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遊子身上衣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增坤。
點閱率:737
字型大小:

媽媽有三個姓─李、陳、吳,對此,大家都很好奇。這三個姓正藏著她幼年時的坎坷命運。媽媽本姓吳,生於金門水頭,大約在六歲時過給陳姓的人家做養女,這戶人家主人在南洋經商,家中無子嗣,女主人收養媽媽做伴。後來女主人想跟著去南洋找丈夫,嫌她累贅,有一天將她的頭浸在水缸裏,想就此割斷纏累,幸好鄰居看到,從鬼門關前將她搶了回來。送回水頭。九歲時,爺爺因為做豆腐生意,需要人手幫忙,就從水頭領了媽媽做童養媳,幫忙打雜工作。小時候我對媽媽姓陳也很迷惑,明明舅舅姓吳,媽媽卻姓陳,現在明白,原來媽媽生來命運多舛,從小就多受磨難,難怪在經歷風浪時,常顯出她剛強的一面。
媽媽在十九歲時與父親完婚。當時家中一貧如洗。爺爺只能用一小片紅紙做為結婚禮物,告訴他們要「長志氣」。從此展開了他們竭力奮鬥,茹苦含莘地養育六個兒女的人生。當時生活清苦,在生孩子後,就要下床工作,無法像現在好好休息,坐月子。但媽媽並不會因此就不生育,還一路拉拔了我們六個姊妹兄弟。為了養育兒女,媽媽農事,家事兩頭忙。早起晚睡,天天有忙不完的事。早晚要忙著飼養豬、牛、雞、鴨;日間則要在田間勞動,種菜、地瓜、玉米、高粱、花生、小麥、大麥,忙個不停。雖然媽媽手腳俐落,處理事情果斷敏捷,各種事情到她手中,總能快速完成;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四季,總不得閒。此外,還要應付各種繁雜的人情世故,從沒見她有閒暇的時候。
在那個金門駐軍很多的年代,村外就有一個砲兵連,一個步兵連。家裏就此做了雜貨及洗衣服的生意。媽媽沒上過學,但為了和阿兵哥可以溝通,也自己一點一滴在和阿兵哥談話的過程中學會了講些國語。對於來買東西的阿兵哥,媽媽總以自己的小孩真情相待,讓這些雖然抽中「金馬獎」又飽受砲彈威脅的離鄉孩子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媽媽的記性也很好,各種商品,不但記得擺放的位置,也把價格記得牢牢,偶爾幫忙看店時,老找不到要賣的東西,也搞不清價格,只要問一下媽媽,絕對沒問題。
雖然媽媽不識字,但在生活各面都達於禮。她總是教導我們對人要處處有禮;出門時,只要遇到人,一定要以禮相待,合適的稱呼人,雖然我總是搞不清楚這麼複雜的關係及稱呼,但媽媽總是教導不誨。雖然家境拮据,但只要親友來家,媽媽一定叫我們奉茶,同時親手準備點心;或海蚵麵線,或肉絲麵線,或家中能煮出來的東西。媽媽總是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如果我們和別人發生爭吵,媽媽一定不問原因,先修理自己的孩子;從此我們就學會了與人儘力和平相處。
每逢過年過節時,家裏總要加菜一番。看著媽媽在廚房裏忙進忙出的樣子,就覺得自己的胃開始幸福起來了。各式各樣應景的糕點,我們總要找機會偷嚐一下,媽媽從不禁止我們,知道我們正在成長,總是吃不飽足。花樣繁多的各種油炸物,炸海蚵,炸地瓜,炸芋頭,炸魚,炸蝦,炸雞肉…,她總是趁熱時就叫我們品嚐。在讀中學時,每到冬至,媽媽還會為我們準備一份補冬的燉鴨,那濃濃的中藥味裏,藏著的是媽媽深情的用心,以及對兒女化不開的關懷。
媽媽的蚵仔煎,廚藝更是一流。每年冬天海蚵盛產時,不管天氣有多寒冷,媽媽總要根據潮水,在天未亮時就去海邊拾取海蚵。回來時就趕緊剝海蚵,用最新鮮的海產給我們這些小蘿蔔頭加菜,補充營養。媽媽的蚵仔煎用的材料是地瓜粉,那是在盛夏太陽最毒辣時,親手用地瓜加工,曬太陽預備好的。以前在大太陽下去曬地瓜粉時,我們總嫌麻煩。但媽媽為兒女所預備的,心裏卻沒有麻煩這兩個字。在台灣多年後,帶孩子回家過年,媽媽一定親手做蚵仔煎給她寶貝的孫子享用。在吃過阿嬤的味道後,孩子在外面吃蚵仔煎,看著端上桌的菜,總是面露疑色,很難相信那也叫蚵仔煎。
高中畢業後,就在台灣求學,工作,成家,養育後代。一個在外的遊子,總是思念著媽媽的味道。媽媽所給我們的身教言教,就像一件她親手密密縫的純白,潔淨的細麻衣,使我們不至於赤身露體,無法見人;生活行動,行事為人也能得體。在經歷世態炎涼時,更顯得冬暖夏涼,何時、何處皆受用。
雖然媽媽命裏多勞苦,一生坎坷,但上蒼卻以六個孩子的孝心做為一份完整的禮物來回報。而媽媽所留給我們的,使我們長大成熟的教導,正是媽媽給我們這些兒女千金難買,最大的福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