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情人‧夢─洪志合
在生命的旅程中,的確有許許多多的事物值得珍惜與回憶。
回顧四十年前(民國64年),金湖鎮首次舉辦「金湖盃」籃球邀請賽,在十餘天的賽程裡,前來觀看籃賽的觀眾可說絡繹不絕,甚而場場爆滿,把新市籃球場擠得水泄不通,也帶動一股全新的籃球風潮。而今歲月匆匆,物換星移,一轉眼,今年已是第40屆了。想起爾時每次舉辦,似乎好事多磨,不是遇上颱風,就是碰到下雨,相信長期參與的球員、觀眾和工作人員,心裡最清楚,一路走來非僅易事也格外地辛苦。但每屆都能把它辦得盡善盡美、有聲有色,這絕對是歷任主事者及球員與工作團隊、一步一腳印共同努力的結果,復在觀眾與球迷熱情的捧場和見證下,始能讓這份榮耀在金門體壇發光發熱,甚而永遠的流傳著,讓鄉親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金湖盃的舉辦,除了受到肯定,亦有其得意之處,每屆幾乎都有十幾二十支球隊主動報名參加,並非用不正當的手段利誘而來的。每當開賽,球場四週更是圍滿觀眾與球迷,這種盛況可說只有金湖盃才有。爾時金防部司令官、政委會秘書長與縣長,無論公務多麼繁忙,總會撥冗前來為球賽主持開球,使金湖盃籃賽的盛況更加隆重。試想,一個單項活動能夠維持40年而不中斷,放眼金門體壇,也許只有金湖盃籃賽才有如此「耐力」與「魄力」,的確值得吾人讚揚。
在每屆賽事中,我們經常可看見一位精力十足、馳騁球場,對籃球充滿自信,人稱「合伯仔」的洪志合(圖左、右)先生。他可謂是金湖盃的傳奇人物,從第一屆以球員身份投入熱愛的籃球運動開始,其角色也從球員、教練、裁判到裁判長。他見證了每一屆千頭萬緒的賽事,更把一顆熱愛籃球的心完完全全投入「金湖盃」。他出錢出力,無怨無悔,40年始終如一,永不改變,更未曾說過疲累兩字。對於賽事及球場上許多繁瑣的事物,不但極其熟悉,更是如數家珍,想不令人讚嘆也難!
不可否認地,籃球是金門的「縣球」,除了經常舉行籃賽外,亦曾組成金門青年籃球隊赴大陸參加福建省運。回想戒嚴軍管時期,籃球為管制品,如果想擁有一顆籃球,還必須攜帶證明文件始能向店家購買,球場亦只是紅土地,沒有畫中線及界外線,籃框更沒有紮網,然而即使場地克難,但並不影響熱愛籃球運動的朋友們呼朋引伴來練球,想當年,洪志合就是其中之一。籃球可說為他生命旅程中注入無限的活力,也讓他從球場與競賽中,吸取諸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奠定他日後在社會立足的基石,以及馳騁在球場上的英姿。
從球員學習與分享,教練領導與管理,裁判公平與圓滿,籃球場上的智慧、意志力、專注力、拚戰力、團體精神等等,無不反映在生活條理中。洪志合經常以其多年經驗,勉勵年輕一輩的球員說,球場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籃球賽有攻也有守,不僅要能得分,同時也要能守,人生有很多事情不能重來,正如球場上失誤過多而導致輸球一樣。但是贏不可驕傲自滿,輸則必須檢討及承擔其失誤與敗因,只要找出其因,必可對症下藥,為下一步或下一場賽事做萬全的準備。如此,或許就是扭轉乾坤的關鍵點,倘若在日常工作上遇到瓶頸,亦可以此做為借鑑。
志合先生打從年輕時就任職於第一軍郵局,擔任的是極其辛勞的郵差工作,無論上山下海或颳風下雨,無論遭受風吹雨打或太陽曬,他莫不咬緊牙關、不畏辛勞,走遍金門各角落與地區大街小巷。每條鄉間小路及軍事管制區,都有他走過的足跡。尤其金門屬戰地,多少在金門前線服役的戰士,在時時準備與敵人做殊死戰的緊張生活中,他們冀望的是家書,只有家書能慰藉他們寂寞孤單的心靈,而能夠為他們傳遞信息的則是綠衣郵士,所謂家書抵萬金,實有它的道理存在。
志合先生少年時曾負笈台南善化中學,他瞭解一個背井離鄉的遊子心情,因此他所負責遞送郵件的區域,無論路途多麼遙遠,山路多麼崎嶇,總是克服萬難,不辭辛勞地完成任務。也因他工作認真負責,達成上級交付的任務,復加不斷地進修學習,獲得嘉獎及表揚無數。往後的歲月也從最基層的二兵軍郵差,一路升至上尉運輸官及大擔軍郵局長、頂堡軍郵局長、尚義郵局局長,並於軍郵局改制民營後的航空站郵局經理屆齡退休,為他四十餘年的郵務生涯劃下完美的句點。然而他此生能有如此亮麗的成績,憑藉的又是什麼?正是他多年來一步一腳印,是在他籃球生涯中所習得的腳踏實地、努力不懈而得來的成果,實非僥倖,亦非俗稱的「抾著死鱟」。
志合先生在金湖鎮居住已50餘載,年輕時亦因籃球之緣而結識木蘭女子籃球隊中鋒胡素華小姐。素華小姐容貌清麗,賢淑端莊,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賢妻良母典型。她以纖纖玉手操控著針織機,除了為客人編織毛衣外,也為自己和洪志合編織出一個令人羨慕的「籃球·情人·夢」。即使受到民風保守的限制,與現實環境的使然,愛情過程或許沒有瓊瑤筆下的浪漫,但是交往不久,兩人已相偕步上紅毯,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而今,兒女們都已成家立業,大兒子為懸壺濟世的中醫師,大媳婦則任教於金湖國小;次子服務於台灣電力公司,次媳任職於立榮航空;大女兒任教於金湖國小,大女婿為多年國小校長;次女及其夫婿均為科技新貴,的確是「好竹出好筍」啊!不知羡煞多少人。雖然歲月不饒人,當年馳騁籃球場的青年洪志合,現下已是古稀之齡,可是從他的外表,非僅看不出老態,甚而依舊充滿著活力。
志合先生平日熱心公益、樂於助人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只要鄉親有事求助於他,總是義不容辭、全力以赴,倘若有困難而做不到,亦會誠懇地向鄉親講清楚、說明白,絕不會故意推諉。即使他已離開公職數年,但鄉親仍然念念不忘「洪局長」;洪局長這三個字,早已是他不折不扣的活招牌。尤其在諸多標榜著為民服務的政治人物及民意代表中,能像志合先生熱心助人又不求回報者,又有幾許?正當金湖盃籃賽即將邁入第40屆的現下,我們必須以一顆誠摯之心,祝福曾經是稱職的球員,後來是公正的裁判,最後則是大公無私的裁判長──洪志合,身體健康,福壽綿延,為金門籃壇再拚三十年。(稿酬贈大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