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成癮
「再忙也要和你喝杯咖啡。」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聽起來真是經典,或許咖啡對很多人而言只是為了提神而喝,但我想越來越多人,已經把咖啡當成如同美食一般,需要細細品味、慢慢享用了。
這琥珀色的咖啡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我們這些嗜咖啡成癮的人,著迷不已,愛不釋手,似乎沒有了咖啡,人生就少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失去了咖啡,生命就缺少了很多樂趣。
已經忘記我喝第一杯咖啡是什麼時候的事,什麼滋味,但越常喝咖啡就會越對咖啡產生如上癮一般,而真正能喝出味道、喝出感覺的咖啡,絕對非黑咖啡莫屬,我覺得加了甜膩的糖、不天然的奶精的咖啡,總會破壞掉咖啡它原始的風味。但偶爾走進咖啡館,我也會來杯不加糖的拿鐵,看厲害的拉花師傅將綿密奶泡與咖啡結合,輕盈純白又潔淨的牛奶與濃黑厚重的咖啡,譜出一段醇厚的圓舞曲,看著精緻的拉花圖樣,真讓人心情愉悅,甚至捨不得喝,深怕破壞了這美好的畫面。
而對我來說,每天都需要一杯黑咖啡來點綴生活,從大學以來,我喜歡收集各種風味的黑咖啡濾掛包,習慣每天留給自己一杯沖泡咖啡的時間,先撕開濾紙,聞一聞研磨咖啡粉乾乾的香氣,放進馬克杯,接著用沸騰過的熱水,沿著中心以畫圓的方式,看著熱水透過濾紙,萃取出一滴一滴香濃的黑咖啡,心情就隨之放鬆,看著油油亮亮的咖啡汁液,聞著含有焦糖般的香味,輕輕啜飲一口帶有果酸味、淡淡苦味的咖啡,這時,似乎已經得到了救贖,得到了安定心神的力量,這個儀式每天都需要進行一次,才覺得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咖啡成癮的我,每次到了書店,若發現有關於介紹咖啡的雜誌,就如獲至寶般,瘋狂的收集,也喜歡到處逛逛去發現咖啡館,尤其很多咖啡館都非常有特色,風格很獨特,裝潢、布置得非常有味道,我也開始慢慢去了解有關咖啡的知識,包括不同的產區生產的咖啡豆,各有不同的風味,不同咖啡豆烘焙的方式,也會有不同的味道,甚至咖啡豆研磨的粗細,熱水沖泡的溫度,沖泡的用具等等都會讓一杯咖啡產生截然不同的韻味,一杯簡單的咖啡竟然這麼費工、這麼有學問呢!
隨著咖啡館如雨後春筍的林立,喝咖啡變成一件很流行的事,在金門也越來越多人喝咖啡,還記得去年我到馬祖時,坐在芹壁村的民宿外頭望著海,喝著咖啡度過悠閒的下午,那感覺我仍深深記得,而在金門古厝裡飄咖啡香、看海發呆喝咖啡這樣的步調與情境,與金門的緩慢悠哉真是對味,也期待有更多特色咖啡館讓我們去尋寶。
奧地利詩人彼得·艾騰貝格有句經典的名言:「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如果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喝咖啡可以是一種品味生活的方式,苦澀中帶有回甘的喉韻,如同金門人愛的高粱酒,品嘗咖啡也像品酒,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享受幸福生活,不如來一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