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電視十四天
1.雲遊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唐.賈島〈尋隱者不遇〉
雲,隨風行止
雲遊而去
輕裝便服最好
走到那吃到那是必要的
帶幾件換洗的衣物是必要的
帶一把傘是必要的
帶一根牙刷、一條毛巾是必要的
桌上有一杯水、一枝筆是必要的
……
至於電視
可有可無
沒有電視
可能還更好!
2. 避靜
避世養靜
學習靜默學習朝拜學習祈禱
先靜默下來
讓慣常的饒舌停止下來
在我們的內心開闢一個曠野聖地
專心一意於我們的安靜
俯伏跪地
讓我們的心神伴隨身體
全心歸向上主
放下捨得
年過50
生命的記憶累積太多
放下成習的自己
捨得美好的曾經
過去
我的不是我的不滿我的驕傲
我的妬嫉……
甚至我的遺傳
讓它們通通成為過去
曾經的痛苦固然要捨得
曾經的歡樂也不要捨不得
仰望上主
祈求祂的慈暉
學習溯源而上
回到生命的本初
找到光找到愛
找到活水的源頭
找到獨特的自我
讓現在的我
覺醒在新天新地裡
自由改變……
3.祈禱
天主父
請寬恕我們的罪過
我把一切交付給你
因為我的未知遠遠超過我的已知
順服才能蒙福
請引導我
走一條該走、能走、喜歡走的路
請賜給我智慧
讓我能以天上的智慧
來處理人間的煙火
不要讓世事的紛擾
打亂我內心的平安
4.聖地vs.繁市
出遊一天
半日飛鸞鎮的主教聖地
半日福州市的三坊七巷
清朝末年中國教難
西班牙籍的白主教率修女們
避難於飛鸞山林
村人暗助
後因清廷威脅滅村
白主教乃自動走出山林
斬首於福州刑場
後屢有神蹟
故避難地成朝聖地
聖泉長年不竭
車子蜿蜒直上飛鸞山林
古老的村落有座古老的天主教堂
十四處苦路的台階引導人走往深山石洞
洞中有活泉清冽
遊客至此
都要洗洗臉、泡泡腳
再帶一小桶聖水回家
此行
我們刻意在濕冷的山洞內作了一台彌撒
車入福州繁市
轉不完的大路大街
看不盡的高樓華廈
我們單挑傳統巨宅高院的三坊七巷一遊
百年的古巷古坊
為了現代觀光客
商坊刻意整理翻新
並引進許多新食品
我們刻意挑了一間號稱飄香百年的
水煎包店來嚐「古」
朝尋幽飛鸞山林
夕訪勝福州繁市
一山林一繁市
但同樣人潮川流
同樣反映著人心的百年追尋
5.靜默的聖母
福音的主角是耶穌
聖母只是配角
聖母在四部福音中出現了7次
第1次 天使問安
「萬福!不要害怕,妳將懷孕生子!」
「上主的婢女,願照主的話
成就於我吧!」
第2次 拜訪表姐
表姐胎中的若翰
一感知聖母胎中的耶穌
即歡喜躍動
第3次 馬槽生子
天使報佳音
牧人、賢士訪視
聖母將一切事默存心中
反覆思考
第4次 抱耶穌初入耶城
先知預言
「母親,要有一把利劍
刺透妳的心靈!」
第5次 耶穌初顯天主性
12歲的耶穌
因辯經而流連耶城
回到家的父母著急地再赴耶城尋找
聖母把這一切默存心中
第6次 加納婚宴
聖母提醒耶穌
「他們沒有酒了!」
聖母對僕役說
「他無論吩咐什麼,
你們就作什麼」
第7次 耶穌受釘十字架
臨終前的耶穌
把母親交給愛徒若望
「看!你的兒子」
「看!你的母親」
聖母因此成了眾信徒的母親
作為耶穌的母親
她是陪伴者
作為信徒的母親
她是轉求者
不論陪伴不論轉求
聖母的形象
總是靜默旁觀
6.不期而遇
半日的踏青
就在近郊的鳳山
山腰有湖水
山上有人家
典型的山光水景
人家後面有片高原
原生植物雜生茂盛
鳳蝶飛舞下的草綠
赫然發現桃紅的野牡丹
正是金門太武山上的紅牡丹!
再仔細瞧瞧
一山的山相思、木麻黃、山杜鵑、艾草、烏桕……
閩南到閩北
南舌北語
鄉音已大不同
不期而遇山頂上熟悉的原生植物
竟有「土同地親」的錯覺
更有「他鄉遇故知」的驚喜!
7.美食,魔鬼的藏身處
修院裡
修女們輪流做飯
平日都是粗食淡菜
但為了客人
尤其是小孩
她們紛紛拿出烹飪的絕活
陝西肉饃、麻辣冒菜、越南春捲、義大利披薩、印度咖哩飯、四川水煮魚、臺灣紫米飯糰、鄉村貓耳朵麵……
餐桌上
菜色不拘大江南北
料理兼容東方西方
每日一新食
天天有花樣
明知道
年過50
最好餐餐八分飽
但
清香的現作麵食
鮮美的現撈海產
美食的誘惑
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
把食物一口又一口地塞進嘴巴裡
明知道不必再吃
明知道不該再吃
但美食當前……
無法控制的口腹之欲
是不是也是一種罪過?
美食啊!
竟成了魔鬼的藏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