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奧妙
素有「海上仙洲」之稱的金門,源自宋、元、明、清以來,即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兼之朱子講學之功,培育出不少文學家以及書法名家,至今,金門的文化素養依舊令人稱道,也對的重視書寫能力,這是金門人的驕傲,更是無形的文化資產。
書法被世人譽為「紙上的舞蹈」,書法是用毛筆在紙上表達出情感,它不太講究萬物實體,反而是較重視個中精神,書法和詩詞是相關的藝術,書法將詩詞表現在紙上,讓觀者從另一角度欣賞詩詞之優美,把詩詞的壯美意境,用文字反映出來,兩者互為輝映,這也是書法的獨特之處。
人生在世,難免都要承受一些壓力,尤其是現代都市的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一定要尋找生活中的樂趣,來對抗壓力,舉凡閱讀、寫作、慢跑、瑜珈、旅遊或學習新的事物等等,都是很好的紓解壓力的方式。為什麼呢?因為當一個人全心全力投入某一件自己喜歡的事物時,就可以有效的抵禦壓力與負向情緒的衝擊,處在現代社會,聰明的你,要趕緊尋找生活中的快樂事。
寫書法是非常理想的抗壓模式,更兼具有養生效果。根據專學的說法,我們白天上班處理所有工作上的問題,多半是以左腦來進行。然而書法是一種形象,思維由右腦主宰,所以,當我們在練習書法時,可以左右腦交替運用,達到平衡的效果。書法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國文字歷經長期的演變與發展,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資產。它除了思想交流與表達以外,更兼具美感,可供人欣賞,還可以陶冶性情。練字如練功,當我們在練習書法時,端坐書寫如同坐禪,有靜坐之妙處,站立書寫如同站椿,猶如騎馬,有練氣之妙處。而且字體的每一筆劃,如點、橫、撇、捺在書寫運筆的過程當中,都可使全身的血氣融通,大腦神經得到協調,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以及新陳代謝,長期以往,可使人身心煥發,進而達到延年益壽的養生目的。
以筆者個人而言,練字和寫作是我生活中的兩大樂趣,每當在農曆春節前,各地方都有辦理名家揮毫贈春聯活動,我會把握這一年一度難得的機會,到現場揣摩他們的下筆、運筆、與收筆,再欣賞各門各派不同的字體,就算沒要到春聯也沒關係,回家自己寫,自我欣賞也自得其樂。
金門縣書法協會孫理事長國粹說:「學書法不但學到心靜,更能在文字間,感受古代詩詞意境以及書法字藝之美,在寫字的過程中,無形中忘卻許多煩惱。」值得一提的是,孫理事長國粹在退休之後,仍勤練書法不輟,仍然臨摹古代名人書帖,不時的研究書法藝術。於近期內更提供了八十多幅書法作品,假金門烈嶼鄉文化館展出,推廣文化藝文活動不遺餘力,真是令人欽佩萬分。
當我們看展欣賞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時,從其筆墨之間可以感受到書法的氣勢,內心會產生莫名的悸動,就是這種振奮感,可以洗滌現代人的凡心俗念,使人再度燃起希望與正向能量,這就是書法的魅力所在。
練習書法要之以恒,書法老師曾告訴我們,書法要寫得好,一定要「筆不離手」,很多人以為只要在閒暇時,隨便塗上幾筆就算是練習書法了,這樣是達不到書法的境界以及養生的目的,一般而言,要練好書法,每一天至少要練習一至兩個小時以上,且須姿勢要端正,要全神貫注,凝神靜氣,呼吸順暢。通當開始練習書法者,皆是從正楷開始練習起,尤其是性格較為狂急暴躁之人,更應先攻正楷,以求陰柔之韻,情緒浮躁之人練習狂草,則容易肝火上亢,氣血上沖,會產生不良影響。
「字如其人」,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字與個性會產生連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曰:「書者如也,如者,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故能在字體的筆墨中,見其性情。」寫字乃是精、氣、神的表徵,所謂,字跡如心跡,從一個人的寫字,大可以了解其個性。例如寫字圓潤有緻的人,其個性溫良。字體線條規矩的人,其個性儉約,而字體結構工整的人,其個性謹慎。筆勁乏力之人,其健康有疾。
若是字體的筆劃間距過大,象徵著思緒欠細密,自視甚高。下筆很重的人較為穩健。筆劃輕浮之人,則意味著個性內向蓄。筆劃是右下斜之人,其個性隨和易相處。而相對的右上斜的人,個性好強,勇於接受挑戰。至於筆劃中有圈,其人聰慧開朗、善良,文字之奧妙可見一般。
讀至此,看倌們可依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做些健身與養生的投資,建議買些筆、墨、紙、硯所費不多,好處卻是多多,況且寫得一手好字,一生受益匪淺,對於事業前程亦是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