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引得鳳凰來
遊歷金門島上三鎮兩鄉,重遊田間地頭,探訪聚落宅院,仰望藍天白雲,傾聽細浪迴響,無不深感愜意。
我們驚喜地發現,位於金湖鎮陳坑的陳景蘭洋樓庭院內右側以及金沙鎮浦邊周宅的牆外,各有一株梧桐樹。經詢問核實,這兩株的樹齡已達近百年之高壽,至今依然闊葉黃裡泛綠,老枝發新芽,在春天的時節裡顯得越發精神。
陳景蘭洋樓建造于1921年,是金門縣的歷史性建築,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洋樓。此處視野開闊,環境幽美,堪稱一絕。而浦邊周宅則是縣定古蹟。時至今日,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句「有從龍富,無從龍厝」的俗諺,盛讚此處古宅的閩南建築宏大規模和精緻工藝。
兩處迥異的建築風格各自展示西洋與中國文化不同的畫面,其中就有海洋文化元素與閩南本土文化元素的比對。加之又有梧桐的襯托,無論是洋樓還是古宅,都是相得益彰的。據悉,「小三通」之後兩處均被開闢為旅遊景點,如今大量的大陸遊客紛紛前來參觀遊覽。
梧桐,在國外,人們賦予它一個英文名稱叫「Phoenix Tree」,顯得極為洋氣,意即鳳凰樹,其實也就是中國梧桐或者青桐。古代文獻《詩經》裡早有「梧桐引鳳凰」的來歷。它對於中國文化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國,有一句諺語叫作「良禽擇木而棲」。後人亦有鳳凰「非梧桐不棲」的說法。鳳凰,乃是百鳥之王,它們樂意落于梧桐之上,可見梧桐是倍受青睞的樹木了。
不得不說,梧桐長成之時,枝葉茂盛,高大而挺拔,引得鳳凰啼鳴。那麼,梧桐自然也是一種祥瑞的象徵了。
梧桐是一種頗具觀賞價值的樹種。人們喜歡將它點綴于庭內、宅前。其葉大優美可觀,且樹幹光滑,難怪說大詩人白居易的《雲居寺孤桐》以「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詩句描繪梧桐的外觀,讚美它偉岸挺立著,如同高擎一把碧綠的巨傘。
非但如此,其木材還適合製作樂器,古琴都是首選梧桐木雕刻而成的。有關梧桐與古琴的最早傳說源于遠古時期的伏羲氏製琴。只因伏羲氏看見鳳凰來儀,飛墜在一株梧桐樹上。於是,他按天、地、人三才,截為三段之後取中間一段製成樂器。從那以後,梧桐在人們的眼裡便是富有靈性的神木。
廈門的歌仔戲表演演出者紀招治老師以新雜碎仔演唱《新雪梅·聽琴》時,其中有一段道白:
琴啊、琴啊、你本是梧桐雕成,頭太積,尾太清,去頭去尾,取你中段天、地、人,三才配合造化…… 你的靈感應人的喜怒哀樂、懼愛惡欲,曾使鳳凰來臨,湘江魚沉。琴啊、你就是那偉大的神靈!
由此觀之,梧桐確實具有觸動人的心靈的神奇效應。它既可調動百萬的雄兵,又可促成才子幽會佳人,使得高山流水情無盡,有緣之人為知音。
在南方生長的梧桐,尤其是在金門島上,並沒有給人一種「一葉落而天下皆知秋」的悲哀與感傷,也沒有詩仙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那種「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清涼曠遠的意境,而它卻是以旺盛的生命力給人一種詩情與畫意。
此時此地,金門的梧桐,富有熱情奔放、氣勢昂揚的個性。在和煦的微風之中一枝一葉總關情,無不令人欣喜和感歎。不經意間,我們感悟出了生活的某種哲理,似乎又懂得些什麼了─金門,平和、寧靜、淳樸的家園,更是人們嚮往、最宜人居的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