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永遠的靠山

發布日期:
作者: 成愚謙。
點閱率:744
字型大小:

「爸爸親像山」一首台語經典名歌,傳唱一時。詞簡意賅,描述絲絲入扣,娓娓道出爸爸在子女心中地位崇高,屹立不搖,無可取代。而今低吟,歌同時異,物是人非,遺憾感慨,悲然竄上心頭。
那一年,冬天姍姍來遲,比往年晚到;寒氣依舊逼人,凜冽朔風,如刀割臉,嗅不出一絲慈悲。時逢縣長與民代選舉,旗海飄揚,互別苗頭。競爭激烈,相較今年第九屆立委選情,可是不遑多讓。投票前夕,我最敬重如山的父親,不敵病魔,撒手人寰,客死異鄉,留給家人與親友無限哀慟與悲傷。那年的投票父親缺席了,我往後的人生也不再參與,這一次的別離從此成為永遠!
父親在太平洋戰爭爆發隔年出生於後浦,襁褓之年即被居住安岐的爺爺,以交易方式收養,養父母愛他勝過己出。我永遠忘不了奶奶在世時,搖頭喟嘆心酸苦楚誰人知的那一幕。「那當袸恁爸臭頭爛耳,全身皮膚生瘡潰爛,衣肉沾黏,血水滲透,真是可憐,也嘸知養不養得活,是阮心疼嘸甘,硬要把他撫養帶大,是用金爐灰撐起來的……」雙眼失明的奶奶述說著陳年往事,不捨言詞裡吐出幾許驕傲的口氣。舐犢情深,誰不動容?
種植莊稼維生的爺爺、奶奶,自食其力,過著勤樸自在生活。對他們而言,父親是一切希望的泉源,這個意念不曾動搖。好景不常,古寧頭大戰禍起,打亂期待的步調,陷入顛沛流離。時年,父親七歲,以嬉戲玩耍心情,亦步亦趨,跟隨家人倉皇逃難依親,一頭羸弱老羊和兩枚銀元,是僅有的隨行家當。一家人歷經生死交關,狼狽不堪,投靠後浦遠房林姓親戚,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
身為長子的父親,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同被收養的親姊一人,下有弟妹各一。求學不滿三年,輟學幫忙家裡生意,分擔家計。頭頂裝滿熱騰騰豆腐的竹篩,穿梭於天色微亮、人聲鼎沸的東門菜市場,沿路吆喝叫賣。豆腐生意五更雞,辛苦操勞,蠅頭微利,加以父母年事漸高,體弱力衰,迫不得已斷然棄商,改行水泥工謀生,獨撐家計。憑藉過人眼識,功夫日就月將掙得豐厚工資。能夠買得起香菸讓爺爺享用,就是盡孝之道,卑微願望,如夢成真。
人不輕狂枉少年,父親年少時,不免放蕩荒唐。告別泥水工、轉行水電工、跳槽自來水廠、投身金門酒廠、開過三輪車、當過菜販、賣過冰品、炸過油條、做過七餅皮…..等等,職業莫衷一是。不過,倒也練就一身技能,紮實獨當一面的根基。世事難料,終其一生,與泥為伍的看家本領成了他養兒育女的後盾,這或許也是命中注定。
父親身為養子,傳宗接代重責大任,不皺眉頭一肩扛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根深蒂固子嗣觀念,在那個思想封閉年代,無動於衷,難如登天。父親常說:「生的請一邊,養的恩情卡大天」,不難想像他的事親至孝。父親任重道遠,生育四子二女,繁衍子孫,旺盛人丁,勞苦功高。期待開枝散葉,爺爺不說出口,父親也沒辜負。
伴隨新生命接踵而至報到,食指浩繁、獨木難支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母親選擇菜販生意,貼補家計,減輕父親重擔;父親則更是賣命工作,鮮少休息。在我可及記憶裡,除了農曆過年、節慶祭典、傷病住院以外,絕對不允許自己有任何不上工的藉口,就算風狂雨驟的惡劣天氣,工地裡依然可見他為養家活口而忙碌的身影。他,心知肚明,靠天吃飯的勞工階層,妄想有一日休息的權利。他,別無他想,希望一家人衣食無缺。
民國六十六年寒冬,家中新居落成,這才名正言順擁有屬於自己的家,不用再忍受搬家之苦,困擾多年的房事難題,總算塵埃落定。談起這棟房子的誕生,父親在時,仍不免情緒激動。「人善被人欺,天下無公理。」這是父親對整起荒謬事件所下的註解,這句話至今依然在客廳迴盪。肇端於官商欺壓,百般刁難父親建案。父親一籌莫展,求助親兄弟,建議陳情縣長,或可嘗試。父親誠於中,形於外的態度,博得縣長當下概然允諾,他那厚實溫暖的掌心輕拍父親的臂膀,以濃濃的鄉音說道:「這地怎會不能蓋房子,小老弟,沒問題的,不用擔心,我來瞭解。」語音剛落,父親如釋重負。說也奇怪,難產年多的建築令,突然現身。喬遷之日,縣長託人致贈中堂道賀,父親視如瑰寶,高掛廳堂,縣長點滴之恩,父親感激涕零,銘感五內。
正當欣喜一切漸上軌道,迎接安定生活,近在眼前。母親突染怪病,精神不濟,言行脫序。父親救妻心切,一廂情願寄望神明顯靈。聽聞何方神聖靈驗無比,必欣然趕往拜求。傾家蕩產,在所不惜,這個決心,未曾放棄,而神蹟終究沒有降臨。那時,父親身兼母職,只見他默默熬煎,篤信守得雲開見月明,聊以安慰。父親分身乏術,奶奶從旁相助,母子齊心,撐過艱難。遺憾的是,母親終究沒有康復,目前以院為家,與病共生。母親的結局,他始料未及,如同他的死因,對他一樣是個謎。父親對母親不離不棄的照顧,至死方休,鶼鰈情深,可見一斑。
民國78年,債台高築,父親不得已拋家棄子,隻身遠走桃園工作。離鄉背井,不以為苦。時在台南當兵的我,休假北上第一次探視,父親擔心我迷路,電話中叮嚀再三,鉅細靡遺引路。父子相聚,天南地北,無所不聊。父親自嘲:「現在以工地為家,度過每個烏漆麻黑的夜晚。」我心中一陣酸楚。緊接者又頗為自豪的說:「有好幾個人遇到靈異事件,驚嚇的連夜搬離,只剩我一人。」身感一股涼意的我,連忙問說:「那你還敢在那睡喔!」父親一臉淡定,「沒做歹事,有啥好驚;樹頭抓得定,免驚樹尾做風颱。」父親行事光明磊落,正氣凜然。所謂:「能守分則鬼神無權。」果真不假。那一夜,笑語盈盈。腦海裡,周邊一景一物,依然清晰。
民國84年初,父子四人共同在蔡姓老闆麾下工作,老闆見家中人力資源雄厚,慷慨引介多起建案,開啟父親自立門戶的生涯,度過一段風光歲月。父親腎病纏身期間,強忍痛苦依舊堅持事必躬親,他熱愛這個工作,最後慘付洗腎代價,也不覺遺憾後悔。那段相濡以沫的朝夕相處,讓我刻骨銘心,也讓我更加了解父親,是我此生最懷念的時光。父親追憶老闆的知遇之恩,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飲水思源的心念,情真意切。
父親晚年,洗腎度日,倍極折騰,每周固定往返醫院三次,持續五年。個性堅毅的父親,堅持自己騎車前往,以干擾作息為由,拒絕子女接送孝意。幾度舟車勞頓,返家卸下止血繫帶,鮮血倏地噴濺,如泉湧出;父親鎮靜,不以為意,自嘲促進新陳代謝,化解家中一團慌亂。辭世那年,父親兩度入住台灣醫院治療,第二次轉診前夕,病容滿面的父親,強忍病痛,一如往常,盡責忙完準備早餐的例行公事,或許他心裡有數,這是他為家庭鞠躬盡瘁最後的機會。回想父親病逝當日稍早,透過電話親情喊話,試圖喚醒知覺;電話那頭陷入重度昏迷的父親,不由自主以汨汨眼淚回應。後來,我才恍然明白,那是父親訣別的話語,因為父親從不曾在子女面前哭泣。
父親以過花甲之年的歲數,踏踏實實走完人生,沒有留下豐功偉業,沒有留下聲名狼藉,只留給子女終生受用的道德良知。大字不識幾個的父親,拙於高談闊論人生道理,凡事總以「歡喜做、甘願受」的角度看待,身體力行的態度擔當。父親秉性堅毅,敦厚篤實;為人處世持躬謹嚴,臨財廉介,理事圓融,存心寬厚;畢其一生,為家庭竭盡心力、無怨無悔。待人真誠以對、心存感激、謙恭和善,彬彬有禮;對待朋友,救難周急,誠信忠實。父親一生在為人子、為人夫、為人兄、為人父、為人友,各個角色的扮演上,克盡本分,俯仰無愧,莫怪乎父親謝世已十載,熟識父親的人,稱讚肯定之詞,依舊不絕於耳。父親雖非飽學之士,但所言所行,無一不是生命的真切體悟、生活的智慧結晶、人生的寶貴經驗。德者,才之主,從他身上印證不假。子以父為鑑,父親高山景行,子女如沐春風,奉為圭臬,終身篤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父親並未離去,只是化身另一種形式存在,繼續他的靈魂之旅,也持續守護著這個家。「憨子ㄟ!一輩子賺多少錢,早著注定好好,順順阿賺,別煩惱別人會賺完。」耳畔又傳來敬重如山的父親殷切的叮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