小心地收藏;當第五軍入住,白米一包包擺滿地,壯觀的場面讓人乾瞪眼;家中餵養的雞鴨遭宰殺,即使菜刀藏起來,軍隊則以刺刀剁雞塊,再用他家的爐灶來烹飪,平日捨不得吃的家禽,如今卻讓他人打牙祭。
部隊在古厝輪番駐守,從第五軍、飛馬部隊、再到運輸等單位,從魯莽到守紀,辛炳煌都看在眼裏;他依稀記得戰後生活不佳、百廢待興,三級廠派車出勤載洋灰,經過數次搬動,有些袋子有破洞,滲出少許洋灰在車上,他們三更半夜去掃車,順手攜回加入水與沙,攪拌之後鋪地面。
民國三十八年島上綠樹稀疏,爬上屋頂眼一望,腳下均是光禿禿的一片,當他瞧見滿天閃紅光,砲聲咻咻響,心裡奇怪怎麼會這樣?而後聽聞古寧頭大捷,我軍英勇奮戰的事蹟,年幼的心靈發憤長大後、愛國愛軍亦愛民。
父親是民兵,搶灘搬運抬傷兵,地瓜溝裡埋屍首,糞坑屍體發屍臭,大狗小狗餓昏頭,紛紛啃咬死人肉,眼睛發紅變瘋狗,逢人就咬閃不過,鄉親驚慌又失措,人怕狗來追,也怕被咬命不保,冤魂多一條。
三艘登陸艇來水頭,成三角形排開,匪軍消息真靈通,砲彈轟隆響,老兵真得了,砲來快躲閃,砲停立即駛向料羅灣,辛炳煌讚嘆昔日的海軍智慧高,保了船隻亦保人命,又能把載運的物資全卸下。
辛炳煌十六歲加入預備隊,十八歲已是民防隊員,正逢八二三砲戰,在后湖與泗湖之間,白晝鑿地道、夜晚站衛兵,他曾遇見一名水鬼要摸上岸,依規定必須趕緊向指導員通報,巧合卻被水鬼發覺,只看他沿著鐵絲網快速地攀爬,不一會兒就消失在黑夜中。
接獲命令要到料羅海岸去搶灘,前一天,榜林呂家兩兄弟才遭殃,隔天換他們去賣命,百姓沒裝備,他向三級廠借來鋼盔和水壺,穿著民防隊員的制服出任務,此地沒有遮蔽物,只有一處鐵皮屋;當登陸艇來到海中央,指導員吹哨子、示意小艇出港去搶灘,人員跟隨在後面。匪軍又來亂,海岸隨即落砲彈,他們無處躲,又沒防空洞,將米糧一包包地疊放,再留一個洞,並將頭部塞裡面,露出臀部在外頭,彷如鴕鳥躲心安,幸好沒被子彈炸個屁眼開花見春光。
沒飯吃、無力氣,抬麵粉,不夠力,落水的麵粉一包包在汪洋大海裡漂浮,泛藍的海水如同漂白的顏色。當他們到塔后米廠卸米糧,部隊體恤他們的辛勞,用軍用豬肉罐頭與白米混合煮鹹粥,讓他們飽食一頓,這餐竟是人間美味。
依民防隊員的人頭來計算,每人發放一把步槍,自己勤保養,第二性命不能鬆散,他的家中擁有六把槍,步槍難擦拭,總是絞盡腦汁讓檢查能過關。而他十八歲就到太武山公墓吃頭路,不但要抬屍體,亦要焚靈身,後因身體不適返家休養,卻被他人密告沒參加民防隊集訓,於是被指導員不分青紅皂白抓去馬舍關,人格被欺凌,體膚血淋淋,祖母要他別張揚,以免惹來更多的禍殃,他的內心則有受傷受罪不能言的感慨,心寒而氣憤地將戶籍遷入後浦的東門。
二十二歲的辛炳煌到縣政府學作木工,地點在後浦的「雞厝」,學成之後,領有結業證書。而當他到後浦的歲月,仍依規定出任務,並購買盛裝酒類的舊竹簍,也是俗稱的「酒簍」,然後裝入沙土築海堤,以防海水侵入或倒灌;當時做工每天薪資十幾元,一個竹簍就要兩塊錢,如此竟多了一項負擔,但為了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當酒商批酒裝簍,竹簍被淘汰,縱然吃鹹鹹,亦要爭相購買,以備不時之需。而池塘更要依規定挖深度,有錢請人挖、沒錢自己鑿;演習時刻還要站在東門的大橋頭,軍隊的軍旗飄,大家都要立正來站好,沒有遺忘平時如戰時這句醒世箴言。
戰地政務解除後,辛炳煌再也不用當民防隊員,從十六歲到五十二歲,回首當年多不便,赴台要人做擔保,連到烈嶼也要打路條,而時過境遷,現代人要去那兒無人管,自由又方便。
現年七十四歲的辛炳煌,從二十四歲投入營造,二十五歲與老闆的千金完婚,為了家計,他於二十八歲那年的一個親民日到縣政府見縣長,陳情自己識字不多,考了五次土木執照均不能過關,如何能營業?而他會看圖、會企劃,有實務經驗,只是不會寫而已,縣長體恤他的處境,決定助他一臂之力,請相關單位多寬容。於是承辦人員拿了一張學校廁所建造圖考他,他以專業的姿態一一說分明,終於通過考試、拿到執照,亦順利做了包工。
營造廠由土木開始申請,若要提升丙級營造廠,需要一百二十萬的業績,但每回只能投標二十萬;六千萬的業績才能稱為乙級營造業;一億始為甲級營造商。當戰地政務解除後,則要二億資金才能申請甲級營造。他曾經到臺灣林肯大郡去構工。但隨著時代的潮流,步入電腦化後,辛炳煌不懂電腦,必須另請一位工程師來協助,每年得花七十五萬薪資,的確是一筆龐大的負擔,經過核算成本,他終於民國八十二年結束營造廠的生意,只做些零星的工作。
辛炳煌告訴自己不能坐以待斃,他回到下后垵老家,憑著土木與裝潢的經驗,建造一間餐廳,準備開創事業第二春,然則四個月後人手不足,不得不租讓他人經營。但自己亦沒閒著,他當選了南門老人會理事,一心想為鄉親服務、並同時為銀髮族謀福利。在他的奔波與千呼萬喚下,「金門縣浯江老人協會」終於成立。
由克難式的貨櫃到整片鐵皮屋的搭建,從無到有,辛炳煌四處遊走當說客,起帶頭作用,和理監事們挽起袖子除草、灌水泥、裝潢與整修門面。起初一小間,被譏笑「蓋肖馬間」,然而他並不灰心,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他出錢又出力,同時商請鄉親樂捐,並將捐獻芳名鐫刻於芳名錄上。
擔任第一屆、第三屆和第四屆理事長的辛炳煌,順利成立了金門縣浯江老人協會,從創會迄今,自掏腰包數十萬,他不手軟,目前來自各鄉鎮的會員一百五十餘人,不收年費與月費,年節聚一堂,彼此話家常,珍惜銀髮族共處的緣分。
平日熱心公益的辛炳煌,扶弱濟貧是他的願望,在他的辦公室牆壁上,一張張的獎狀與感謝狀,成了耀眼的裝潢。他細心地取下這畢生的紀念,交到筆者的手上,回家掃描,配合圖檔做資料,完整細述著他一生的點點滴滴…………。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