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鐵衛安家邦--王石堆
英挺帥氣憲兵官,忠誠鐵衛安家邦,港口機場兩地查,違法亂紀無遁形……。
生於民國五十四年的王石堆(圖左),家教很嚴格,威嚴父權如軍令,造就他日後民族情操很濃烈、肝膽相照展情意。上學求學問,放學挑水肥,家事不是只有女兒會,他既可粗活、亦走爐灶,首次做飯鍋巴處處、炒起菜來平淡無味,經過母親多次的調教,終於得心應手,也成了雙親得力的左右手。
父親教他牽牛犁田,他上山首次獨挑大樑,牛兒不聽使喚四處亂竄,犁頭與犁身骨肉分離,害怕父親責罵不敢回家,蹲在田埂心慌慌,眼淚亦不聽使喚,汨汨地流滿腮旁。而雙親望兒久未歸,急奔山上察看,目睹他落寞挫折感,父親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說:「憨囡仔,人會死、物件哪會袂歹啦。」驟然間他領會到嚴父的慈悲心,自此,他養成了不服輸的個性和努力學習的精神。
別人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王石堆則是賣牛奶的小男孩,父親養了一頭乳牛,凌晨三點擠牛奶過濾後再放入茶壺溫熱,上學之前必須到市場叫賣,久而久之生意的頭腦從此養成,加減乘除不用計算機,可謂人腦比電腦強。
農耕時代,牛舍乃農家堆集水料的好場所,將乾淨的草和土均勻地鋪在牛舍裡,一點一滴地將牛的排泄物儲存起來,日後便形成堆肥,而如果以人工來搬運,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腦力過人的他因此學開搬運車,輕鬆地載運牛糞上山去施肥,亦因長年協助父親農耕,奠定他日後軍校的體能基礎。而體力好、精神佳,牛糞豬尿他不怕,國中時期他還跳入糞池裡,清理豬隻排泄的沉澱物,身為農家子弟,沒有嫌棄髒臭的權利。
金門縣志記載他的父親王添木乃金門高粱王,種植高粱有一套,產量豐、收穫多,沒有機械靠人工,全家人胼手胝足,收穫年年有增加,歡天喜地慶豐收,亦讓高粱王的美名以及冠軍頭銜落他家。而農閒之餘,他沒閒著,國中時期即到處打工,綁鋼筋他在行、磚塊亦挑得動,還學會水泥拌沙印空心磚,學雜費自己賺,不讓父母來操煩。
家中除了務農,在市場經營菜攤,每當軍中採買前來,倘若遇到憲兵出現,往往四處躲藏;查戶口的也是憲兵和警察,每當他看到憲兵英挺的模樣,莫不心生羨慕,因此從小立定了志向,長大要當憲兵官。當他就讀高中時,必須規劃人生的方向,不躊躇,立即填寫志願,報國在今朝,憲兵學校我來了!
兒子要從軍,雙親告誡他凡事必須有頭有尾,不得半途而廢,他承諾再苦再累、打死也不會退學,回家,除非肩上開了花。他於民國七十二年五月五日入伍,地點在高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展開人生另一學習旅程。而剛入伍必須理光頭、穿軍服,從此適應軍中的生活。
儘管對國家民族有強烈的使命感,但思鄉情愁總在入伍後,當心靈脆弱想家時,除電報、沒有長途電話的年代,不能聽到家人的聲音,日子很煎熬,但金門孩子刻苦又耐勞,家庭環境雖不佳,但不能輸人家。
入伍生的訓練分秒必爭,常常汗流浹背,但只能將衣服放在蚊帳上頭晾乾,之後總是留有一層白白的鹽巴與汗酸味。每當放榮譽假,雖然可提早離開,但他均幫同學留守,在寢室寫家書,告訴家人一切都平安,不必為他來操煩。入伍訓的三個月中,懇親會「請跟我來」的指示牌,大都是金門籍的學生在舉牌,因親屬在外島,探親的機會非常少;如果想外出透氣,惟有商請同學的親友幫忙來會客。入伍訓後,隨即進入台北憲兵專科學校,接受軍事養成教育訓練,還要學習外語與廣東話。
雙十國慶舉國歡騰,然而佈署工作則是很繁瑣,他們須花一個月的時間到總統府周邊負責場地的安全檢查,亦因國慶日的到來,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所謂的新新人類,並了解軍校以外的諸多訊息。
不忘父親的諄諄教誨,要成功不能靠別人,凡是自己要努力,除體能第一名,畢業時獲得學業成績第七名,留校擔任區隊長,學長帶學弟,相當於部隊裡面的排長。為時一年半的時間,他帶軍官班、亦帶士官班;他曾經帶著學生到總統府前處理陳情抗議事件,群眾丟磚塊,在拉扯間,學生的防護盔、盾牌被損毀,以致造成不幸的流血事件;然在優勢憲警的驅離與逮捕鬧事的民眾,終平息了該場事件。最後他這位表現良好的區隊長,榮調警備總隊部總司令陳守山上將的官邸,著便服,擔任警衛排排長,負責將軍的安全。從將軍與夫人那兒,他學到了帶兵要帶心,從下而上抓住部屬的心。
民國七十六年父親生病,他請調返金,起因於有高粱大王之稱的父親,在一次到田間噴灑農藥時,打著赤膊,沒穿雨衣也沒戴口罩,導致農藥中毒,到醫院搶救。他隨即申請輪調回金門,調到位於太武山擎天廳旁的憲兵二七四連,擔任憲兵官,並支援料羅聯檢組。當中無論是搭船軍民都得檢查、貨品進出港、清艙、封港,也要仔細檢查。每當軍船要入港,所有商船必須駛出港。管制物品諸如檳榔、汽球、籃球、錄音機,舉凡有助游泳的器材均要沒收,違者送法辦。某次在港務處配合執行商船安檢工作時,曾破獲某安檢人員藉職務之便、行假查扣走私檳榔。
他曾經配合反情報隊、編組滲透到各單位,查察是否有不法之處。就在那段時間,其妹介紹陳來鳳(圖右)小姐與他認識,雙方以結婚為前提的共識,相親後,他安排了一連串的浪漫約會,喝咖啡、看電影、吃牛排,幾乎樣樣來;而父親催他快結婚,一旦家中有喜必可讓他病情好轉,孝子僅遵父命,交往不到半年即完婚。婚後妻子接手家中的菜攤生意,迄今算算整整已二十五個年頭。
民國七十八年,王石堆調機場聯檢組,中尉升上尉,擔任聯檢官,負責C130及軍眷搭機人員出入之安全及物品檢查,亦見證了民航機飛航台金兩地。從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三年間,期間他曾赴新竹清華大學受訓,再到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考試,拿到第一張金門非醫用放射行李操作檢驗執照,尚義軍用機場幾乎都用他的證照申請機器使用執照。而腦海存留了諸多的回憶,許多長輩移居台灣後,偶爾返回家鄉,總念念不忘當年的軍用豬肉罐。當兩岸軍事對峙稍微和緩時,大陸越界捕捉黃魚,再把魚貨賣給本地漁民,但卻把小鉛塊塞進魚頭裡,以增加重量,透過X光機,均看得清清楚楚,也戳破了漁民的謊言。
曾受半年憲兵正規班教育的王石堆,於民國八十三年輪調台灣海軍總部憲兵警衛連連長;以前的友軍只將他們當底下的勤務連,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他向上級反映,標兵與衛兵大不相同,標兵站著好看、衛兵遇事情要果斷;導正觀念後,終獲得善意的回應,海軍立即為他們安裝冷氣,從先前的睡覺汗流浹背到爾後的上床即蓋棉被,真是天壤之別。之後移防北投憲兵分隊,擔任連長兼憲兵分隊分隊長,前憲和後憲,北投憲兵聯成一線。該225營第三連四十位連上官兵,直至目前均有聯繫,還曾經帶著協力車零件來組裝,馳騁金門島,享受微風輕拂的快感。
民國八十四年卸下連長,擔任憲兵官,在南雄師部兩個月後調升烈嶼師少校憲兵參謀官,駐守烈嶼師部虎踞樓,該駐點為郝柏村將軍親植九重葛的地方。期間負責管制大小金門人員進出、貨物的檢查、禁閉室業務、全師軍紀安全的維護。當年發生於小金門姦殺女童案,該名犯案者為下士,如此重大的案件,軍法審判唯一死刑,由他們執行槍決任務,射手是士官長、他則擔任副射手。當軍事檢察官將執行槍決命令交到他們手上時,先至禁閉室核對身分與提領人犯,然後將人犯帶到獨居房,並端上酒菜讓他吃飽、喝足,再五花大綁,由軍醫做檢查、確認心臟位置,並畫上記號,押到紅山靶場。師長下令,將全師刺龍刺鳳、不守軍紀的士兵帶到該處,以行嚇阻之作用。而射手一槍斃命的神準,讓他這位副射手不需補槍。
當兩岸之間日趨和緩,大陸人民划著小舢舨,雖然做的是小額貿易,但一經發覺必須驅離;他們亦曾到海中央執行任務,配合金防部情報處、閩南工作處,將越界漁民遣返。
民國八十五年,他奉命調回大金門擔任憲兵連連長,並於八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親自將金門憲兵隊隊長的職務牌,從太武山上帶到山下座落於金門縣政府旁的金門憲兵隊,末代憲兵連連長從此成了憲兵隊隊長。當憲兵隊擴大編制,隊長職缺提升為上校,由憲調組組長兼任,他則轉任警務分組長,負責部分調查組業務,在該單位服務九年。
民國九十三年全國第十一屆慢速壘球移師金門舉行,他奉命承辦該項業務,表現優異,又獲國軍莒光楷模及諸多勳、獎章,並於九十四年晉升中校。但卻因國軍精實案,奉調桃園憲兵隊,擔任中校情報分組長,並繼續第十二屆全國慢速壘球的策辦。
軍旅生涯前後二十三年的王石堆,於九十五年退伍回家鄉,暇時除了與陳為仕先生切磋鑼鼓技藝,並在銘傳大學碩士班進修,卻也因緣聚會擔任立委辦公室助理,而後更上層樓競選金沙鎮鎮民代表,並獲得高票當選,順利地進入民主殿堂。然而,王石堆在為民服務的同時,也時時不忘自我充實,民國一○一年考取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班,如今已是博三生,成為大陸著名學者陳慶元教授的得意門生。王石堆勤奮好學、努力不懈的精神,相信不久的將來,金門將出現第一位博士鎮民代表,這是他辛苦得來的甜蜜果實,也是金門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