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家的卡拉OK
談到卡拉OK,我首先會想到的絕對不是現代化的唱歌場所,或是將整套設備搬到家中的型態,而是像一台音響一樣,插著古老的伴唱大卡帶,然後接著金色麥克風演唱。還有想到李立群先生在其相聲作品《台灣怪談》表演的卡拉OK演唱,那種不看歌詞,只聽音樂的演唱,就像人歌一體,相當厲害且有趣。
小時候,外公家正有一台這樣的機器,當他開始演唱時,我總會像個小歌迷一樣在旁邊聽,覺得十分崇拜。可能也因為這樣,無形之中加深了對台語的聽、講訓練,更對台語老歌有著相當程度的喜愛,聽著外公演唱文夏、洪一峰等人的歌曲聽得如癡如醉,那些歌曲今天仍在傳唱,而後來的洪榮宏、葉啟田、江蕙等人的歌曲也都成了他必點經典,從外公的詮釋中別有一番風味,一種鄉土的詮釋。
現在回到鄉下,還是會看到那台擁有幾十年以上歷史的機器,上面還插著當年的卡帶,雖然已經無法唱歌,但仍可以聽廣播與放音樂。後來,舅舅們因為外公愛唱歌而添購了新式卡拉OK設備,這台卡拉OK正式走向歷史,成為古董。
所以,之後幾次回到鄉下時,還是能聽到外公與大家的歌聲,聽著歌聲彷彿回到小時候那種心情,以一種崇拜的眼神望著外公,聽著他一首又一首演繹歌曲。後來他身體較不好,那台新的機器也出狀況,又再度閒置。
偶然一次的機會聽到外公抱著表弟的小孩唱著搖籃曲,需要長期洗腎與眼睛、耳朵因年老而出現毛病的他,還是用慈祥的歌聲撫慰著小嬰兒,看到這一幕使我十分動容。也許我小時候也被外公抱著,唱著歌安心入眠,那是一種呵護與愛,就像他唱著舊式卡拉OK一樣,唱著他的心聲,唱著他的感情,有如天籟,聲聲打入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