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花蛤季
下午三點多,在昇恒昌陪兒子看完「蟻人」這部電影,隨即趕場似的來到成功海灘。頂著三十多度的高溫,看見一群男女老少都依序排著隊伍,才知道等一下四點鐘有「魚苗放流」的活動。
隊伍中,有一位約莫六十多歲的大媽剛好打著陽傘,排在我的後面。
我戴的遮陽帽,帽沿太小,日頭「赤炎炎」的曝曬著,讓我腦門發昏吃不消。站在我後面精明的大媽,立即伸出友誼的臂膀,喚我與她靠近一點,好讓我也躲到她的傘下,以禦烈日當頭,避免可能會發生中暑的危機。
大媽長得矮矮胖胖,但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說起話來充滿喜感,這種感覺讓我想起《紅樓夢》當中,「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片片段段。
她說:「她來自台灣,今年68歲,已經退休十多年,曾任職於景美國中,教授工藝課,很會畫蘭花,每幅畫還可賣到新台幣三萬元。」聽她眉飛色舞的敘述著,真是個說話中氣十足的老頑童。
待「魚苗放流」的車子進入會場,引發現場一陣歡欣鼓舞的騷動後、兩人一組各領一袋,依序漫步走向大海。
當大家把袋中的魚苗放生的同時,大媽突然回頭對著我說:「牠們都會活吧!我剛才好像倒得太用力!」我回報一抹微笑:「放心吧!牠們都來自於大自然,現在我們只是在做好心,讓牠們回歸屬於牠們的原生地--海洋。」
「南無阿彌陀佛」,我與她同一時間唸出這句話,在彼此眼神的交流下,相視的點頭微笑。
大媽問我住哪?有開車來嗎?可否順便送她回金城?我說:「好啊!沒問題!順路嘛!」。在回程的路上,她跟著我們一起說說笑笑,好像是相識多年的老友一般。
她說:「妳人美;心也善,難怪一家子看起來如此幸福!」「金門人都像妳這樣嗎?」我回答:「應該是吧!只是順路而已。」心想這位大媽的嘴真甜!有些人會一見如故,是因為彼此的頻率很接近的緣故,相遇本身是一種福氣,今天能與大媽相遇,彷彿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說的正是一個「緣」字,儘管今天的相遇不是在船上,而是在成功花蛤季的海邊。
如果當時不是在烈日當空下?如果當時的她沒有伸出友誼的雙手?如果當時的我因為害怕而沒有接受?可能我們彼此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路人甲而已。可是,這一切是在這麼巧妙,沒有刻意安排的情況下發生,屬於我和她在生命長河裡的一節「短暫的友誼」。
不管爾今爾後我們是否會再相遇,至少我們曾經心存善良的彼此相遇,在成功海灘的花蛤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