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談猴
民國一○五年歲次丙申,生肖屬猴,讓我們談談猴。
人們常常猿、猴不分,讓我出個題目考考大家:「孫悟空是猴類還是猿類?」如果答不出來,我來給個提示:「猿,指長臂猿和紅毛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牠們體型較大,上肢較長,沒有尾巴。」孫悟空有尾巴嗎?當然有了。二郎神追捕他時,他不是把尾巴變成旗桿嗎?可見孫悟空不屬於猿類,而是隻猴子。
稱為「猴」的動物約略分為三類:原猴、舊大陸猴和新大陸猴。原猴較為特殊,和舊大陸猴、新大陸猴的親緣較遠,當我們談起猴子,通常指的是舊大陸猴和新大陸猴,並不包括原猴。
舊大陸猴和新大陸猴都有尾巴,一般而言,樹棲的較長,地棲的較短。不過也有一種猴子沒有尾巴,那就是分佈北非和直布羅陀的北非獼猴,歐洲人還一度誤認牠們是猿呢!
即使是地棲的猴類,牠們的祖先也是樹棲的,所以都有一副適合樹上生活的體型,譬如四肢適於抓握樹枝,長尾巴可以幫助平衡,新大陸猴的長尾巴還可以當作「第五隻手」來用呢!
人們都認為猴子喜歡吃水果,所以是素食的。其實猴類屬於雜食性動物,什麼都吃,不過舊大陸猴中的葉猴,主要以樹葉為食。中國的珍稀動物金絲猴,以野果、嫩芽、竹筍等為食,也是素食主義者。
分佈歐、亞、非三洲的舊大陸猴,和分佈中南美洲熱帶地區的新大陸猴有很多差異,其中最明顯的有兩點。其一,舊大陸猴的兩個鼻孔相距較近,所以又稱為窄鼻猴;新大陸猴的兩個鼻孔距較遠,所以又稱為寬鼻猴。其二,新大陸猴可以用尾巴捲住樹枝,舊大陸猴沒有這項本領。
因此,當你看到一隻猴子有個鼻孔朝天的塌鼻子,又可以用尾巴捲住樹枝,那就肯定是新大陸猴無疑了。新大陸猴分為四科,約一二九種,彼此間的體型、體色差異很大。牠們全都是樹棲的,沒有地棲的種類。
捲尾猴、蜘蛛猴、吼猴、狨、松鼠猴等等,都是動物畫冊上常出現的新大陸猴。分佈南美亞瑪遜流域的侏儒狨,身長只有十至十二公分(不含尾),體重不到一百公克,是世界上最小的猴子。松鼠猴體型很小,一群有幾百隻,是動物園中最受歡迎的猴類之一。
舊大陸猴只有一科,就是猴科,約一三五種,包括獼猴、疣猴、葉猴、狒狒等等,牠們的體型、體色差異也很大。人們印象中的猴子是不是都有副紅臉、紅屁股?其實獼猴才是如此。疣猴大多白臉或黑臉,葉猴什麼顏色的臉都有,西非的彩面狒狒(山魈)的臉面還五彩繽紛呢!
中國的猴類有四屬、十四種,其中獼猴屬佔七種。台灣獼猴,是台灣的特有種,一八六二年由英國駐打狗(高雄)領事、著名博物學家郇和(Robert Swinhoe)訂定學名。恆河猴即普通獼猴,大陸民間稱為黃猴、廣西猴或馬猴,其分佈從阿富汗、南亞、中南半島到華南、華中和華北,是世界上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猴子,連香港都有這種猴子呢!
恆河猴醫學上常用來作為實驗動物,江湖藝人或馬戲團用來表演猴戲的,主要是這種猴子,《莊子》狙公養猴的「朝三暮四」故事,《漢書》上有人污辱項羽「沐猴而冠」的故事,應該也是這種猴子。
話題再回到孫悟空。《西遊記》第四回,孫大聖招安後官拜弼馬溫,「……夜間看管慇勤,但是馬睡的,趕起來吃草,走的捉將來靠槽。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倒養得肉膘肥滿。」俗語說,馬無夜料不肥,為了使馬兒夜間少睡覺,多吃東西,古人常在馬廄中養隻猴子,可見《西遊記》反映了當時的實情。馬廄中的皮猴,難免經常跳到馬背上,畫家們得到靈感,喜歡畫隻騎馬的猴子,這是畫題「馬上封侯」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