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智慧與才學兼備的金門鄉賢許獬
關於許獬這位金門傑出的鄉賢人物,一般金門民眾對他的瞭解大都來自於書本中得知,一個是七鶴戲水傳說故事中那隻往後浦飛去的那隻鶴,代表人物的就是許獬,當然還有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諺,那就是「文章許鐘斗,品德黃逸所」,此語就是在讚頌明代兩位金門鄉賢人物許獬和黃偉,在立言和立德方面,分別成就了不朽的事業,同時也使金門的歷史文化增色不少。當然我也一樣,剛開始也是從金門文化局出版過的書籍中找到的,但若以現代人的眼光和角度來看的話或許會認為許獬應該是個聰明有智慧與才學為一身的人。
而我每次當我走到縣定古蹟清金門鎮總兵署的時候,就會想到這地方過去不只是金門的軍政中心,還是當年明朝萬曆年間有「會元傳臚」之稱許獬的讀書處,名為「叢青軒」的舊址,想像他以前在這裡面讀書的畫面,直到清康熙21年才有當時的清金門鎮總兵陳龍因為沒有子孫加上後浦人丁旺盛等因素,才將原本金門鎮的衙署遷治到後浦的許獬讀書處。
許獬,是明代萬曆年間的人,本名許行周,因為夢到自己將來考試會取得榜首,而取名為「獬」─牠是中國古代傳說的一種異獸,據說形似牛又似羊,獨角,能夠分辨是非善惡,見人打鬥時,會用其牴角頂觸理虧之人。因此常有人想要知道能夠取這種異獸為名的人,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物,令人好奇。字子遜,號鍾斗,是今日的金城后湖人,生於明代隆慶四年八月三十日。從小就天資聰穎、且九歲就會寫文章,動輒語出驚人。文采風流,在13歲的時候就博通經史,可說是天才神童。他曾經因為欣賞李光縉的文章,而到晉江來拜訪。他是在萬曆丁酉年時中舉人,四年後會試第一,殿試在舉得到二甲第一名,故有「會元傳臚」之稱。職務方面初授吉士,尋授翰林院編修,經常勉勵自己說「許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只可惜天妒天才,過世時年僅三十七歲,徒留後人無限唏噓!
這次就以一篇許獬傳說故事來做分享,當然有關他人的傳說故是相當的多,我只是從中挑選出經典的,而此則故事是許獬遭遇困難的時候,如何去應用自身的智慧或才學來解決困難的故事。
觀音亭的觀音像是怎麼坐歪的傳說故事
傳言,許獬在明朝萬曆二十五年丁酉年考上舉人後回到家鄉,榮歸故里,見到金門第一座古剎靈濟古寺,又稱為觀音亭,那時候許獬曾經以舉人身分鳩資擴修過,故金門靈濟古寺能夠在明代修建,據說就與許獬這號人物有關,故許獬和靈濟古寺有一段傳說故事:
話說,觀音亭的觀音像其實原來是個女孩子,而當時這位女孩自己一個人跑到橋上面去玩,玩著玩著,結果不小心就從橋上面掉下來死去,因此就變成了女鬼,每天都在那個橋上面等人過去抓交替,但是等了很久卻都沒有半個人影過去。
有一天,閻羅王就派了一個陰間的士兵要來通知她,說她鬼業期限已經滿了,要趕緊找個人來當替身,否則的話就會永世而不得超生。這位女孩聽了之後當然很是著急,就一直在這個橋上面等人過去好當替身,結果也是一樣等了很多天卻都沒有遇到或見到半個人影過去。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最後一天的時候,才有個老人家牽著孫子正要往這女孩所在的位置走過去,不過這女孩調查之後發現這家三代人口竟然僅剩這兩口人,且這位老人家還指望那個孫子將來會有所成就,於是就滿臉疑惑的說:「這家三代人口竟然只剩下那兩口人,且老人指望那個孫子; 而這個孫子嘛,在將來長大有成之前,則需要這老爺子來栽培養育,如果我若隨便抓一個人來代替的話,那我的罪惡感就重了。」於是她想了一會兒就這樣乾脆放過他們兩個人。
終於又到了鬼月期限的來臨,她只好自己一個人去找閻羅王來報到,結果這個閻羅王看到她第一件事情就說:「妳有找到代替妳的人嗎」這女孩就回答說:「沒有」於是閻羅王接著問「怎麼會沒有,遇到了甚麼困難的事情?」她回說:「其實我每天都在那橋上面等著人來我這邊好當替身,可是等了好幾天卻一直都沒有遇到或看到有人影走過去,直到那一天很晚的時候,才發現有個老人家牽著他的孫子走過去,但問題來了,這家三代人口就只剩下那兩口人呀!我若抓走這位老人,那孫子就無依無靠了,但若抓孫子的話,則老人就無指望了,因此,我想請閻羅王想一想,看這兩個■要我選那一個才對。」於是閻羅王聽完她敘述之後,思考一會兒隨口就說:「說的也是,既然這老人指望那個孫子,而孫子要靠這位老人,不過這樣妳也不能投胎轉世了,要不然這樣好了,那個觀音亭的觀音像正要開眼,只是還沒有派人去坐鎮,妳可以去找張天師來替妳想辦法。」這女孩聽了之後就馬上行動要去找張天師來幫忙,到了張天師那邊,女孩就把事情的經過和緣由說給了張天師聽;張天師跟她說:「其實妳還只是個未出嫁的女孩呀!今日能夠這樣做已經算是功德無量了,而那個觀音亭的觀音樣已經粧好了,只是還沒有派人去坐鎮,那我就派妳去那邊顯靈,但是有個條件就是要有個保人來替妳作保。」
就在張天師說完這句話之後,意外發現許獬要去觀音亭拜拜,路途中正好經過,於是就馬上跟這女孩講;「要不然這樣好了,因許獬許大人正好要去觀音亭拜拜,建議妳去找許大人來替妳作保,但妳要有求必應,人家若來求妳那妳就要來保護他們知道嗎?」這女孩聽了之後就答應並採用他的建議,於是就到觀音亭顯靈去,同時許獬也很高興替他作保。從此以後,許獬每次到觀音亭拜拜的時候,這位女孩就會站起來迎接他。」
每年佛祖生日的時候,包含觀音佛祖在內金門民眾都會拜一種紅粿的祭祀用品,而這位女孩就很喜歡吃這種食物,認為如果信眾們要吃之前不先拿去給她供奉拜拜,就會讓他們吃了以後肚子痛。有一天,許獬許大人閒閒沒事做出來散步,就在當時街上走著走著,竟意外發現街上正好有個小孩子正吵著要吃紅粿,結果就被她媽媽打他罵他,許獬看到這狀況忍不住就說「這孩子已經哭成這樣了,要吃就拿去給他吃啊!」沒想到這位母親就回答說;「這是不行的呀,因若不先拿去供奉拜拜的話,就會讓其吃了以後肚子痛的。」許獬疑惑的問:「喔,那是要拿去哪裏拜拜呀?」這位孩子的母親回答:「這些東西我必須要先拿去觀音亭裡面去拜拜的,要不然觀音佛祖就會讓他吃了以後肚子痛的。」許獬聽完之後就不禁自言自語的說「這樣不對喔,有必要看個究竟。」於是說著說著就往觀音亭走去。
由於是大熱天,許獬那時穿的是長衫,且手邊還帶一把扇子,而扇子就收在他袖子裡面,所以他走呀走走呀走覺得熱了,就隨手抽出那把扇子變成邊走邊扇的入門來,來到觀音亭觀音像的面前時,見到了這個女孩跟平常一樣站起來迎接他,只是這回他也不回禮了,一開口就說:「妳就安安份份的坐著顯靈吧!不可以這樣子害人家打兒子,人家已經備一碗來拜妳就好了,何必一定要拜過妳才能吃」。說著說著他手中那把扇子無意中就舉起在神像面前這麼給點一下,這時附靈在神像上的女孩突然一緊張,趕緊想要坐下來,卻不小心絆個筋斗,於是就坐歪了,所以現今觀音亭的觀音像,都是呈現起身未起之狀態,可以看出許獬在金門鄉親心中的的地位,竟可以扇喝觀音塑像,足見其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