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龍銀傳家
台灣在清朝割讓日本,日據約50年,那時的日幣歷經明治、大正、昭和時期,光復後日本總督府撤走,流通的貨幣民間收藏不少,其中以明治期間的銀幣最值錢。 爺爺臨終只留下一筆新台幣遺產,那是賣掉最後一塊芭樂園所剩,但之前在生時曾分給每房兒子幾枚龍銀,說那已非通用錢幣,目前是「無價值之寶」,但若代代相承,將來可能變無價之傳家寶。 其實那陣子經常有古董商下鄉收購日據時大枚硬幣,因屬銀質又印有龍像,稱之「龍仔銀」,狀似民初袁世凱大頭像的銀元,聽說是日本政府不捨不及收回遺留在台的國幣,想悉數回購,尤以明治天皇時的價值偏高,其中「明治八年」那枚叫價從三萬台幣喊到四十萬,仍有行無市,買家很多也很誠心要買,遺憾找不到賣家,因為那枚太「從缺」了。 明治八年的確神龍見首不見尾,沒人見過廬山真面目,只看過古董商提供的圖樣,小時候簡直連做夢都想挖到那值錢寶貝。我家現有的其他年代龍銀,五○年代少說也能賣幾百到千元,那時幣值厚,賣一個龍銀夠支付幾個月家庭開銷了,頗慶幸一直忍住高價吸引力沒賣掉半個,才能讓傳家寶保留至今,也些許惋惜沒變賣換土地,現在不值錢也沒買主啦!但無論如何的政權輪替時過境遷,絲毫不動搖其四代認證之獨一無二「傳家寶」至高地位。
-
自異域歸來
我在鉛字中覷看 她頑強的夢境 歲月不知在哪一個街口迷失 用罄的顏料錫管 癱軟在接續失眠的夜裡 我想她已經遺忘 那個街頭絮語的魔幻夜晚 她依舊吸食著文學鴉片 遮掩半邊臉的長髮間 散出吉普賽的光芒 從大溪地直至聖彼得堡 她眼底有異域漂流的語言 她的文字是敲擊琴鍵 令人顫動的樂音 她走過我無法計數的里程 她要尋找一種絕對的自由 她回來了,自異域歸來 最終又要朝四方而去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勝國仔,我們先講好,明天就要殺豬牢羊敬天公,如果讓春蘭那個臭查某進門來,我看連天公祖都會生氣,所以你最好不要再提到她。就讓我林萬枝,歡歡喜喜娶新婦吧!」老枝伯仔警告他說。 「你這個人不僅頑固又絕情,俗語不是說一夜夫妻百日恩麼……。」 勝國仔還沒說完,老枝伯仔就搶著問:「如果春蘭那個袂見笑的臭查某,懂得這句俗語話,又怎麼會去討契兄呢?」 「萬枝仔,怎麼你越老口才越好,真是想不到啊!」勝國仔故意誇讚他說。 「別忘了我曾經當過匪諜,被那些王八蛋情治人員從鼻孔灌進辣椒水後,竟刺激到喉嚨,好幾天都講不出話來。被關了八年也鮮少說話,原以為久而久之會變成啞巴,想不到出獄回到家,碰到你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想不跟你抬抬槓也難啊!不過我還是要警告你,我這輩子不怨恨任何人,包括那些凌虐我的情治人員在內,但不包括那個忘恩負義的張永福,以及不守婦道而去討契兄的春蘭。張永福不得好死也就算了,可是春蘭這個臭查某,我會恨她一輩子,直到她死或是我死才了事。(一四五)
-
助人自己獲得更多
人要活的有趣,活的美麗,有些時候是環境使然,有些時候還得自己去找,自己去創造,讓心境愉悅,心情飛揚,幫助別人也算公德一件,除了當志工之外,最近還幫忙別人剪髮燙髮。 其實這是無心插柳的工作,只因我的髮型設計師是獨立工作者,為了省錢找我這業餘的幫忙。 她是一位活潑開朗又有點三八的姑娘,會把聽來好笑有趣的事情在我去她那裡時向我訴說,有時我還沒意會到箇中的笑點,或者她根本還沒講到笑點時,就自顧自的笑了起來,甚至笑到誇張的彎下腰來,這時我也會陪同笑了起來,不是覺得她講的笑話好笑,而是她的誇張肢體動作引發我的笑點。 經由時間的發酵,漸漸的我們愈來愈熟悉,她會將一些生活的困難或不如意向我傾訴,我也把她當成知己,傾聽她的喜怒哀樂,並送給她我寫的二本書,告訴她平常閒暇時可以多看看書,也可以試著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寫出來,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可以讓心情平復,情緒沉澱。 有天傍晚她竟然在LINE裡跟我說她看了我寫的書後深受感動,尤其寫有關公公那一段故事,觸動了她的敏感神經,哭個淅瀝澕啦,我心想有這麼誇張嗎?事隔多年,我早已忘了當時所寫的內容,她的提起促使我再度翻閱了一遍,確實內容有點小傷感,但也犯不著哭得這麼厲害,心想這可能是她情感投射的移情作用,能哭,哭得出來也是好事一樁。 她自己未婚,卻樂於助人促成良緣。有一回我去剪髮時,她喜滋滋跟我說,因職業的關係促成好幾對佳偶,最近又將再促成一對,聽的我眼睛突然張大了起來,這點兒我可是比不上的呀!同學同事之間我也曾經扮演紅娘的角色,可是一對也沒有成功,就紅娘這角色而言,她可比我優秀太多了。 或許她的熱情、真心、率性的個性吸引著我,我們成了忘年之交,她的憂愁、喜悅與煩惱都會同我分享,我也樂於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給予回饋,例如:她會請我幫她收集用不著的餅乾盒內的乾燥劑、請我幫她找書、收集空的牛奶罐、搜集吃剩的小骨頭讓她可當捕鼠誘餌……,等等林林總總的小事。 有一次她抱怨著找同業剪髮燙髮,但燙出來的髮型她都不滿意,想請我幫忙,當時的我沒想那麼多,就一口答應了下來,結果發現了燙髮其實真是一門學問,什麼離子燙、無重力燙、熱朔燙、奈米燙、造型燙……樣式真多樣,讓我這門外漢聽得霧沙沙,因為第一次幫忙她奈米燙並沒有成功,而這次她說只要燙成澎澎就好,燙的時間不會過長,只燙髮根就可以,我只是當成好朋友之間的幫忙,又再次的答應了她。 當天起了個大早,她教我如何上捲子,用夾子固定,綁上橡皮筋,抹上第一次藥水,待十五分鐘後洗髮沖掉藥水,再抹第二劑藥水,步驟繁複需要小心與耐心,我從生疏到慢慢上手,忙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件成功的美髮作品,看她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一直跟我說謝謝,她說這樣她不僅可以省下白花花的銀兩,還可以按照她自己想要的方式燙髮,真是太棒了! 這是一件無心插柳的事情卻獲益良多,我從事的工作八竿子跟美髮業不相關,只因幫助了別人,讓我無形中多了一項生活技能,也贏得別人的正向回饋,有時候我們會抱怨生活無趣,日子過得平淡無奇,其實只要你願意付出踏出一小步,幫助了別人,自己反而獲得了更多。
-
黃色多瑙河
春末夏初,造訪了多瑙河三角洲,這裡的河水顏色竟然是黃色的,完全顛覆了我們對「藍色多瑙河」的想像……。 船優雅而緩慢地前進,帶著我們進入一處彷彿與世隔絕的熱帶雨林……。駛著駛著,巧遇一群綠頭鴨自由自在地悠游,兩岸的植物茂密強壯,數百種生物在此快樂棲息,偶有幾戶破舊老屋佇立森林中。 有幸坐在船首,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快樂,彷彿,前方有更新奇美麗的風景,天遼地闊,我的未來不是夢……。 多瑙河,不管它是什麼顏色,它始終是一條非常美麗的河流……。
-
寫給小麥田
靜止的是 小麥間的隙縫 不推擠,點點頭 有風飄搖,靜止到 幾乎無風 悲傷是麥桿 搖下我們歡愉的麥粒 靜止的是 麥穗上方收斂的 目光,光凝鍊 照亮背後的掩映 隱約的遺忘,偽裝成麥田 是貓搖動的尾巴 靜止的是 雨中的麥管,向下 伸入地心,我是游戲過後 飢渴的風,麥汁在湧現 我大口吸取 靜止的是 欲言又止的沉默,逐漸張開 當我用紋白蝶搧動翅膀那樣輕 那樣輕的搧動 對你說
-
分享經驗的幸福
從事教職三十年了,學生、家長的問題依舊,有時甚至困擾到心力交瘁。 現在當老師的人,一定要具備十八般武藝,每天必須改作業、出小考題目,每個月得擠出段考考題;除此,還要面對學生問題,甚至是家長LINE千奇百怪的要求,常常自己都會覺得快要「黔驢技窮」,亟需有個出口,讓積壓許久的心情有個發洩的管道。 所幸有幾位同事,我們相約在段考下午時段,找間可以舒緩壓力的咖啡店,彼此互相傾吐工作上的難題,「學生上課愛講話」「學生成績退步」「學生喜歡吃零食、不吃正餐」「喜歡和弟弟、妹妹鬥嘴」「家長一直抱怨家務事」等等,藉由大家的經驗互動,提出自己的法寶,幾個小時的你言我語後,所有問題也都有了答案,每個人苦瓜似的臉不再,心情頓時開闊了起來。 以前是學生時,總覺得老師無憂無慮;如今自己是老師,才深深覺得學生是很幸福的。每次段考下午的聚會,我總是像學生一樣能快樂地享受其他老師分享經驗的幸福;聚會結束後,更是帶著笑臉、如釋重負地走出店家。 有些事必須自己獨立完成,有些事情還是要聚在一起做才會有收穫。學生聚在一起,常常是唱歌、打籃球,因此歌唱得愈好、球技更佳;我們幾位老師聚在一起,就像是三個臭皮匠發揮智慧,總是能順利解決教學上或班級經營的問題。
-
賣燈的螢火蟲
妳賣的燈最溫馨 橘黃色的微光 帶上枯葉編織成的圍裙 蜘蛛在同心圓上滑來欣賞 青蛙在荷葉邊緣跳來觀賞 只許看 不許吃 靜靜看那洩了一地的黃 花草樹木領著通行證 迎著手歡迎 搖著手道別 我 多麼渴望又氣憤 那著了一地的黃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勝國仔,你頭殼壞去是不是,今天是我兒子結婚,怎麼能讓那個臭查某來!」老枝伯仔不屑地說。 「海山是春蘭懷胎十月所生,春蘭是他的母親啊!」勝國仔辯解著說。 「你說的固然不錯,但如果春蘭把他當成兒子來看待、顧及到兒子的感受,做母親的還會去討契兄嗎?」老枝伯仔反問他說。 「事情都過去那麼久了,我看你就不必想太多。」 「勝國仔,我林萬枝什麼事都可以忘,惟獨這件事不能忘。海山結婚,我會邀請全村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來喝喜酒,惟獨春蘭那個臭查某不能踏入我家一步!」老枝伯仔語氣堅決地說。 「海山一結婚,你明年就當阿公了,個性應該改一改,不要老是那麼彆扭。」勝國仔勸導他說。 「我的個性已經改很多了,以前想殺死張永福那個王八蛋,可是他卻自戕了,殺不了;當年如果春蘭那個臭查某不肯離婚,一旦激怒了我,我一定會殺掉這個不要臉的臭女人!這個袂見笑的臭查某讓我們父子倆一輩子蒙羞!」老枝伯仔氣憤地說。 「你不要東一句臭查某,西一句臭查某好不好,既然嫌人家臭,當年你為什麼要娶人家?」勝國仔數落他說。 「駛恁鬼卡好咧,春蘭當年是一個既純樸又勤勞的姑娘啊,怎麼想得到小孩都已讀小學了,竟然還那麼袂見笑去討契兄。這種女人不是臭查某,什麼樣的女人才是臭查某?我一想起她,就是一肚子火!(一四四)
-
眷改社區演出記
由於工商業的發達,促成社區的興起。農村型的村莊隨著人口外移,勢必將會沒落了。十幾年前由軍方推動的眷村改建,釋出了大批土地,在各縣市適當地點建立眷改新城,眷村住戶由低矮的平房遷進了高聳的大樓,生活型態丕變,唯以往眷村的生活方式,部份也被帶入了新社區。 在桃園龜山的陸光新城,是陸空憲警十五個眷村融合的超大型社區,區份為ABCD四大區,共計有一千多戶,除了傳統三節外,元旦、國慶、榮民三個紀念日也被該社區所重視,而近年來興起的鄰舍節、眷村節更是另類節日,反映出住民背景的特殊意義。 往昔的唱京戲、聽廣播劇、觀黃梅調電影、看三軍劇隊演出話劇,豐富了軍眷平淡生活,但時代進入21世紀,這些藝文活動早已退出了舞台,代之以電視、電影、卡拉0K成為大眾娛樂的重心,但是眷改社區仍有一些忘情不了話劇魅力的愛好者,積極想重拾以往對話劇的熱衷,於是我的戲劇專長在此有了發揮,與社區理事會商議,並獲得市政府經費支援,正式在陸光新城開辦話劇課,並挑選一齣老少咸宜的喜劇「浴室風波」作「眷戀劇團」試金石,預計以二個半月時間排出這一齣獨幕劇。 來報名參加演出十之八九都是婦女,男士僅有三位。於是在角色安排上,除男主角、教授、女婿由男士擔任外,另一位警察角色委由女性反串,並各按年齡層就角色定位,倒也安排妥當;因人手有限,演員同時要兼服裝、化妝、道具、音效、行政等職,至於舞台搭建、音響控制專業就只有委外支援了。 第一堂課講述戲劇概要,告訴他們戲劇就是「由演員、在舞台上、觀眾前所表演的一段故事」;再到彩排是「沒有觀眾的正式演出」以及戲劇的要素、類型等基本理論。第二堂演員就選定的角色「讀劇」,揣摩劇中人語氣大聲讀出來,一方面熟悉劇本及角色性格,並熟悉整個劇情發展。 第三堂課開始正式排練,就個人位置與其他人互動,並運用舞台空間作走位調配,同時告訴演員逐一熟記台詞,要求他們必須在第八週就「丟本」,因為只有記熟了台詞,才能把情緒揣摩出來,當然演員台詞不可能全部記熟,於是安排一位提詞人在忘詞時候稍作提醒,以加快排練的進度。 素人演員表現雖然生澀,但是也是最可以塑造的原型,因為他們沒有職業演員的油滑與過度情緒。一遍遍排練時間花費較大,但是在逐一熟稔之後,表演信心也大增。我要求第十週時,演員須著演出服裝排練,警察一角也換上制服,這是為確定演出服裝的合適性,如果有不妥立即改正,直到沒有缺點就完成定裝。 隨著演出時間的接近,戲也排得愈趨成熟。我同時給他們設計了「謝幕」,從台詞最少演員出場,到壓軸主角亮相,隨著謝幕音樂陪襯,逗趣的橋段給全劇作精彩的收尾,這樣整齣戲已臻完備,就待正式演出的到來。 第一場演出在戶外搭的舞台,佈景簡陋但大致符合劇情需要。唯一感到困擾的是,現場雜音較多,演員聲音不易收攏,所幸演出過程中,觀眾都能為風趣的劇情吸引,也常有人制止嘈雜的人聲,讓全劇能順利演出。當落幕時全場掌聲響起久久不歇,以往活躍在眷村人腦海中的話劇藝術,又重現在老中青三代眼前。雖然是頭一次嘗試,演出條件也不理想,但能尋回以往舊時光,及大家熟悉的景像,而且受到眷戶們的歡迎,話劇在陸光新城內紮根應該是指日可待的。
-
有 蓮
我以前在國文課本上讀宋朝學者周敦頤的這篇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我就懷疑過,周敦頤先生為了闡述他的愛蓮說,還舉了菊和牡丹來幫蓮幫襯,以彰顯蓮在「陶後鮮有聞」和「宜乎眾矣」之外的「同予者何人」,愛蓮除我周敦頤先生,還有誰能比? 我不懷疑周敦頤先生愛蓮的獨好程度,但來一句「同予者何人」,就讓我那時讀文章的心情往下沉了一下,如果拿菊、牡丹和蓮比較,至少我也是一位愛蓮者,因為上學那時的學校校園裡有一個水池,種的就是滿滿的蓮花,是全校園中最美的風景,我進進出出校園都會多看一眼,在蓮池邊多坐一會,用它們來印證周敦頤先生這篇愛蓮說的內容,尤其是那一句「香遠益清」,我也懷疑過,因為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蓮花是否香遠益清,是讓我懷疑的,因為我只有低身探首很接近蓮花時,才能聞到一些清香味道,如果距離遠了,有哪來益清呢? 幾天前,我在新北一個公園旁的機車停車格上,見到一輛令人眼睛繽紛發亮的機車。 因為那機車後架上緊緊綁著一個藍色塑膠籃,塑膠籃上接著綁上一個注滿水的圓直筒蓄水器,蓄水器中竟然養著四、五朵顏色鮮美可人,亭亭玉立的蓮花,這些蓮花很接近周敦頤先生在愛蓮說中所描述的蓮花,我不禁湊近一聞,還真是有很淡的幽雅清香,它們在這種冬天的寒風中卻也依舊挺立顏開,顯得格外亮眼又吸引人。 小時候,我有時會跟著吃素的祖母去佛教蓮社的地方拜佛,那時懵懵懂懂的不懂佛教相關的教義,但跟著許多一起繞圈念佛號倒是覺得很新奇,如今想起來,那已有一尊小小的釋迦牟尼佛小時候的造像,全身赤裸,站在一盆水中卻腳踏蓮花,所有的人都虔誠地舀起一小盅水淋在小釋迦牟尼佛頭上,那代表何種意義我忘了,但那種虔誠的氛圍卻一直留在我心中。因此,蓮花在佛教中意義非凡,佛教中人說,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無論在美術或是文學上,蓮花都是最經常出現,也是風貌最多彩多姿的。其實,不僅在中國,遠從上古時代,蓮花也深受西方民族的珍視,甚至被視為「生命之樹」的象徵,古希臘的傳說中,有所謂的「食蓮人」,說是人只要吃下這種蓮子後,就會忘了一切煩憂。 蓮花在佛教中象徵涵義極為深廣,如佛陀就被稱為「人中蓮花」,因佛陀不染著世間的煩惱憂愁,宛若蓮花不著水,如《雜阿含經》卷四中,就以大自然花來比喻解脫的聖者,雖然生於世間而已沒有染污執著,如《華嚴隨流演義鈔》說:「世尊手足圓滿如意,軟淨光澤色如蓮花」,如《大智度論》卷八說:「佛菩薩以蓮花的軟淨為座,示現神力。」普渡眾生的佛皆是腳踩蓮花或端坐於蓮花之上,每朵花都是洗盡慾念的純真,給人聖潔的啟示,吉祥的祝福。《阿彌陀經》中更記載極樂世界的人民都是從蓮花中化生的,所以極樂世界又被稱作「蓮邦」。 佛教的宇宙觀也和蓮花有密切的關係,如《華嚴經》的〈華藏世界品〉記載,毘盧遮那如來的華藏莊嚴世界海,有層層無盡的世界,「華」,指的就是蓮花;「藏」是指蓮花含藏種子之處,因為都住在大蓮花之上,所以才稱為「華藏」。蓮花在佛教中也是清淨、聖潔、吉祥的象徵;特別是以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來比喻諸佛菩薩出於世間而清淨無染,也讓人們能學習如出污泥而竟清芬的蓮花,在污染的環境中保持清白的本性,蓮花有四義:1、在淤泥不染,如法界真如在世而不為世污;2、良性開發,如真如良性開悟,眾生若證,則自性開發; 3、為群蜂所採,如真如為聖眾所用;4、有香、淨、柔軟、可愛四性,如常、樂、我、淨四德。觀音菩薩就來自於《妙法蓮花經》中的《普門品》,這部經對蓮花稱讚有加,認為花必有蓮因含萬行,果圓萬德。不過,人們要習得佛教中的蓮花之義,又豈是易事?但我深信這就是佛教興起的原因了。 我童年時入得佛教蓮社聖地,卻未能得到佛教蓮花教義的真傳,但我記得我老家後面那屋子卻經常在貢桌上擺垂著一席上面繡著大蓮花的立體刺繡,我印象深刻到常常會用手去觸摸它,而我的外祖母卻早早就一人出家了,她晚年除了念經拜佛,獨立一人生活外,還幫人縫製往生被,我也記得往生被上也有蓮花的圖騰,那應該是象徵著過世的人也能有蓮花般的好運與重生吧。所以後來在學校念到周敦頤先生的愛蓮說文章,就特別有感,也不免對周敦頤先生的愛蓮程度有多少質疑,但我自己對愛蓮的程度也一直持續著,甚至在經常下雪的北京冬天,也會惦記住家附近那一大片有數十個足球場大的蓮花,它們在冰天雪地的池塘中那種蕭瑟卻等著涅槃的景致,那別有一番滋味。 但誰又會載著這樣的一束清幽蓮花的花香,一路騎著機車到處跑呢?是花店的送花人?呵呵,或許只有愛蓮成癡的人,才有這種有花共享的情趣吧,同時也在這沉悶的冬季中讓人心生無限歡喜。 有蓮共享,至少在愛蓮之餘,或許享受一下周敦頤先生的文章,和一探佛教蓮花之奧義,也是蠻有意思的生活禪了。
-
顏值最高的神祇
眾神諸佛之列,開台聖王鄭成功大約是顏值最高的,英俊豪傑、威風八面。位於北市劍南山的這座鄭成功廟,可以鳥瞰故宮,視野遼闊;殿內採挑高設計,採光極佳,望之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