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盤旋
五月下旬,金門的天氣時常不穩定,有時雷陣雨,有時濃霧籠罩,坐在機艙裡翱翔天際後,卻不一定會降落。 坐了無數次的班機,日昨第一次經驗到飛機到了金門上空「盤旋」後又折返台北松山機場,不得不承認什麼事情都可能出現「意外」!我估計時間,早點到機場候機,驚見機場人潮不少,觀察後發現是金門機場「關場」,心想好在我選了比較接近後一點的班機,等啊等的,「終於」開場了,人群一陣慌亂,以為順利了,真的以為沒問題了,看著同一家航空公司三架飛機幾乎陸續飛出,心想,可以回家了。 機上小睡,突然機長廣播:金門天氣不佳,我們正在金門上空「盤旋」,目前看不到「跑道」,因「油」剩不多,如果仍無法降落,只好飛回台北「加油」,乘客可決定要不要繼續坐或是退票,空服人員會帶各位去辦理,聽完不少人開始往窗外看,然後彼此交談著,一直都閉目養神的我聽到後座有人說她曾經到金門「第三次」才落地,或者是安慰「第一次」的我們,可是我們的心「不安」了起來。 我向老天爺請求讓我平安回家,然後聽到空姐說「前二班飛機也都沒有降落,飛回台北」,為了大家的安全,我想機長會做出最好的決定。突見好幾個人起身走了出來,我鄰座的人問我,我回說「大概是排隊上廁所吧!」我猜想他是台商,因他在飛機起飛前打電話「吩咐」了些交貨的事情,他說他這一次是補位的,原本想補第一班,那可得等更久了,還說他忘不了「十年前」來來回回坐了三次才降落金門,一,次經驗他就怕了,這次回台北後要去退票改天再坐。 十年前的那一次,他在清晨五點多就從家中出發,到機場坐第一班七點的飛機,遇到金門天侯關係,到了下午四點多才到金門機場,航空公司緊急打電話到碼頭拜託船公司四點多的船晚點開,他到廈門已經五點多,整整十二個小時,「就算直飛美國也到了。」他說。以前我只聽人說坐了多少次、行李搬來搬去等等,如今親身經歷才知真的累!到松山機場櫃台,小姐問「要不要打取消證明?」還真難回答,等飛機加上一來一往,都已經快下午一點了,整個早上都不見了,若是上班時候,這個「證明」能做什麼呢?想到起飛前大家說的電話是「我坐的是幾點的飛機,大概幾點左右會到」,在接駁車上說的卻是「因為金門天氣,我們又飛回松山機場了」及接下來準備做的動作,一前一後,那感覺比較多的成份是「無奈」吧! 盤旋、猶豫、權衡輕重,下決定前的必經過程,我們的生活中不也經常如此?有時候「堅持」是為了證明自己努力了、盡力了,那麼應該也就無憾了,「放下」有時成為最好的決定,因為我們還有別的選擇、不一樣的日子要過,不是嗎?
-
【旮旯時光】雅加達的摩托車陣
到雅加達,領略了大街驚人的摩托車陣,證實了我的一個看法,一個城市的市容、節奏、甚至交通工具,在相當程度上頗能體現該城市的文明、民生等等狀況。內地某些城市的自行車陣,香港數量不少的龐然大物巴士,雅加達的摩托車陣,形成了不同國家、城市的各自特徵。 不僅是印尼首都雅加達而已,在印尼一些大中城市,幾乎都是摩托車的天下。上下班時分,是摩托車成群出動的高峰。那密密麻麻成群結隊的陣勢就像螞蟻從樹洞傾巢而出,望不到尾巴;那嗡嗡嗡的馬達巨響,猶如蜜蜂漫天飛翔,又好似蜻蜓在奮力振翅,震耳欲聾。在十字路口,紅燈前,摩托車往往打頭陣,裏三層外三層,將其他類型的大小車擋壓在後面。所有汽車都怕它們三分。如果您坐在車子裏,那麼從汽車玻璃窗就可以看到一幕幕生動立體的「摩托車人生」,令人不勝噓唏。通常,摩托車後面最多只可再載一人,然我們見到的都超載了。 大多數是兩人或三人,幾乎就是一家人出動了。前面駕車的是一家之主,後面坐了老婆,一個孩子就像三明治中間夾住的火腿;兩個孩子的話,母親也蠻有辦法的,或者是一個用包袱負在背上,或者是左右開弓各抱一個,真是接近於雜技表演,險象環生!那個夾在父親背部汗臭和母親乳香之間的年幼孩子最慘,坐下時小不點幾乎看不到肉身了。年輕男女要是情侶,後面的女子通常會將前面男子攔腰緊緊抱住,不是那種關係的,則輕輕抓住腰際衣服兩角。 那些摩托車在塞車塞得厲害的雅加達大馬路上成為一大景觀。他們往往與人搶路,東拐西彎的鑽住空子向前。使用這一交通工具的十有八九是原住民,他們經濟能力有限,有車階級占極少數。摩托車多,反映了他們收入有限,大部分都是中下層家庭,出門的交通工具最方便的也就是一家擁有一架摩托車,當然,其中也有給國家蒙羞的摩托車搶劫黨。如您痲痹大意,在馬路邊走,將錢袋背在靠馬路一邊,賊黨看准,就會將摩托車開得飛快,以最接近你的角度,迅速從後抓過你的背包的帶子硬搶死拉,搞得好,只是錢袋讓他搶了,搞不好,您一個踉蹌,連人都要撲倒在地,不死即重傷。我北京一個朋友到印尼,就被摩托搶劫黨搶掉錢包,人跌倒,經檢查,還得了輕度腦震盪。 華人也有乘摩托車的,但有私家車的也不少。在雅加達,已經很少人走路了。 由於少走路,在印尼不時見到一些中年男女,都挺著一個大肚腩,發福很早。
-
給自己
在這充滿希望的日子裡,問自己是否吃得飽、睡得好、穿得暖?無時無刻都別忘記提醒自己的身體狀況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總總。小時候有父母親的關愛與照顧下使我們茁壯,現在成年了,必須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因為父母親並不會一輩子陪在你身邊照顧你,而是該角色互換,換自己照顧雙親了。小時候吃喝拉撒睡都是由父母親一手包辦,因為那時還小沒辦法自理,現在長大了,也該懂事更該清楚自己的定位,以及如何孝敬父母親。隨著年紀一年一年的增長,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也該了解,愛要及時,即使不在身邊更要隨時拿起電話撥回家裡問候父母親,因為一通電話的關心,會使父母備感窩心也暖心。 在我十八歲那年,也是高中畢業的那年,我替自己規畫了一條路,而這條路並不是讓自己再繼續升學,而是替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因為不想父母親負擔家裡四個小孩那麼多的學費,也不想看他們一直忙於奔波的工作中,於是我放棄上大學,並往從軍之路向前邁進,起初父母親也擔心我會不適應,畢竟這十八年都是在父母親的保護傘下長大,怕我一進去會不習慣,但我還是執著,並且要他們放千萬個心,我一定會度過這個考驗的,於是揹起簡單的行囊隻身前去受訓,雖然一開始真的很累,也好幾次打電話回家聽到父母親的聲音,眼淚就不自覺嘩然而下,而且也哽咽許久,直到回到自己家鄉見到父母親的那一刻,更是滿滿的愛與感動,在心裡不斷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成功、我可以的、我要堅持下去!」 五年多了,這日子就像是一眨眼就過去的事了,時間真的快得令人措手不及啊!自己卻也從中成長了不少,雖然不能像大學生一樣每天穿的漂漂亮亮去上學,但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就足夠讓我滿足了,至少我已經是自己在賺錢了,可以孝敬父母,也不用向他們伸手拿錢,有時候買些他們喜歡吃的東西,過年過節包個紅包給父母親,這也算是一種回報父母親的方式,告訴自己,愛要及時,成人了,不能再依賴父母親,要學著讓自己更成長、更茁壯,此時,父母親也就欣慰許多了。
-
小蜜蜂﹐嗡嗡嗡
蒼蠅甲:還有嗎? 一蜂:還有,捲煙和蜜,吸來香潤甜美,油漆或顏料加蜜,可增光亮,歷久常新,天寒地凍時,放一些蜜到汽車的汽缸裡,水便不會結凍,隨時可以發動,還有…… 蒼蠅甲:夠了!夠了!別還有了。我聽都聽煩了。 一蜂:你不是想聽嗎? 蒼蠅甲:沒想到蜜有這麼多用途。 一蜂:是呀! 蒼蠅甲:這樣說來,你們也喜歡吃甜的啦! 一蜂:當然了。你們也喜歡吃甜的嗎? 蒼蠅甲:那還用說。 一蜂:你們喜歡吃甜的,我們也喜歡吃甜的。我們有相同的嗜好,不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了嗎? 蒼蠅甲:應該沒錯。 一蜂:既然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請快過來,我們一起工作,釀造更多的蜜,大家共同分享。 △蒼蠅甲現出不屑的樣子。 蒼蠅甲:工作?那多辛苦呀!那麼辛苦幹什麼?要做你們自己去做,我們才不要! 一蜂:不工作,你們怎麼有東西吃呢? 蒼蠅甲:當然有。 一蜂:怎麼個有法? △蒼蠅現出自滿得意的樣子。 蒼蠅甲:人家家裡有的是,現成的,不需要去採,去釀,也不需要出一滴汗,甚至不需要出一點力,多方便,多好! 一蜂:什麼?人家家裡有的是?是去偷的?還是去搶的?還是……? 蒼蠅甲:別說得那麼難聽,好不好?人家家裡有的,我們一輩子都吃不完。那是和我們共有共享的。只要想吃,飛過去就行了,輕而易舉。這樣辛苦去採,去釀造,幹什麼?你們如果想要,跟我來,我帶你們一起去,可以好好吃他個痛快。
-
廟會
台澎金馬所供奉的神明,大都是從大陸請火過來,然後再裝分身祭拜,香火不斷,與大陸淵源頗深,割捨不了。只因國共內戰,國民黨大失江山,退守台澎,鞏固金馬,做為反攻基地;自民國38後兩岸斷絕往來,砲火相向,水火不容,不但人員嚴禁接觸,並全面停止通商、通航、通郵,連神明也遭受波及,無法到大陸進香請火;直到台灣解除戒嚴,開放兩岸人員往來,才又啟動另一波接觸交流,各廟神明也趕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一一發爐,各角落頭家紛紛觀童乩請示,經神明分派,請各弟子應儘速籌劃到大陸進香事宜,自此進香之路絡繹不絕,兩岸三地互相組團參與廟會活動也隨日遞增,共襄盛舉。 記得第一次到大陸白礁進香,剛好是煞死流傳期間,神明指示的進香日期善信又不敢反對,在猶疑不決、拿捏不定時,只好再度請示神明,大道公開筆交代照原定時程起駕,並確保隨行善信一切平安,眾弟子才安心的護送神明起程,參與者高達五、六十人,展開第一次的進香之旅。 「白礁慈濟祖宮」位於福建省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供奉保生大帝,是閩台保生大帝廟宇的祖廟。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年(西元一一五零年),為三進皇宮式殿宇,依山遞筑,兩側配殿,就塵而列。前殿為五門二層富樓,正門上懸「慈濟祖宮」橫匾,正中大門一對紫銅色石獅,雙獅戲球的石刻浮雕,以及中殿正中石階下的祭壇獻台、台緣的飛天仙女石雕均屬建宮時的原物。 「白礁慈濟祖宮」的前殿門廊六根蟠龍石柱,是清嘉慶二十一年重修時台灣信徒捐獻。正殿門廊四根朝天蟠龍石柱系宋代建宮遺留下來的建築物。還有兩根方形石柱,上刻竹葉體筆跡對聯,聯曰: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布局奇特,造型雄偉。在垂檐復宇、翼角翠飛之間名人題詞和歷史故事、山水禽獸花木為題材的石刻、木雕、壁畫、剪粘等藝術作品星羅棋布,均屬上乘佳作,形成一座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藝朮寶庫,被譽為「閩南故宮」。 大陸白礁慈濟祖宮〈保生大帝廟〉,主要是祀奉吳真人,或稱為大道公。他精於醫術,救人無數,廉恕不茍取,遠近的人都把它當作神一樣的尊敬,死後,鄉里人士就以他的肖像建廟祀奉,而且也勒賜為「慈濟」, 之後歷任的皇帝封為「忠顯」、「英惠侯」等,因此信仰鼎盛,建廟也很早。 瓊林大道公本尊是從「白礁慈濟祖宮」迎接移駕過來,威靈顯赫,不像其他廟宇只是請火而已,據傳說民國38年中國解放軍一萬餘人乘魚船渡海夜襲,進攻金門,原先預定從瓊林海岸登陸,將金門切成兩半,分東西邊攻擊,當時有人看見瓊林大道公站在海面上施法,將漁船全數吹向古寧頭岸邊,才造成共軍節節敗退、全面慘敗,鞏固了反攻前線,同時確保了瓊林安寧。 這次尋根之旅,獲得白礁慈濟祖宮管理委員會熱承迎接,設宴款待,謁祖祭典過程莊嚴隆重,備受禮儀。當時發現宮內捐款石碑上僅刻上瓊林字樣,卻沒刻上捐款金額,研判應屬國共內戰,斷絕來往,不及獻上款項;為對祖宮一份感念,又可填補那捐款空白,經主委及各主事者協商,慷慨補捐新台幣十萬元整,事後該石碑上已將所捐款項刻入。本次進香之旅,成功圓滿,其中雖有一段小插曲,發生在一位長老身上,因該長老年高體弱,不堪旅途勞累,發燒不退,原以為是感染到煞死,全團緊張非常,並趕緊通報,返金送醫,經隔離診斷後僅是虛驚一場,印證大道公臨行指示:確保隨行善信一切平安。第一次進香之旅,除團費由各善信自行負責外,總共花費新台幣五十餘萬元,部份村民頗有微詞,但到大陸「祖廟」謁祖,充分表現出「飲水思源」及「血濃於水」的民族精神,花錢之事,身為沒主導權的出納,壓力難免,只能默默承受。 八年前,政府主導水陸法會,每年在縣立體育館隆重舉辦,聘請兩岸三地高深法師佈壇立牌、誦經念佛,高達數日;各方佛教信徒以及村落志工全程投入,熱心參與,或辦素齋、或摺元寶蓮花,或整理法場,虔誠佈滿法會各角落,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辦水陸法會的主要目的,據說是為了要遣送共軍38年戰死孤魂,讓她們能順利返鄉,以免在金門興風作浪,破壞安寧,立意頗佳,名正言順。但法會過後,金門是否平靜,紛紛擾擾,眾說紛云,有人質疑,法師功力不足 ,有人猜測,鬼魂眾多,超度困難;但也有人講,是時間點不對;八年前,大陸尚沒現今繁榮進步,哪位孤魂野鬼願意返回大陸受苦受難,換成今日,瞧見對岸的繁華,不用高深法師超度,孤魂野鬼也會千方百計偷度返鄉享福才對。 宗教信仰的目的就是在勸人向善,在潛移默化中,將因果報應深深植入人心,使人心存善念、不敢為惡;而廟會活動則是在集結人群,安定民心,宣揚教義;宗教更能促進政治與經濟交流,化解兩岸敵對關係。 最近八年來,政府已不再續辦水陸法會,改弦易策,轉向擴大廟會活動,更組團到大陸進香請火、謁祖祭典。初次參加「金門縣各界組團赴湄洲媽祖廟、泉州天后宮朝聖團」參與朝聖祭拜媽祖典禮,在湄洲祖廟精心安排的祭典下,所有信眾一起朝拜,乞求媽祖批佑,整個典禮遵循古禮進行,莊嚴隆重,讓信徒們都相當感動。 在隆重的古樂伴奏下,一行人穿著傳統的長袍馬褂,緩步入場,隨行在旁的都是著宋代宮廷祭典服裝的人員,配合九節傘、儀仗隊、及扮成宮廷裝扮的女侍引導,整個典禮全部以數古早的傳統儀式,讓人宛如墜落時光隧道,典禮中穿插各項表演,精彩萬份,博得觀眾不少掌聲。此次宗教交流活動,敦睦兩岸人民感情,以媽祖信仰為中心,增進兩岸人民的互信關係,建立良好基礎。為避免厚此薄彼,遭人詬病,經高層研議,而後進香之旅,不獨厚媽祖,因此,保生大帝、關聖帝君、廣澤尊王以及玄天大帝都陸續前進大陸進香交流。 金門最大的廟會該屬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金城的迎城隍,小時候常隨著母親到後浦隨香敬神,祈求全家大小身體健康、平安幸福,數十年從未中斷;早期交通不便,母親總是帶著我及妹妹從瓊林走到後浦,遶境完成後才又走路回家,路程遙遠,雙腿疼痛,母親的那份虔誠心意,雖然他老人家已離開三、四十年,但該段記憶,常在我腦海不滅。 2014年,欣逢金門建縣一百年,「2014金門迎城隍-浯島宗教文化祭」於4月12日至5月12日盛大舉行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主題規劃方向以「兩岸三地、閩南文化、宗教、復古、陣頭」為基礎,打造金門為「閩南文化重鎮品牌」為目標,並落實民俗文化落地生根之活動理念。 農曆4月12日慶典當天,迎城隍廟會如火如荼展開,舉辦大型的繞境活動,兩岸三地宮廟動員上千人自組陣頭齊聚金門,同慶浯島城隍遷至334年紀念活動。今年的特色是將台灣及大陸的神明請上蜈蚣座上,繞境隊伍以浯島城隍廟陣容為主的報馬仔、紅綵、遷治紀念旗、凸燈、馬上吹、范謝將軍、文武判、恩主公、關公、蘇府王爺、大鼓吹、南管樂隊、香燈、鄉佬、道士、香擔、神駒、邑主城隍輦駕以及大批的隨香信徒展開繞境行程,遊行隊伍綿延數公里,現場可說是炮竹喧天、萬人空巷,沉醉在一片宗教慶典的歡樂氣氛中。 各項廟會活動,都在表現該地區的特色與傳統的宗教文化,民間可運用宗教力量去推動村內事務;況且無論任何宗教信仰,都是在談因果報應,使人棄惡揚善;民間更可藉由廟會慶典,來凝聚人氣、同心協力、團結情感。 政府為了促進觀光發展,適度的投入資源,進行觀光整合與行銷,導入遊客及產業的輔導,創大商機,藏富於民,應責無旁貸;尤其2011年金門城隍管理委員會及金城鎮公所合力推動百節蜈蚣座,不僅破了金氏紀錄,也讓金門走向世界舞台,功不可沒。 廟會總有正負兩極的批判,見仁見智,民間只要不過度的迷信,學童不要被人操控,步向正途;政府更要秉持「宗教歸宗教、觀光歸觀光」的原則,站在輔導立場,不要過度介入,讓金門的廟會活動自然的發光發熱,讓金門的廟會活動走向世界,吸引大批的觀光人潮前來旅遊,開創龐大商機,不要恣意的抹黑、醜化與扭曲,那才是金門人之福。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中國人的歷史,總是充滿了悲劇,但中國人怕看真正的悲劇,是以總是以忘記、遺忘來獲得情緒上的安慰、心理上的滿足,唯有近年來的社會缺乏了大團圓的結局,南京大屠殺的廢墟,被保存下來,淬煉了悲劇,於是也就提煉出一種國家的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也就提煉出一個共同而深沉的回憶。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愴就沒有崇高。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上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巨浪下吞噬的是無數船隻的殘骸;沙漠是偉大的,因為酷熱、絕境之下埋藏著是未能遠征過客的骨骸;人是偉大的,因為人生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有孤寂而終;戰場是偉大的,因為總是有無數將士們前仆後繼而倒在血泊中成了荒野孤魂;正如南京大屠殺的史實,因為人們受軍國主義壓迫而倒下,於是有如希臘悲劇光耀後世。 紀念館中,先是灰黑的階梯,引領群眾走向更深的館內,彷彿引導我們一階一階走向那無止境的黑洞,背景噹噹噹是國人的喪鐘。館內陳列並無太多修飾,只是將實況以文字圖項具體描繪,卻更顯出無窮的哀慟。一位婦人絕望的眼神,只因剛出生的嬰兒死於敵人無情的刀劍之下,殘破的裙襬,是日本兵狂妄的羞辱;一位白髮人抱著僅剩半截的殘軀,無語的吶喊是上天無應的絕望,血跡斑斑,是日本帝國主義達達馬蹄的踩踏。萬人坑現場,所有骨骸早已散亂,白慘慘的枯骨,沒了生氣,多了苦痛。幾棟房屋殘殘火炬,倒塌的門樑壓著無名的屍體;幾座貌似工廠的新員工聘請,誰知又是萬人坑的騙人幌子?同是人,何以分你我?一上刺刀難道就一定要畫出楚河漢界?熱淚至此,終於奪眶而出,眾人無語,只有輕輕的啜泣聲,此情此景,至今想來依然是一股寒意縈繞於心,良久不能散去。 然而,久看憤怒之情漸消,反思卻多了些。二戰時德國法西斯主義的希特勒,不也將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集中至集中營?美國在二戰結束前,不也投下兩顆原子彈殺傷廣島、長崎二十萬的居民?也許正是無情戰火讓現代人目光深遠,知道自己站在歷史臺階的重要性,他們不會妄想自己腳下是一個拔地而起的高臺,而樂於看看身前身後的所有臺階,更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之後的失落。接近出口,是一段階梯的長上坡段,周遭顏色漸由深黑轉為淺色、色彩由黑白轉為繽紛,出口處,是千萬現代人的祝福所點的燈,置於水上,只願那些冤死的孤魂,以及考古學家掘出的骨骸能安息。 我想有這樣的經驗,我們只會更沉著,古代的廢墟殘骸,實在是一種現代構建,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這些史實才能成為預言。(稿費捐大同之家)
-
黃春明撕畫系列/5 握手
春天伸著手握住夏天的手 春天說,呀!你的手都是汗 夏天伸著手握住秋天的手 夏天說,咦!你的手好紅 秋天伸著手握住冬天的手 秋天說,唷!你的手好冰冷 冬天伸著手握住春天的手 冬天說,啊!你的手好溫暖
-
小蜜蜂﹐嗡嗡嗡
一蜂:不相信,你問花姑娘們就知道。她們可以作證。 △蒼蠅甲轉向眾花。 蒼蠅甲:花姑娘們!妳們說,是這樣嗎? 眾花:是。 △蒼蠅甲回轉頭,向著一蜂。 蒼蠅甲:那你們這就叫--加工了? 一蜂:可以這麼說。 蒼蠅甲:那人家家裡的蜜就都是你們釀造的了? 一蜂:差不多。 蒼蠅甲:你們釀造蜜幹什麼?吃嗎? 一蜂:吃是沒錯。其實,蜜的用途多了。 蒼蠅甲:多? 一蜂:是呀! 蒼蠅甲:有哪些? 一蜂:譬如可以使貧血的人生血,清除貧血現象,可以降血壓,治療高血壓症,可以潤腸,通便和止瀉……。 蒼蠅甲:什麼?便秘可以通?腹瀉可以止?太矛盾了! 一蜂:對!便秘可以通。腹瀉可以止。就是這麼矛盾,不,神奇! 蒼蠅甲:真不可思議!便秘可以通?腹瀉可以止? 一蜂:還不止於此呢!蜜還可以治失眠及其他因神經興奮或緊張所造成的現象,可以使用腦力或體力多的人恢復元氣,增強老人和小孩的體力,可以預防蟲齒,防止食物腐壞,可以防止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可以治療皮膚炎,防止火傷或燙傷起水泡,可以製造唇膏、牙膏、雪花膏和肥皂等化妝品,使人用後滿身清香,皮膚白嫩,容光煥發……。
-
廟會
早從孩童時代七、八歲開始,就熱衷的投入各項廟會工作,凡是迎神賽會、扶乩焚香或是敲鑼打鼓、掌旗扛輦樣樣參予,如果說是忠誠信徒一點也不過份,因為自從在還沒學走路開始,就被母親背著到各廟宇虔誠參拜,日久薰陶學習,有樣學樣,烙印腦海;但深思起來應該也是興趣使然。 如今近七十之齡,在廟會遊走過一甲子歲月,明顯的發現廟會已由傳統正在逐漸銳變中,神明也隨著時代潮流瘋狂起來、活躍起來,已跳脫單純的鎮五方、保鄉民而奔上舞台,更乘飛機、渡輪船到達兩岸三地觀光交流、進香請火;電音三太子更在影片「陣頭」播放後並經有心人事大力催波渲染與裝飾下,有如雨後春筍般的到處竄出,出花樣百態,一大夥正在求學的孩童成群結黨鑽進三太子肚內隨著鼓聲、音樂聲跳躍起舞,把書本擱置一旁,光陰在沉迷中流失、課業在歡樂中丟棄;八家將、官將首也相繼從台灣引進,把原本莊嚴神聖、簡單隆重的廟會炒得火熱滾滾。 古早的廟會俗稱「作醮」或是「鬧熱」,作一天醮稱為「作清醮」,比較簡單,擇於子、丑或寅時起鼓,用符令三道安在大爐,另用符令一道安在鼓墘,並備斗燈一個、大金三千、壽金三千、中金三千、神燈十二個、通改各三只、金錢五色各六只、順盒一個在神明前化吉後起鼓安壇,各家戶門前均需擺設香案焚香膜拜;「鬧熱」必將吸引各方好奇的鬼使神差前來觀賞,為了確保境內安寧,深怕小鬼搗蛋,神明也會分派大金五千、壽金五千、中金五千、運金五千、尺金五千、神燈七十二個、通改甲馬各十二只、金錢五色各二十四只、神福一付、干茶三杯、淨爐花枝水米四處灑淨,由「道士」放兵將在境內各角落保護,每家戶更應備妥草料水供馬匹使用,直到做完醮後才用該廟主神令旗一支、神福一付及金帛一份化吉收兵。 「作清醮」除神明特別指示外,不用扛輦出社鎮五方,「道士」僅在廟內隨著鼓聲及大小號走腳步施法獻供,口中念念咒語,直到未時,才觀童乩引路,童乩打赤腳,上身露背,無論多冷的天氣,身上僅圍上一件單薄的神兜,一手執黑令旗、一手握寶劍及清香三支,勇往直前,社內一大群善男信女也都緊隨在後,一步一趨,雙手舉香就地跪拜,一起恭送玉皇大帝(天公)返回天庭,並焚燒各家戶分派孝敬「天公」的一大推金帛,「天公」是否帶回花用,無從考證,但卻讓地球增加了不少的二氧化碳,加深地球暖化速度。 作醮的最後一道程序就是迎斗燈到其中一位頭家府中,是道教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斗燈又稱七星燈,是禮斗的祭器,由米斗、油燈、傘、斗籤所組成,斗內並置放斗鏡、劍、尺、秤、剪刀等法器,象徵五方五行之數。 米斗:表示大地承載與生養萬物之意。 油燈火:代表北斗星火,日月星三光合照。在拜斗期間要讓燈火長明不滅,以表光明生生不息,元辰光彩。 傘:代表神明下降保佑,覆育萬物生靈之意,表示有蒼天的覆蓋而受到庇佑。 斗懺:上書參與拜斗者姓名、地址、生辰年月日,表示祈求各人元辰光彩。 米:代表萬星怖滿宇宙內,意五穀豐收,米為避邪之物,另斗中裝滿米,就是象徵生命的綿綿不絕。 算盤:表示公平、公正、公道。 斗鏡:代表光亮心鏡,去除心中邪魔,也讓四周邪魔現出原形,以返照本命元辰光彩。 劍:狀青龍屬木,藉著東方祥和之氣,除妖除魔,以護自己的身形,驅凶避邪,永保平安。 尺:狀白虎屬金,意能知深淺,度量善惡,並悉人情義理。 剪刀:狀朱雀屬火,意剪邪立正。 秤:狀玄武屬水,意公平、公正,為人處事能知輕重,以上合天心,下順民意。 斗內諸寶擺放位置,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表天之四靈。 大鼓吹沿路奏樂,熱鬧非凡,到府後,接斗燈者當然要準備一份紅包孝敬「法師」及鼓吹隊;斗燈要放在廳堂上十二天,斗內燈火不可熄滅,而且要早晚焚香參拜;傳說迎斗燈會添丁進財,延年益壽,早期爭取者眾,常以抽籤決定,反觀如今的冷漠,相互推讓,該不是善信心中已有明見。 各角落頭家一一將神明歸位後,卜杯請示是否安位妥當,然後整理廟內桌椅及內務,結清帳務,算算每人應分擔若干經費,再由各角落頭家負責收取,最後抽籤分發祭拜過的雞鴨魚肉及順盒;五十年代,物資缺乏、生活貧困,能分到一些五性、干餅,帶回家飽餐一頓也是一大樂事,如今該供品已無人問津,因時久變味,僅能當廚餘丟棄,今昔相比,令人噓唏。 每當神明指示要做兩天以上的「大醮」時,村民莫不一喜一憂,喜的是村內將熱鬧滾滾,久違的親朋好友會前來「作客」,或是敘舊、或是看戲,或是參於酒宴;憂的是每戶都要綁糕粽,辦桌設宴,花費不歹;但是輸人不輸陣,也只能打腫臉充胖子,反正伸頭縮頭都是一刀,先花再說,錢慢慢再賺。 作大醮跟做清醮一樣,選在子、丑或寅時起鼓、安壇、放兵、獻供,不一樣的是第一天巳時,各家戶都要將糕粽擺在廟前該房頭供桌上,並準備淡盒三秀、五性、水酒、順盒、鮮果、金帛、炮燭及淨爐花枝水米祭拜天公,童乩揮舞著黑令旗沿各桌參拜,九十度鞠躬,連童乩都如此虔誠,善信更是五體投地、磕頭膜拜,感謝天公的庇佑;負責灑鹽米的信士奮力的將鹽米灑向人群,洗淨四方,如果周圍有人不乾淨(見刺或是孕婦以及其他事項),童乩會憤怒的將寶劍往自身肩膀連續砍下,肩膀常見血跡滲出,隨護人員則出手撥開阻擋,深怕真的砍傷,演出人神追逐大戰。 金門雖小,早期古寧頭已籌組戲班,培養出一大群小生和花旦,演技精湛;作大醮都會邀請古寧頭戲班前來演「九甲戲」,真是粉黛登場扮龍扮鳳酬神明,肝腸畢露為忠為孝佑鄉親;因為當時時空背景不同,金門實施戰地政務,想邀請大陸或是台灣戲班來金扮戲簡直是天方夜談,有古寧頭九甲戲觀賞已是一種享受、一份眼福,戲台前總是擠滿男女老幼,靜靜的聆聽觀看。 作大醮當然免不了會進桶盤,想要進桶盤的善信,都要事先卜杯,經神明賜聖杯後才有這種福份。進桶盤分三種,俟各人需要及卜杯允准項目為之,第一、進天曹(天公),第二、進南北斗星君,第三、進花園;進桶盤時要準備一份金帛,進天曹及南北斗星君同樣用足太極金、大金、壽金、中金、運金、天金、尺金、各三千,大燈三個、中燈六個、小燈十二個、神運燈各七十二個、通改各十二只、金錢五色各十二只、彩傘一支、全家本命各一仙,上下各用乾淨毛巾綑綁,外加紅線兩束,一束綁在童乩神兜上,一束帶回家紅艷。進花園時用足太極金、大金、壽金、中金各三千,、運金、花金各六千,大燈三個、中燈六個、小燈十二個、神運燈各七十二個、通改各十二只、金錢五色各十二只、花一盆、彩傘一支、全家本命各一仙,其餘和進天曹相同。進天曹及南北斗星君選在未時,進花園則選在戊時;進天曹及南北斗星君童乩一一手持黑令旗站立在事先擺設的椅寮上,雙手捧著桶盤,如果進桶盤的人數眾多,每位童乩都要捧上數塊,不甚負荷,旁邊總要兩三位信士協助扶持,童乩頭蓋黑令旗後,全身左右搖擺、前後晃動獻敬。進花園童乩則坐在藤椅上,也是手持黑令旗,雙手捧著桶盤,而後頭蓋黑令旗,全身左右搖擺、前後晃動獻敬。無論進何種桶盤,都要由「道士」讀歲,輪到讀歲的家戶雙手握香跪地參拜,當然,獻給「道士」、童乩及神譯的紅包不可免除,只要闔府安康,盡到答謝天公以及註生娘娘的目的,花些銀兩也是心甘情願。 孩童時代,作醮最高興的莫過有新衣穿,有菜餚吃,有人客來,但是每次作醮的第二天傍晚,,都會有一種過布橋儀式,於下午由法師先進行安布橋,案上紙糊限官及黑旗將軍印信,橋上擺了七疊金紙,橋下以臉盆裝水,再放上一盞長明燈,前後則有橋頭將軍、橋尾土地。過布橋儀式,透過布造金橋,過關渡限、保佑平安。接著法師會有一段賣布的儀式,透過法師跟樂師對答,以叫賣方式不斷的增加花布的價值,最後把整匹都是寶的花布獻給廟方來造布橋,村民也要提著籃子來到廟前拜橋腳,鎮橋儀式完成後,由法師先過布橋,最後法師手拿王爺印信過橋,完成後就換村民登場過布橋儀式,依照十二生肖順序進行,每個生肖過之前,法師會先念每個生肖的咒語,最後吹動法角、開始過布橋。過了關、渡了限、過關限、保平安。十二生肖過完後,法師會再問有沒有人遺漏的。過布橋卻男女有別,男生無論歲數大小,都能從布橋上走過,而女性除小女生外,僅能將雙手朝下在布橋上揮揮,人則從布橋邊渡過,重男輕女觀念尚未改變。 廟會隨著一本本日曆的撕去更加狂熱,無論是早期的扛輦轎、蜈蚣座、公揹婆、花蛤精、跑旱船、打花草、文武判以及陸續加入的車鼓陣、旗鼓陣、十二婆姐、電音三太子、八家將、官將首或是花車與鋼管秀都搬上遊行陣容;尤其自從金門解除戰地政務,開放台灣及大陸人士來金,又加上兩岸對立和緩,交流頻繁,無論聘請台灣戲班,或是邀請大陸戲團,都是輕而易舉,只要有錢,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反觀本縣古寧頭戲班卻因團員男婚女嫁,後繼無人,只能任其凋零解散,真是令人腕惜與感嘆。
-
守候盟約
與人相約,朋友大多是等人的那一方。 朋友M先生在台東的咖啡廳傳簡訊給我,那時他和其他人組成的三劍客大俠團尚未到齊,朋友說希望自己不要被放鴿子,一個人的旅行,可是很孤單呢。等不到人的悵然若失;一定要有些姍姍來遲的角色,才像聚會。當時晚風徐徐而飄著細雨,我回答:「台北可是晴天。」 春天氣候還算溫柔,紀念日連續的假期,很想嚐一嚐離開家遠渡重洋的滋味;不必擔心颱風會從霸占海平面的遠方掀起滔天巨浪,不需聆聽海風中響得急促的救護車而驚悚。幾個朋友的相約,理所當然,在相約咖啡廳彼此等候,先來的人先點餐,排解等待時漫長時光。那時,已超過約定時間一個小時了,咖啡廳門口對著一條整排黯然失色路燈的柏油路,夜雨正緩緩飄墜,將路面洗滌得漆黑如鏡。他等待著,安靜地。直到我在網路上出現,多了一個可以聊天的對象,時間便能過得不知不覺。 可能因為年輕的緣故,沒有焦急與憤怒,有的反而是一種因期待而暈染開的憧憬情緒;即使,我居住的地區當時「萬里無雲萬里天」,而他旅遊之地則是「春季聽雨屋簷下」,還是可以感覺到他小小的幸福。 他喜歡旅行,也許一年前,其他的連續假期,他站在風平浪靜,萬籟俱寂的堤岸邊,用燒灼的雙眼,看垂釣者拋竿,收線。那些個晴天或陰天的日子,每一秒鐘,每一分鐘,時間的齒輪輾壓過青春的輪廓,他看著時而釣起時而落空的魚餌,一種下一秒是否驚奇的感覺,蠢蠢欲動著雀躍,舊的自己正一步一步活得熱情。朋友一定會出現,走入他們相約的那幾天。 所以,M先生人生很精彩。因為,他人生旅途中的知交,常常,只是走開,不是離開。 尋常的上班日,沉長而忙碌,友情是生活調味料,支持出歡喜憂傷。最特別的是工作崗位上的同事,需要加班時,分工合作考驗團隊的向心力;爾後,工作中培養情感,幾個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族群,忽然有了相同意識,心情,以及嗜好。 等大家都放假,一起去聽海吧。他們互相定下季節之約。 只是,繁繁瑣瑣的事情實在是焦頭爛額了,那一年直到寒假,掙脫一切,飛往印尼,總算是紓解了。乘坐遊覽車,去峇里島踏浪,潮濕如鏡的淺水灘上,徒手挖掘一大瓢活潑的蛤蜊,如一頁鮮明符號,攀爬在記憶裡。島上的蛤蜊,貝殼有著五彩繽紛的花紋,注定牠今生的美麗。 今年春季在網路上,捎來的訊息,他那張搜尋蛤蜊圖搭配文字的語氣,歡樂一如往昔,溫柔而真摯,表達的方式像個大孩子:「我挖~ 我挖~ 大海退潮了,露出了一大片柔軟米黃的沙灘,濕濕涼涼的這是小蛤蜊們的天堂。」 而我,只是看著相片,微笑著。 一年四季,朋友在繁忙日子中等待假期,多年以來,是淡淡的惆悵?或是感受到遊山玩水的印記? 那些貝類呢?如同季節帶來的潮起潮落般,重返大海懷抱。 人世間的情誼,是否也會不自覺地被歲月淹沒,並且漸漸沉澱為歷史? 春雨紛紛,又見春天。 櫻花因風搖落,似雨的迷醉,不必酒,只要襲人以芬芳,即可半醉半醒。也許,憑藉這一柔情,繼續,再結下一段約。
-
詩想金門
一、前線的月光 曾經害怕 彈丸之島的殺人流傳 也曾風風雨雨雞啼未鳴的 鬼魅四處流竄的夜晚 不敢閤眼 因為炮聲因為傳單四處飛舞 所以戰戰兢兢 因為蠢蠢欲動的浪 撲向沙灘或暗哨 此時前線的月光躲在木麻黃 而少尉排長的我剛好走過你的崗哨 口令; 我已忘了 是誰? 二、誤闖雷區的牛 你已越雷池一步 金門午后 一場忘憂的午寢或反芻 而死除了痛 血肉橫飛了一個下午 晚餐時終於見到 一盤戰爭的影子
-
小蜜蜂﹐嗡嗡嗡
第三場 景:同第一場 燈:同第一場,下午 人:一蜂、二蜂、三蜂、四蜂、五蜂、眾蜜蜂、眾花、蒼蠅甲、蒼蠅乙 △燈亮。 △幕徐徐開啟。 △眾蜜蜂在花園裡採蜜,忙得不可開交,嗡嗡聲不絕,部分蜜蜂已汗流浹背,濕透衣裳。 旁白: 小蜜蜂, 嗡嗡嗡, 大家一起勤做工。 來匆匆, 去匆匆, 做工興味濃。 天暖花好不做工, 將來怎麼好過冬? 嗡嗡嗡, 嗡嗡嗡, 別學懶惰蟲。 眾蜜蜂:辛勤工作可以致富。 眾蜜蜂:工作是一種最好的運動。運動,身體就會健康、美麗。 眾蜜蜂:為了身體的健康、美麗,我們要多多運動,多多工作。 眾蜜蜂:有工作的人不會變壞;只有沒工作的人才會變壞。 △蒼蠅甲和蒼蠅乙飛進花園。 △蒼蠅甲趾高氣揚地走到一蜂前。 蒼蠅甲:喂!你們這麼忙碌,弄得汗流浹背,衣服都濕了,整個頭整個臉整個身子髒兮兮的,到底是在幹什麼呀? 一蜂:在採蜜呀! 蒼蠅甲:採蜜?蜜是花釀造的;你們不付出任何代價,就輕而易舉地採了據為己有。這怎麼可以?這不太自私了? 一蜂:別胡扯!花只提供蜜源。我們採了蜜源裡的生蜜,還要搬回去釀造,才成為真正的蜜。這樣的蜜才甜,才好吃。 蒼蠅甲:是嗎?是這樣嗎? 一蜂:當然是。 蒼蠅甲:沒有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