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戴金道醫師﹐烈嶼行醫記﹗

發布日期:
作者: 根本。
點閱率:3,864
字型大小:

烈嶼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戴金道先生,結束三年的小金門服務期程,在衛生所醫護同仁及地方上諸多朋友的歡送下,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從九宮碼頭搭船至大金門轉機返回台灣。
戴金道主任來自嘉義縣東石鄉的小漁村,是道道地地的「庄腳囝」,由於政府播遷來台初期未實施「家庭節育」,加諸處在「反共抗俄」時期,國家為廣徵兵員,在政府鼓勵「增產報國」的號召下,家家戶戶兒女成群,一對夫妻生滿「一打」十二人者,不足為奇;生滿「一斤」十六人者,也見怪不怪。戴金道家亦不例外,八個兄弟中排行老六,因子女眾多食指浩繁,父母親雙肩承受養育的重擔,長年採蚵、剝蚵過度操勞的結果,以致體弱多病,更因家境清寒沒錢就醫,全家生活常陷入困頓,戴金道看在眼裡,痛在心底,因而發憤苦讀,希望能考上醫學系,畢業後當醫生,除了能賺錢改善家庭生活,並能好好照顧雙親,同時,期許自己能是一個好醫生,有機會可以幫助弱勢民眾減少身體的病痛。
嘉義東石漁村位處偏鄉,教育資源貧乏,一般孩子放學回家,不是進補習班或才藝班,而是丟下書包下海到蚵田幫忙。幸好,戴金道靠自修苦讀,順利考上嘉義第一學府──嘉義高中,在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畢業後滿懷信心參加大專聯考,盼能順利考上醫學系,豈料名字僅出現在藥學系的榜單上,雖然,父親高興得合不攏嘴,欣喜將來當「藥劑師」,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然而,為實現「當醫生」的人生夢想,戴金道決定重考,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隔年順利考取醫學系公醫生。唯不幸的是,在就讀醫學系二年級的那年,其父親被確診肝癌末期,到處尋醫病情不見起色,三個月後即與世長辭,來不及看到孩子穿著白袍行醫。
戴金道習醫期間,眼見早年經濟環境差、醫療資源不足,許多媽媽生育子女,普遍未能受到良好的照顧,身體經常出現病痛。所以,醫學系畢業後選擇專科時,毫無猶豫地選擇婦產科,希望有機會能幫助生育的母親,得到妥善的照顧。雖然,戴金道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工作期間,能牽著母親的手,陪她就診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可惜好景不常,母親還是敵不過病魔的侵襲,在一次突然暈倒腦內出血中風,經過兩次腦部手術搶救,仍告回天乏術。
戴金道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服務九年,再轉至大甲光田醫院服務七年,總計十六年的臨床歷練,經驗與技能已臻至成熟階段,足以獨當一面,由於當年家貧選擇「公醫生」,必須下鄉服務。
於是,他開始尋找偏遠離島或山地鄉衛生所。因為,在他印象裡,離島普遍欠缺醫生。恰巧,他發現金門烈嶼鄉衛生所辦理家醫科或小兒科醫師徵才,立即投寄履歷資料,可惜自己是婦產科,與需求條件不符,錯失到小金門服務的機會。
大約半年之後,金門衛生局又再次辦理烈嶼鄉衛生所醫師職缺徵才,戴金道鼓起勇氣撥電話詢問,很幸運地,金門傳來良好的回應,完成相關手續之後,即背著簡單的行囊飛往金門,再搭船到小金門報到,告別台灣醫院十六年的婦產科工作,轉換為以公衛為主的衛生所行政工作。
戴主任是民國九十九年十月五日到烈嶼衛生所報到,來到新的工作環境,馬上就面臨著挑戰──搬家。烈嶼鄉衛生所於民國四十二年十二月於敵人的砲火下成立,歷經多次搬遷,此次是為了金門醫院烈嶼分院擴展業務,奉命將衛生所辦公處所割愛轉贈,自己得另覓他處落腳,幸同仁林德明先生的協助,順利在西宅社區找到辦公處所。
烈嶼是離島中的離島,各項資源嚴重不足,因此,搬新家籌備開業過程備極艱辛,幸全體同仁通力合作以及衛生局的支援,才能克服種種困難,終於在一年多後正式開辦醫療業務,包括醫療看診、公衛宣導、下鄉巡迴、社區健康營造、慢性病照護及營養諮詢、戒菸門診、四大癌症篩檢及防治、醫療轉診業務及交通補助等各項業務。
偏遠離島的衛生所,醫護人員編制短少,且人員流動率高,但各項業務一件不能少,除了各項公共衛生業務,戴主任是婦產科專任醫師,對子宮頸癌抹片篩檢較為專業,但由於離島婦女民風保守,業務推展上困難重重,戴主任絞盡腦汁想出幾項有助推動的方法,包括自掏腰包提供禮券給協助宣導的志工及受檢者,希望婦女們能重視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重要性。
儘管如此,幾個月後,發現成效還是不盡理想,為落實業務推展,凡是三年以上未做抹片者,戴主任帶著團隊直接「服務到家」,但醫生是男生,部份婦女不願接受檢查,若非吃閉門羹,就是遭到怒罵趕人,不在話下!
其實,烈嶼衛生所推展公共衛生業務「服務到家」,並不限於「子抹」而已,戴主任經常帶著工作團隊與基本的醫療配備,到各村里探望一些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的長者,包括食慾不振、感冒咳嗽氣喘發作,以及鼻胃管的更換及褥瘡換藥等等,提供適切關懷服務,而那些業務先前在台灣醫院,都未曾碰觸過。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高齡百歲人瑞奶奶,自覺即將壽終正寢,常喃喃自語其父母要來接她走,便開始不進食,家人十分擔心其身體狀況,希望戴主任前往探視安慰,戴主任也應允,經常前往人瑞家中探視,囑咐其家人照護要領,讓瘦骨如材的人瑞多活了二年多。
此外,有一位家住衛生所旁邊高齡八十七歲的ㄚ嬤,其丈夫生前是道士,舉凡地方上的廟會慶典及喪事活動都有他的影子。年高九十的老道士辭世當天,還自行整理門面,並逐一拜訪朋友之後,當日下午在家中的躺椅上安詳辭世。ㄚ嬤無法承受突來的噩耗,平常步履如飛、嗓音如鐘,竟積憂成疾,退化到連站穩腳跟都有困難。
戴主任每次目睹ㄚ嬤那瘦弱蹣跚的身影,仿如看到已作古的親娘,因而工作閒暇,即陪ㄚ嬤聊天說笑,攙扶她蹓躂活動筋骨,看著她喜眉笑眼,漸漸恢復先前的體力,內心喜悅油然而生。
再者,戴主任在烈嶼衛生所服務期間,曾發現一些特殊的案例,諸如:有一位三十來歲的婦女,骨盆腔長著一顆十公分的腫瘤渾然不知;也有一位七十多歲的ㄚ嬤,因骨盆腔長腫瘤壓迫導致尿失禁等症狀,均及時協助辦理轉診至台灣大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經過調養後漸漸恢復健康。
另外,有一位老ㄚ伯,接受戴主任「整合式健康篩檢計畫」的檢查,發現PSA(前列腺癌篩檢指標)特別高,老ㄚ伯不以為意,但經過戴主任苦口婆心地勸說,終於鼓起勇氣前往泌尿科檢查,被診斷為早期前列腺癌,幸好,及時接受手術後恢復健康。
當然,戴主任也協助轉介一些心血管疾病及肺癌高風險患者,前往金門醫院接受128切電腦斷層,其中,有數位患者轉至台灣接受冠狀動脈支架手術,成效良好。唯一令人遺憾的事,有一位長年吸菸的老ㄚ伯經過檢查,確診為肺癌末期患者,雖經藥物治療,最後還是為時已晚,不幸在數月後辭世,讓衛生所團隊惋惜不已!也因此,同仁越覺得癌症篩檢的業務推動上,應更加強落實,不可存有絲毫怠慢。
烈嶼是島外之島,對外交通靠渡輪,為方便小金門婦女乳癌篩檢,戴主任極力爭取將乳房攝影車運到小金門,讓烈嶼婦女鄉親方便受檢。
因為,戴主任在台灣大醫院服務十六年,婦產科專業備受肯定,許多不容易受孕的患者慕名求診,經過他初診專業建議及解說進一步診療,也都紛紛傳出喜訊,圓了當媽媽的美夢,堪稱功德無量。
戴主任從小立志行醫,冀望照顧積勞成疾、體弱多病的父母親,可惜天不從人願,「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雙親在他習醫階段即歸隱道山,然而,戴主任化小愛為大愛,選擇到醫療資源最欠缺的離島小金門服務,充分發揮「視病猶親」的精神,把病患當成自己的親人,照顧無數人減少病痛,特別是婦產科方面,貢獻良多,難怪任期結束返台,有那麼多同仁與地方上的朋友到九宮碼頭歡送。
在烈嶼服務的三年一千多個日子裡,戴主任體驗了小金門人的好客熱情,因而結識了許多好朋友,尤其,當地有名自產自銷的伴手禮,有讓人百吃不厭的桶餅、口酥、卡車餅等等,特別是竹葉貢糖,散發出濃郁的土豆香氣,令人口齒留香;以及黃厝的夏日聖品──芋頭冰,足以讓人想起來就口水直流。
三年任期屆滿,臨別不勝依依,戴主任忘情不了島上的許多好朋友,還有獨特的閩南傳統建築、芋田風光,以及海面的日出、夕照,尤其,雙口海邊眺望廈門夜景,迎面海風輕拂,足以讓人榮辱皆忘。一千多個日子的島上生活,他深深愛上烈嶼的風土民情,自認小金門是他的第二故鄉,期許有機會能常常帶妻兒回來,特別是在任內動土興建的烈嶼衛生所大樓,祈望年底落成啟用能擴大造福烈嶼鄉親,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再回到小金門來服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