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與黃河
唉,說到「黃河」總讓我想到「黃」字。
哎,不知是哪個天殺的促狹鬼、哪個超白目機車的、哪個腦袋秀逗多了一條筋的,好死不死地把那些個「有色笑話」給冠上了「黃」字,從此,可憐的「黃色」就「千古留名」翻不了身了。
想想,中國開天闢地時,史上的第一個王者就尊稱為「黃帝」。再而,我們是「黃」皮膚的「黃種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再有,中國人的「母親河」黃河,中國有名的「世界級名山」黃山,都是赫赫有名。在古時,「黃色」是屬於皇帝的「專利色」,王公大臣、平民百姓誰與爭鋒?若被密告,找出家裡有「黃色衣物」,那是要砍頭的。
啊,運將「小黃」,你說說吧,把「尊貴的黃色」如此「糟蹋」,這公平嗎?把高高在上一國之君的「皇帝、皇后」演變成如今「新詞新解」的「黃」帝、「黃」后,這…這…像話嗎?把好端端的代表「開朗」的黃色,在笑鬧中給戲謔著「哎呀,你講話好黃啊。」還有那賺取暴利的「黃牛票」,黃牛何其無辜啊?更有甚者把踩到狗大便稱之謂踩到「黃金」,真令吾等「姓黃」的人額頭給冒出冷冷的三條線。所幸,真正的那黃澄澄閃得發亮的「黃金」還挺尊貴值錢的,替「黃」字扳回一城!
只是,看來「黃色」笑話,這個污名長久以來積非成是已不可考,真的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哈, 小女子無端哈拉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要替「黃色」吐一口怨氣。
話說咱「文化之旅古都行」這天要造訪的「偉大景點」就是黃河。眾所皆知,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在地理位置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九個省區,其長度僅次於長江。
那為啥米稱「黃河」?不用再說了,大家都知道,因為其水自「黃土高原」而下,多挾沙泥,河水泛黃,故稱「黃河」。黃河還「高居」世界上「多泥沙河流」的首位,可見其「泥沙含量」之高,全世界的任何河流皆無出其右者。
猶記我們讀地理時,老師說到黃河,總是說「黃河泛濫成災」,危害兩岸村民。那時黃河真是隻「洪水猛獸」,發起威來,農作物、百姓皆遭殃。但詩仙李白詩興大發時卻賦予滾滾黃河水千古流傳的詩句,在他的「將進酒」詩中「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之名句,更是大家耳熟能詳。
當導遊小王正在滔滔不絕介紹黃河時,說到了:「黃河,不論遠看、近看都是明顯的『黃土色』,所以才有跳到黃河也洗不清這句話….。」此時,阿麗發言詢問著小王:「那為什麼大家都說『不到黃河心不死 』呢?」天啊,阿麗這一問,可把博學多聞,解說時向來都「引經據典」的小王給問倒了。他先靦腆地笑笑,繼而搔搔頭說:「這只是一句俚語,『沒有出處』。如果要解釋的話,只能說很多沒見過黃河的人,聽到有人說黃河水是『黃的』,當然不相信,因為印象中的河水不是藍色就是綠色,這世上那有『黃色的河水?』所以,非得親自到『黃』河來看看才相信『傳言是真』,這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的解釋了。」嗯,小王說的還有點道理,想來這就是「最佳註解」了。
行程上說下了車後,要坐「氣墊船」遊黃河囉!這氣墊船號稱「水陸兩用」在陸地上是車, 有輪子可跑;在水上是船,可在海中前進。哇哩咧,什麼時候「阿六仔」變得科技如此先進?還能創造研發出這神奇的水陸兩用氣墊船。好奇歐巴桑的我,下車後馬上已經在極目四望搜尋著氣墊船蹤跡。
果然,乘坐這氣墊船真的很好玩。它在乾涸的河床上嚕嚕嚕地奔跑著,引擎超大聲的有點吵,跑過之處都揚起一陣陣塵土。當跑到河邊時倏地就滑入黃濁濁地河水中,「嘩」、「哇」大伙兒一陣驚呼加歡呼,船已在黃河水中飄盪….。
我心極度愉悅,「旅遊」,是我的最愛之一。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小女子書是沒讀多少,但卻喜好努力「行萬里路」,為的就是不想做井底之蛙坐井觀天。旅遊,讓我增長見聞,開闊視野。
船在黃河中小逛一陣後,氣墊船就停靠岸邊,給我們自由時間拍照。一時之間,大家都好忙,在船旁、或在甲板上、在黃河邊拿著相機猛按快門,留下「歷史性的一刻」。
上車時間到了,揮別了這鼎鼎大名的黃河,為自己的回憶新增了美好的一頁!
車又開始奔波了!小王拿起麥克風,講了一個有關黃河的故事。
他說,有次帶臺灣團,團裡有位七十多歲近八十歲的老兵,回到河南故鄉來,與他一見如故,在「人親土親」的雙重關係下特別投緣。
老先生說他退休前官階很高,屬於將級。他從小在黃河邊的村子長大,因為國共戰爭隨部隊到台。年輕時在軍中忙於軍政事務,休假時忙於家庭、孩子,時間、精神都有寄託,從來未曾「思鄉」過。
接著退休後又忙於每天生意上的往來,汲汲營營於事業的營運與盈收。當然也「空不出一丁點兒心思」來想想「家鄉」,懷念「家鄉」。
現在他老了,在事業的第二春裡又退休了,把事業全權交給兒孫輩後,對國家、對家庭、對孩子的責任「都了」了後,整顆心「都空出來」了。他開始思念著故鄉,尤其更思念著陪伴著他兒時成長的滾滾黃河水。
他對這條被封為「中國母親河」的黃河有種特殊的感情。可因為戰爭,讓他離開了家鄉,離開了黃河。他在台灣生了根,枝葉繁茂。以前無暇思念故鄉,現在老了就算無法「落葉歸根」,但強烈地想要在他「有生之年」,趕緊「抓住時間的尾巴」,無論如何也要回到他日日夜夜「思念的故鄉」來走一走,再看一看「思念的黃河水」,聽一聽「滾滾黃河的濤聲」。
當然,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兒時的村莊人事已非,而唯一不變的還是那「滾滾黃河水」。
車子到黃河渡口了,下車時老先生顫巍巍地掏出個空瓶來,懇求小王幫他一個忙,幫他到黃河邊裝滿黃河水。
上車時,當老先生抱著那瓶小王特地跑去為他裝滿的「黃河水」時,他熱淚盈眶,口裡不斷地說著感謝再感謝的話,還說帶回去要給兒子、孫子們每人都得喝上一口「黃河水」(應該先煮開消毒殺菌吧),剩下的「換裝小瓶」,那是要陪著他往生後放在身邊『下葬』用的,也算是『魂歸故里』了。」
小王說著說著,眼眶也紅了,但他還是發表了他的感想。他繼續說著:「這件事如果純是看報紙上的報導,我會認為是記者他們『在作秀』,如果是拍成電影,我會認為是導演『在賺取老百姓的眼淚』。但是,這是我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情景,老先生那張淚水縱橫的臉,那對故鄉對黃河水的深厚感情,讓我內心所感受到的衝擊與感動是我這輩子永遠都忘不了的啊。」
啊,好感人的故事啊,的確好令人動容。但是,哎呀,小王!你這故事怎麼不早講呢?下車時我也特別拿了一個空瓶要裝「黃河水」回金門。結果,船在河中行,怎麼裝水?走到岸邊有點遠又怕危險,只好把包包內的空保特瓶又帶上車。心想:算了,揮揮手,我不帶走任何一滴黃河水,滾滾黃河水還是留在記憶中吧!而小王壓軸的令人感動的「老兵故事」,一樣深深嵌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