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會不會回來》讀後
這是一本關於偏鄉教育的自傳,作者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回到了他過去實習的學校,一開始本是不願回首,畢竟學生素質不好,環境又偏僻無趣,故當初去金門服役時﹙金門是我的家鄉,看書時更顯親切感﹚,即使學生問他:「老師,你會不會再回來」,作者都是選擇避而不答,在教學的過程中,本來就會遇到很多不可阻擋的外力,影響了我們當時的想法,但一個想法,就會改變未來,不論是老師本身或者他的學生,很慶幸的,作者的教學態度正確,帶給學生的自然是正面的影響。
福祿貝爾說:「教育無它,為愛與榜樣而已」,從王老師能得到super教師這份榮耀看來,我確定他真的是一位好老師,肯為學生付出許多,陪著學生一起玩一起成長,一旦找回熱忱也能不離不棄,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是他在頒獎典禮時說的:「孩子,你們就是我的信仰。」他一心希望典禮趕快結束,好讓他可以趕忙回學校,繼續為學生服務,而他也常能反省自己,保持謙虛,從一杯茶湯的熟成,就讓他發現自己的耐性已被繁忙的事務消磨殆盡,知過能改,才是人生中最難能可貴的事。
他在教育成果上做了許多的豐功偉績,在學生大多是缺乏學習動機的情況下,老師面對的是空洞茫然的眼神,或嘻笑不在意的學習態度,而學生似乎也早已習慣,認為沒什麼需要改變的,但作者認為,教育可以改變貧窮的機會,他在求學階段時就常被他喝醉的爸爸欺凌,辛苦賺來的錢全被拿去賭博喝酒,那些錢原是他投資自己當作補習費,但這樣的挫折卻也讓他痛覺領悟,要靠自己拚出一番事業,當上教師是他唯一的目標,所以他很努力唸書,做了很多能成為國文老師的準備,即使當時他的生活環境非常困苦,甚至還得靠著老師救濟,但他還是不畏辛勞,這讓我受到很大的啟發,自己擁有的物質其實很多,但缺乏的是一顆積極勇敢的心,遇到困難就退縮,遇到好玩的事就沉溺其中,但老師並不是這麼容易當的啊!
十二年國教的來臨,會讓現在的教育面臨更大的衝擊,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就更大了,學生程度的差異性、老師專業能力的不齊,都是令人感到憂心忡忡的議題,所以作者也有先見之明的提到:老師該以超人自比,以教育來讓學生得以增強,得到一個改變自己的機會。超人的存在在於解決人們的困難,讓人們在最無助挫敗之時,還堅信有希望發生的可能,而超人也是積極樂觀的,不會問:「為什麼是我?」反而心甘情願地主動承擔任務,以助人為其核心思想。
做超人或許很難,但可以從當司機開始,隨時關照乘客的需求,可以展現親和力,讓乘客感到愉悅,可以使氣氛溫馨,可以回應某些乘客的需求,偶爾變換路線,或加快、或減速,可以提供輕鬆的對話、適時的問候,或真誠的建議,不要只是朝著目的地狂奔,而不管乘客是否上了車或已跳下車,並且讓乘客想念你,說聲:「老師,謝謝你」。老師對學生來說,不應該只是一個過客,能給學生帶來什麼幫助或留下什麼影響,才是身為老師所該保持的教學目標。
於是,作者選擇以充實學生的實力為目標,雖然偏鄉的資源不如都市的豐富,但一位好老師所帶來的教學策略或許不會讓他們在程度上因此矮人一截,作者先是提出點數獎勵制度,讓學生能有意願去追求卓越,但在挑獎品時,作者也曾面臨苦惱,然而後來他卻能以學生的需求為考量,準備實用且吸引人的物品,讓家長也一起參與,並藉由這樣一個競標獎品的活動,讓家長一起監督孩子的學習表現,或是鼓勵他們肯定孩子,達到親師共同體的效益。
在書中也常出現許多能犧牲小我的優秀老師,即使沒拿到薪水,也能貢獻自己的時間及心力,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這看得出作者的不自滿,因為他相信優秀老師不只他一個,而未來也會有更多個,雖然有些老師的心態可能還不甚理想,但藉由這本書的思想傳達,我相信能給更多未來即將成為人師的我們帶來良好影響,期盼大家也能從中獲得啟發,並試著去改變教學作風,以愛與專業來滋養學生,並使他們能健康快樂地茁壯。
這些看似淺顯易懂的內容,背後深藏的不只是作者想表現的教學熱忱,還有教學過程中失望的種種必經過程及解決方法,而從書中作者的生活態度,也讓我再重新檢視自己現在的生活模式是否正確,求學態度是否良好:求學,在現在看來似乎比過去容易且輕鬆,但科技的進步,是否也讓一些人性化的東西一併消失了,例如資訊的取得方便迅速,所以少了跟老師之間對談的溫度,智慧型手機的壟斷市場,讓人人在上課時變得更難專心,於是老師的地位好像迅速下降,因此如何去調適因應,值得我們用心深思,期望教育能使遍地開出美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