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雨紛紛
我翻閱網路相簿,朋友們張貼的畫面永遠都是優美暖日光。當我說出想看的氣候時,常常招來否定:「什麼?下雨怎麼拍照呢?相機會壞掉的。」我愛好攝影,大家總覺得愛攝影就該期待晴天。
但我確實喜歡雨季。
「下雨天不能出去玩。」小時候媽媽都這麼規定:「天氣好才能四面八方在戶外活動,要是下雨呢,就容易淋濕,會感冒。」沒錯,舊時代以為晴天適合戶外;只有不識好歹的人才會出去淋雨等著著涼。可是,我恰巧步入新時代,能夠雨中漫步隨意逛,像南宋蔣捷舟船上那樣的寫一闕詞,才是快樂。
清脆雨聲,確實帶給我朦朧想像,雖然,它們總是一種阻礙。高中時候,因為臨時雨,假日裡整個人躲在公共電話亭裡,坐困愁城,那個黃昏進得去就出不來,使我有了回不了家的嘆息。黃昏還沒結束,雨水走過了,我可以飛也似的跳上公車了。成年之後,某個夏天去台北市參觀攝影展,萬里無雲一個變天,措手不及淋成落湯雞。雨水落下的幾十分鐘內,我站在屋簷下唱歌,一步也邁不開,靈機一動的和雨水合唱著,懷疑自己是否有了回到兒時的錯覺?樂天知命接受眼前種種考驗,我吟詠詩歌觀雨去。
小時候去三峽外婆家,才剛入山,黑色積雲立刻聚攏暗了天色,雨水降下的力量,正好擊落了沿途路樹的花與葉,無法撐傘步行,只好坐在父親的計程車內,看著窗外的雨水,淋濕整條三峽山路。
四月印象幾乎都是雨紛紛的日子,出門得加上外套,好像算梅雨季。而天空總讓我承受落寞與哀愁,帶著我前往濕淋淋的地方。人生長途跋涉走過三十八年之後,四月晴朗起來,季節有著夏日香氣,可是,吹著吹著,在春天的土地上,雨水之下的泥土地還是乖乖的甦醒了四月花,開得那樣實際。
我喜歡聽雨,雖然它阻礙了我許多步伐,卻領我看見天地萬物。
是的,雨水孕育的生機盎然,那令人浪漫的嘆息便浮上心頭,像枝芽綻放花朵,然後,慢慢地,凋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