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字看成長
回想,在懷孕初期,因為寫著寶寶日記的關係,便和你建立起對話空間,那時我喜歡暱稱你為「寶寶」;隨著文字累積,也愈發能感受生命的喜悅和對你不可自拔的愛。
寶寶呀!寶寶!叫著叫著,也叫到了你呱呱墜地的時候,當時看到醫院的嬰兒室裡,滿滿床位的小寶寶;心裡就想著如果再繼續叫你寶寶,好像不能彰顯你在我們生命裡的獨特性,於是在還沒正式取名前,我就叫你「Q比」。
Q比(Cute baby的縮寫/諧音)言下之意就是可愛的寶貝。每天我都Q比長、Q比短的,備感親切的稱呼,讓扮演新手媽媽角色的我減去不少焦慮和緊張感,安撫作用不能小覷。
Q比這個稱呼在我們的生活裡出現了二年多,在你2歲6個月時,我帶你參加親子共學團體(由母親和孩子共同組成的學習團體)課程,而你又是班上年齡較小的孩子,行為表現自然較不成熟。為了期盼著你快快長大、快快懂事,於是我改叫你名字(卓稟閎)裡的字,叫你「稟稟」。稟稟前、稟稟後的,也默默的建立起你對自己的認識。
孩子到了三歲,已經是活潑好動且很有主見的年紀,生活裡出現更多需要建立的規範和安全邊際,為了幫助你意識自己行為的後果,並學習承擔責任,我開始稱呼你的名字「稟閎」,期待你能好好的扮演「自己」這個角色。
孩子的名字是成長過程裡的記號,小小的調整和改變可以事半功倍,小兵立大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