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科的天使
我是一位中風病患,中風導致成為中度殘障,也因復健及回診拿藥的關係所以常常需要到金門醫院報到。
我以前並無三高病史,也不喝酒,身材也還適中,中風後曾到台灣做核磁共振檢查(因為金門醫院無此醫療儀器),查出我是因為勞累過度,未適當休息引起左側顱內微血管堵塞,因拖延就醫時間而導致腦神經傷害過大引起右側癱瘓而成為中度殘障。或許是離島居民的無奈,每月到醫院回診神經科拿藥時,雖然都是台北榮總支援的醫師,但每月門診都是不同位醫師,我每月都要重新述說一次自己的病例,或許也為專業醫師人數的不足所以每回門診掛號總是要碰運氣,運氣不好時就「今日額滿,下回請早」。
醫師也是正常人,會疲累也有情緒不好時,相對的就會影響到民眾看診的品質,像我自己本身原無三高病史,回診幾次後,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心律不整……都來了,自己也擔心受怕不知何時會再來第二次中風?該做的詳細檢查都做了,每做完一次就多幾顆藥,做到後來一天要吃十幾顆藥,好像吃藥當做吃補一樣,心情也跟著低落,我今年才48歲,身體一向硬朗,我不服氣,於是上網查遍所有資料,每種病例的症狀,才發現我都沒有這些症狀過,卻中風了?是因為中風所以出現這些平常都沒有症狀的病例嗎?我開始質疑了…是否應該準備後事了?兩個孩子還小,她們的未來該怎麼辦?未來孩子的成長環境缺少了爸爸,她們要怎麼調適……我每天都是在煩惱擔憂心情苦悶中渡過。
直到有次機會在金門醫院碰到家醫科薛醫師,我敘述了我的疑慮困擾,她詳細的看完我的所有檢查報告,並且對我的疑慮一一解釋清楚,也整合了我所吃的藥品從一天10多顆一下變3顆,只是一些該做的中風預防藥品,所有心臟病,心律不整,高血脂……都不見了,並無這些問題,且恢復狀況良好正常,只要多注意正常作息,或許一段時間後,連藥都可以不用吃了。終於放下心中的一顆大石頭。醫師的門診或許因人數眾多,會議不斷,而感到疲憊,情緒不好,沒有人願意生病,但是病患來掛門診就是相信醫師,可說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醫師,有時醫師的一句話,一個診斷會影響病患的一生,或許是政府的健保制度太過完善,在金門街上有許多的診所,一個小感冒最少都要去掛號三次以上才可能稍紓緩一些,感冒的不適無法緩解,還要忍耐著去看診的舟車勞頓,相信許多的鄉民都有此感覺,而且真的是屢試不爽,只能自己自求多福,保健好自己的身體。
薛醫師的門診永遠是滿滿的人,可是她的門診永遠不會看到她不耐煩的臉神,永遠都是很有耐心的傾聽病人的述說及詳細的解釋清楚病人的疑慮,這種美好醫德的醫師實屬難得,真是心美人也美,相信絕大多數的醫師都是如此,只是我們沒碰到而已,但是對於金門醫院家醫科薛醫師,我想給您一個大大的「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