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年味兒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增坤。
點閱率:767
字型大小:

那一年,是要上學的年齡了,要來一年的夏天就要上小學了。
要過年了,阿母特別給準備了一套新衣服,那是上學要穿的制服。嶄新的卡其服衣褲,腰帶,襪子,球鞋。現在想想,阿母真是有智慧,在那個錙珠必較的拮据日子,這是一石二鳥。只是把買衣服的時間給提早到過年前,就解決了好多問題。過年的新衣有了,上學的校服也準備好了,甚至連上學的心情也提早預備好了。我把衣服仔細的擺在枕頭邊,每晚睡前總得興高采烈地瞅一瞅,像珍惜自己第一次擁有的寶貝,心裏除了期待趕快過年就可以穿上全新的衣服,「背起書包上學去」的念頭也慢慢成形,長大了的想法開始在心中發芽,就在過年的前幾天。
 那一年,學校有了書法課,我跟阿母要了錢去買了毛筆和墨水。
快過年前,阿爸給了一「沓」全開的紅紙和一大瓶墨水,算是過年前要完成的寒假作業。書法課,在學校並不是重點課程,練習有點像是在消遣。握筆不穩;「永」字八法,點、橫、豎、勾、仰橫、撇、斜撇、捺,無一精通;字的結構那就不消說了,歪歪扭扭,像毛毛蟲在紙上爬,別人一看,恐要笑掉大牙。要在紅紙上寫些什麼,更是叫人頭大,但這是不能不完成的作業,只好硬著頭皮去做。到書店裏找了本「春聯大全,」讀到的東西現買現賣,老爸教了如何把全開的紅紙切割成條狀,如何把紙摺出像練習本上的痕線。開始寫時,總把墨水散得到處都是,寫著寫著,心也定下來了,字也慢慢有點小規矩地劃在紅紙上了,偶有寫得還不錯的字,心中就激起一陣得意。寫著寫著,房間裏,桌子上都鋪滿了對聯,「向陽門第早逢春,積善人家慶有餘,」「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原本簡單的紅紙,似乎都變成了飽讀詩書的文士。寫著寫著,門楣門框已經除舊佈新了,門扉上現出了一元復始的喜氣洋洋。寫著寫著,新的一年又來到了,新的春天也開啟了又一年的辛勞與收穫。
那一年,獨自在學校放寒假時,從高雄港搭船回金門過年。
離開金門赴台讀書或工作,是我們這輩五字頭的出路。阿母在我離家時,忍住了內心的惶恐與不安,深怕這個膽小的孩子,那個怯生生總是躲在人後的小子,這個出生時他阿爸高興、急著趕回家還不小心跌一跤的囝仔,在人生地不熟、甚至是伊一無所知的地方無法生存下去。阿母把意志築成一道不肯潰決的堤岸,忍住往外流淌的淚水,目送著我沒有回頭只顧離去的身影。當我提著行李再度進家裏時,阿母正在廚房裏忙著預備牛豬的飼料,沒料到我會在這時出現。「阮母!」我一如往常的呼叫著,阿母的想念,再也不能抵擋,隨著在眼眶轉了幾圈的淚水潰堤而下。趕緊用袖子擦拭了一下,就又在廚房裏忙碌了起來,不久,端出了一碗蚵仔麵線,上面還放了顆荷包蛋,像要補償這許久無法付出的關懷。
隨著年關越近,家裏的廚房就越忙碌,像個趕製年貨的工廠。第一個要趕製的是甜粿和鹹粿,先把糯米泡一夜的水,讓硬的米被水的柔情給軟化了,再用石磨碾成米漿。套上推把,轉動石磨這類的體力活當然是肖年吔的份,阿母把米一瓢一瓢的由磨眼放入,石磨在推拉的轉動間,硬是把米碾成了漿,流到一旁套著麵粉袋的桶內。整袋的米漿束上帶子縛緊了,橫擺著,壓上石子,靜置一個晚上,瀝掉水,只剩下糰狀的米的精華,再與麵粉調和成濃稠的漿糊,甜粿則調入糖水,鹹粿則加入先炒好的肉、蔥頭、蝦米等調料,裝在小盆子裏,放入大蒸籠裏蒸。大灶裏燒的和平日用禾稈的不同,這時要用木柴,火旺也耐久。甜粿、鹹粿做好了、再來就是紅粿了。除了糯米糰外,還要預備蒸好的地瓜、做內餡的花生粉和綠豆泥。家裏不出產綠豆,所以綠豆泥一般都是先從市場購得,但花生粉就要自己搗了。先炒好夏天收成,早已經剝好的花生,搓掉薄薄的紅衣,倒入石臼中,用石杵細搗,花生包藏在裏面的油和香味,就慢慢的被搗了出來,直到細成粉狀為止。糯米團拌入香甜地瓜塊仔細揉和到分不出彼此,粿自然會散出一股甘味,包上內餡,壓入粿模,脫模後,就成了橢圓的紅龜、圓形有花草圖案中央有一個大大福字的藝術品,再入蒸籠就成了叫人流口水的紅粿了。經過幾天的努力,成果非凡,厝裏到處都是粿,佔滿了桌子。但年貨還沒備齊呢。接著上場的是炸物,大灶的鍋裏盛滿了油炸海蚵、炸蝦、炸魚,有時還有雞腿、雞塊,一盤又一盤,一籃又一籃地掛在厝內的吊勾上。
年前還要預備好的東西當然還有很多,大都是與拜神、祭祖有關,以一顆感謝、謙卑與敬畏的心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平安順利。但也有一些小細節,表達心中的渴望與祝願。阿母在年前,從自家的小芋仔中挑選出合乎心意的,繞上一圈小紅紙條,表達人丁興旺、子孫滿堂的心願。除夕一大早,用地瓜粉與麵粉調好一盆黏糊,用油漆的大刷子,阿爸在門上貼上春聯,「平安即是家門福,孝友可為子弟箴,」表達對這個家的期許與盼望;在廚房貼上「司命灶君,」表達對廚房這一年養活一家老小的感謝;在穀倉貼上「五穀豐登,」期望來年一樣在辛勞與汗水下,能收穫滿倉;在牛寮貼上「六畜興旺,」感謝牛幫忙農事的勞苦,並在晚上提供特別豐盛的食物,還點上一盞小燈。傍晚時全家一起大掃除,感謝這屋子遮風蔽雨,讓一家人年年歲歲,平平安安。
 後記:
「就是這味兒!」這是味蕾對記憶深處那想念味道的讚嘆。
時代在進步,味道也在改變,但有些味道總是思思念念、想再一嚐的。那壓在心底、叫人難忘的味道是來自一種刻骨銘心的生活。
我們曾在艱困的生活中揮汗跋涉,家是生產糧食和製造食物的工廠,從田裏的作物到餐桌上的食物,大都是親手揮汗栽種與處理的。但我們也生活在歷史上未曾有過的、大小事皆講便利的年代。便利掛帥,大事小事皆有人可以代勞,事事都有更專業、更講究細節的人來完成。喝杯水,便利商店裏什麼樣的水都有;吃頓飯,不消說,有時比吃飯更難的是要決定去那兒吃,要吃什麼,訂不訂得到座位。新的料理不斷推陳出新,心動的廣告目不暇給。但很奇怪的是,越是方便、容易得來的東西,就越難深刻到記憶裏,隨手得來的也就隨手一丟,杯盤狼藉都不用處理,吃得容易的,在心中也就只有對價的、滿不滿意的評語,而味道或者只模糊地留在圖片裏,難以在心中刻下記憶的痕跡。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