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面向均衡職場工作
定性是職場基本功
很多負責面試的主管,在檢核求職者的履歷表時,不見得會選擇工作經驗豐富的,特別是那些一年內換二、三個工作的求職者,主管更是立刻捨棄,這是為什麼呢?
從老闆的角度來看,每個工作只做幾個月,代表這位求職者沒有定性,無法持續待在工作崗位上,不值得信任。顯然的,保持定性是職場基本功,只有待得久,才能累積足夠的經驗,如果任職的時間太短,就會變成樣樣通、樣樣鬆。
換工作太頻繁,也代表抗壓性和受挫力不夠,只要碰到困難,就會立刻逃避,而不是尋找改善的方法。即使求職者宣稱,離開某個公司,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素而造成,錯並不在他身上。但是,若從企業主的立場來思考,就代表這個人無法適應環境。畢竟,在職場中,並沒有什麼輕鬆好賺錢的差事,只要是上班,必定會感到辛苦,一直換工作的人,就無法呈現,他有任何足以勝任的條件。
在找任何工作前,都要抱著一個基本的想法,只要進入這家公司,就要設法待超過兩年以上,如此才能累積經驗。如果擔心找錯工作,不妨在求職前認真思考,自己的定位是什麼?真正的目標在那裡?並搜尋求職企業的相關資訊,了解他們的工作型態,如此一來,在就職前,就可以做好準備,能減少往後工作上的摸索時間。
俗話說:「滾石不生苔。」指的就是如果無法定下心,認真的做某一件事,就無法累積成就。如果你希望職場生涯順利,務必要培養定性,不要吃碗內看碗外,如此一來,你才能在工作崗位上,吸取最多的養分,讓其成為你不斷進步的基石。
用YES法則搞定皇帝型老闆
好友俊德曾待過幾家公司,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傳統產業的老闆,俊德說,這老闆幾乎就是古代的皇帝,充滿權威思想,認為自己至尊無上,所做的任何決定,都是明智的高見。在公司裡,也曾有人表示反對的立場,和老闆唱反調,甚至是當面嗆聲,最後的結果,就是第二天不用來上班,連基本的遣散費都拿不到。
當俊德來到這家公司,很快的就摸清楚老闆的底,知道他自尊心高,喜歡表現天威難測的模樣,所以,俊德便採用了YES法則來應對,簡單來說,只要老闆給的命令,無論是否合理,先說YES就對了。畢竟,老闆總是認為自己絕對是對的,就算拿出證據,證明老闆所言有誤,也只會傷了老闆的尊嚴,讓他下不了台。俊德面對老闆的交代,必定是和顏悅色,表示出認同老闆的態度,不過,若是俊德私底下認為,老闆所要求的事項,根本無法達成,他還是會將老闆捧高,並隨時呈報最新進度,讓老闆主動發現,這樣做行不通,便知難而退,主動取消原本的決策,這樣的話,俊德反而更省力,並不會因為老闆的專制獨裁,而讓自己忙到分身乏術。此外,俊德也會以老闆的立場出發,順便爭取一些好處,像是要出差參加展覽,俊德便說,如果商旅團可以吃好睡好、精神飽滿,談判將會更有效率,如此一來,俊德便爭取到坐飛機商務艙和住五星級飯店的待遇,和他一起出差的同事,對老闆的抱怨,也就少了一些。
俊德相信,即使是現代的職場,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仍然存在,不過,只要順著老闆的意,不要違逆,即使是獨裁的暴君,也能變得溫馴。畢竟,在外頭工作,總是先顧好飯碗才行。當俊德到別的公司,也運用同樣的法則,這讓他如魚得水,得到了所有老闆的好評。
不把工作帶回家
在東方社會裡,工作時間過長,已是屢見不鮮的情況。有些人習慣把工作帶回家做,好讓時間能充分應用,可以說是把自己每日的二十四小時,全都投入在工作裡。雖然人已經在家,但是心仍在公司,他們吃飯時,會順便看手機的line,瞭解客戶的動態,或是一邊看電視,一邊翻閱財務報表,為公司的未來嚴格把關。
相較於國外,歐美人士非常注重關機的概念,時間到了就準時下班,如果要他們加班,等於是要他們的命。有些法國老闆甚至會強迫員工去國外度假曬太陽,曬得越黑獎勵越多,畢竟,這些老闆本身就愛好休閒生活,認為工時太長,絕對是有害身心的。對歐美人士來說,既然回到家了,就該充分的放鬆,要放下關於公司的一切,把在家的時間留給工作,幾乎是不可思議的荒謬。
對東方人士來說,把公司做不完的事,帶回家處理,可一心兩用,同時處理公務和家人互動。不過,這也會造成蠟燭兩頭燒的情況,在消化公事時,多了家務要應對,像是垃圾車來了,就要暫時放下公司的資料,趕緊衝出門丟垃圾,這種情況下,容易形成分心,導致了可能產生的意外。以家人的角度來看,如果家人希望和你分享自己今天所發生的事,你卻因為公事煩心而無法回應,也會讓家人失望。換言之,把工作帶回來,也可能把辦公室裡的焦慮、壓力都帶回來了,這會讓你長期處在彈性疲乏的狀態,對於白日的工作效能,將造成負面的影響。
在公司抱著「今日事今日畢」的態度,要求自己在期限內完成,而不要想著還可以把工作帶回家做,如此才能將公領域和私領域完全切割開,讓你回到家後,能充份的休息,補足能量,為隔天的職場人生繼續打拼。
培養職場受挫力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受挫能力的優劣,會大幅影響個人的生涯發展。當你面對工作的嚴重打擊,像是擔任電話行銷,打了一百通電話,卻沒有人願意購買公司產品,你必定會感到龐大的挫折感,這時你該如何自處呢?
首先,你可以調整心態,以正面的角度來看待,接觸陌生客戶被拒絕,其實是很正常的情況,任何成功的人士,必定面臨過更多嚴峻的局面,而他們能不畏艱難,堅持到底,在事業上終於獲得美好的果實。能接受風雨的考驗,才能讓自己成長。當你下次又碰到挫折時,若將它視之為必要的磨練,就可以處之坦然,讓自己保持高昂的鬥志。
其次,你不妨檢討,為什麼會碰到挫折?為何沒有達成既定的目標?是否在某個環節上發生疏失而不自覺?例如,你可能說話沒有重點,無法讓對方立即明白你想表達的內容,或是你缺乏信心,不能令對方相信,你所介紹的產品,並沒有那麼大的效果。如果你願意靜下心自省,也向他人請益,你就能發現那些阻礙你成功的因素,有可能只是一些很簡單的細節而已。更重要的,當你發現失敗的原因之後,就要立即修正,不要再犯,這就是以錯誤為師的道理,從每一次的挫折記取教訓,不斷的調整射擊的方向,往後就能準確的命中方向。
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裡有句經典台詞:「我們為什麼跌倒?如此一來,我們能學習如何站起來。」這就是受挫力的展現,不怕摔跤,履敗履戰,任何的山窮水盡疑無路,都能變成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工作中吸取經驗
好萊塢大明星布萊德彼特在出道前,曾經在公路旁邊穿上厚重的布偶服裝,做出滑稽的動作,藉此吸引汽車駕駛注意他身上的服裝廣告。他回憶到,這工作其實很辛苦,特別是在炎熱的夏日,他滿身大汗,但動作不能停下來,不過,他逐漸轉念,把自己當成演員來看待,他開始思考,如何靠著幾個簡單的肢體動作,抓到別人的目光,而他也在工作過程裡,磨練出基本的表演技巧,這激起了他對演藝事業的興趣。他說,如果沒有這段經歷,他能否有今天成就,恐在未定之天。
這就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很多成功人士,都不會嫌棄他們在過去,曾經做過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相反中,他們可以從其中獲得啟發,進而成長,讓自己越來越強。我們不難發現,在報紙分類廣告或人力網站的徵人啟事,都喜歡尋找有經驗的人,這就代表,唯有在過去的工作機會裡,累積出相當的歷練,才有可能提高往後求職被注意到的機率。無論如何你對目前的職業現況,有多麼的不滿意,你都不妨試著累積經驗,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差事,同樣能夠帶給你磨練。
不少人習慣做一行怨一行,認為手上的工作沒有前途,急著想跳槽。不過,你不妨先試問自己,在離開之前,是否真的能從目前的工作,吸收到寶貴的經驗,像是你可以從發傳單的工讀機會,學到如何讓陌生路人樂於收下你的傳單,而不會轉頭就走。如果你能學到訣竅,對你往後從事業務工作,就會帶來相當大的幫助。千萬不要小看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只要你採取學習的心態,就能比別人吸收到更多的養分,你所努力的每一步,都會成為你未來成功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