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當文學遇上了天文學

發布日期:
作者: 海平。
點閱率:1,790
字型大小:

〈贈衛八處士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這一首詩是我在少年時候就已經讀過的詩,我當時應該算是讀懂了這一首詩。我那時候可是非常地替詩裡面的主人公們高興得不已,這真的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啊!真的是非得要好好的喝它個幾杯慶祝慶祝一番不可。
在我讀這首詩的哪一個年紀,「二十載」對於我來說那是很漫長、很遙遠、又很巨大的一個數目,也就是因為這一個二十載,它讓我對這一首詩有了很真實很深刻的感動的依據。
今天是多麼的難得的一天啊!都已經有二十年沒有見過面的老朋友又得以重逢。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來不知道發生了多少的事情,又有多少的事情都改變了,都已經變得不是從前的哪一個樣子。孩子們是多麼的高興啊,爸爸小時候的朋友原來是這個樣的一個樣子,那爸爸小時候是一個甚麼樣的樣子呢?爸爸他小時候乖不乖?爸爸他聽不聽話?
這一首詩非常的淺顯易懂,只是使用一些日常的詞句語言,但作者平鋪直述娓娓道來卻又情真意濃,讀來讓人備感真切,都深深的被作者的詩句所感染。我們隨著杜甫一層又一層一重又一重的話語引領,你真的就好像是看到他用語言畫出了一幕又一幕鮮活中帶有驚喜、有悲嘆、有欣慰、有歡聚的場景。這一切是這麼的平實且又自然的舒展在我們的眼前,不但是這景真,這情也切,這意更濃。這一首詩可品味的價值相當的高,是一首非常成功且意韻深長的好詩。這詩也清晰充分的呈現出子美處於顛峰狀態,達到成熟高處時處理語言的那一種自在飄然的氣度。
在經過了這許多年以後,我又再來重覆的咀嚼這一首老詩,我認真仔細的反覆來去的品味,這味道又是另外不同的一種深遠悠長得讓我說不出來它味道的哪一種味道。這不由得使我昂首疑思久久不語,滿腹子裏一下子湧出了無數的思懷記憶,我感覺到它們都快將充塞填暴了我爍熱不已的胸口。
昔日的哪一個青春少年,現如今也已不復再年輕,哪一些流逝遠走去了的歲月,以及我黑髮上所生出的蒼絲,都迫使我不得不改變我看待這一個世界的方式。在歷經這許多時空、背景、條件轉換後;我這一方冶煉過了的心境,都更加的增添、更加的使我深切的領會到杜甫身處在盛唐衰敗之際,在安史之亂中搞得山河破碎、家園離散、骨肉分離的那一種時代巨變之中的無奈心境和悲慟情懷。號稱詩史的杜甫,面對著這樣一種家國殘破、生靈塗炭的局勢,他當然是比起一般的人更具備了更深層次、更特別細微、特別強烈的感時傷世的憂患情懷。但是杜甫他卻不直接的去描述離亂這一事件的本身,他把這一場動盪不安的憂傷,小心的的隱藏進一次故舊難得的重逢裏,在歡樂聚首的情境裡暗含了一股淡淡的悲苦;戰亂到底要甚麼時候才會停歇?明天?下月?來年?明天、明天還是那麼的遙遠茫然。
杜甫十分機敏巧妙的抓住了朋友之間偶然重逢相聚相會的這一場機遇,他抓住了這一個普通平常的意象;杜甫他真的是超凡入「聖」了,他很神的把這一種平凡普通得不能再平凡的意象,昇華變成為不平凡而又難得的珍貴意境。
他在這裏揭發出身處亂世裏人民內心中的渴望,這一種渴望就是能夠安穩平常的過過日子的渴望,人民要的就僅僅只是這麼平凡的、小小的一點點卑微的願望。可怨嘆的是這世事是如此的紛亂不已,我們對生活的去向是這麼的毫無把握,對未來更是茫茫然然的無知、無望也不敢去奢求些甚麼。今天難得的有這一場相逢的重聚,雖然這只不過是一場因緣際遇巧合的偶然,到明天,明天又得要各自紛飛離散,相見不知道又將會是何年何月。但我們可得要抓緊了這一個瞬間即逝的光影,我們且盡情地、盡情地去回味,去追憶哪一些已然遠走飄散掉了的春光;再留下,再留下一些今日的回憶;待以後,待以後再來慢慢地品記。
我的一個老朋友,他兒子滿月的那天請大夥到他家去吃飯。他因為是再婚,對象也是一個再婚過了的,因此他們彼此都各自帶有小孩。我看著他滿屋裡跑來跑去的孩子,我就笑著跟我朋友說:「你這一下子可真的是『兒女忽成行』了」。我這話一說出口來,可惹得滿屋子一下子都笑開懷來了,而我卻猛然間,掉進了我自個兒的那一點點小小的憂傷裏去;我發現不知道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我的朋友們都各自擁有了自己的一個溫暖的家。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這一起頭就非常有力且又沉穩的道出了整首詩的重心,由此我們可以見識到杜甫述事的高超技巧與及變幻多端莫測高深的語言能耐,這顯現出詩聖詞語藝術造詣上的爐火純青。這兩句詩句在多少個世代以來,也不知道引起過多少個人悄聲的低吟哦,輕聲的來唱和。
古人把黎明前掛在東方天空的哪一顆明亮的星星,和在黃昏後升起在西邊天空的哪一顆明亮的星星來隱喻比附人世的聚少離長。他們觀望到這兩顆星星一沉一現一起一落,永遠都失之交臂永遠都難以相遇,這是多麼的淒美,多麼的叫人感嘆不已的一件事啊!況且天上的這些星宿還總是牽引著人世間的浮沉、離散、變換、興亡。
可是這完全就只不過是一場美麗的誤會罷了!這話是怎麼說的呢?事情又是怎麼會變成這樣的一個樣子的呢?這件事全都得要怪哪一些沒有情趣且又多事的天文學家們,他們閒著沒事就亂翻詩本,來算算看那些詩本裏面,所提到過的那些遠在天邊的星星所運行的軌道究竟是應該當如何。
這下子可不好了,事情不妙了。你知道那些天文學家們,他們說出了些甚麼樣的話出來嗎?他們竟然說這參商兩顆星星它們是會見面的,它們不只是會見面,而且它們還常常的見面,天天的見面,時時刻刻都在面對面。這倒是怪了!這究竟是搞的那一門子的把戲啊?
那些天文學家是這麼樣的說的:「現代的天文學知識告訴了我們這樣的一個事實,這個答案就是說這參宿與商星,它們根本就不是不同的兩顆星星,這兩顆星星是同一顆星星,也因此它們就永遠都不可能會有再相見面的哪麼一天。因為它們永遠永遠都會在一起,也就不需要有再相見的那麼一天,也就不會有再相會的那麼一天。」
這一顆星星就是距離我們最近,離太陽第二遠的那一顆行星─金星。金星在夜空裡是非常明亮的一顆星星,它的亮度僅僅次於月亮而已。所以你可以想像它在夜空裡是多麼的耀眼奪目,也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看過它,也都記得它,雖然說我們不一定就會認識它。
金星在黎明前會出現在東方的天空,也因此我們稱呼它為「啟明」或「曉星」。而每當黃昏過後不久,就會出現在西邊天空上的哪一顆星星,我們管它叫「黃昏星」
也叫做「長庚」。其實晚上我們看到的這一顆星星,也就是我們早上所看到的哪一顆星星,它們原本就是同一顆星星。也就是說黃昏後我們所看到的這一顆星星,它也就是早上的哪一顆金星,而黎明前我們所見到的那一顆明亮的星星,也就是黃昏後我們所看到的這一顆星星。就因為金星有著這麼樣的一種軌道運行的特殊週期,所以我們才會很直覺的誤以為哪兩顆在不同方向,不同時間出現的星星,應該要是不同的兩顆星星。
雖然說我們現在觀看星星,測量星星的能力,已經是長足的進步了非常的多旅程。而且憑藉著我們國家文化豐富的史料記載,天文學界因此還衍生出了從漢語文獻材料來做研究的一支流派,也就是因為這樣才使得這一首詩的解釋被提出糾正。但是這個樣子的一個錯誤,在我們資訊高度發達的這樣的一個社會;一直到現在,我們現代的人,還是一樣常常的在犯跟古人同樣的錯誤。這就表示了不同學科之間整合的鴻溝還是很寬、很深。而且天空的星星也變得稀疏了,我們對天空也不再像從前那麼的好奇在意。我在網路上查看到一些學校的教學內容以及考題答案,他們還是在依循著往日的哪一種解釋來教導學生,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我們的認知已經有了新的改變,他們還活在杜甫所生活的哪一個唐代。這樣的一種盲目、因循、苟且的教育態度和方式,這只是在誤人子弟,也太不能夠知所更新與時俱進。這一群老師們,他們真的是該被好好的打一打屁股,他們才會曉得到底是「今夕復何夕」。
我查看了王力《談談學習古代漢語》一書的〈為什麼學習古代漢語要學點天文學〉一文,王力在書中提到了「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這一個例子,但是他也還是一樣的犯了舊有的錯誤,這實在是有點諷刺。更何況是像王力這樣的大學者,他講出了問題的要點,他自己卻又困惑進自己的問題裏面而不自知,這真的是很糟糕的一樁事情;這就是我們學科與學科之間,缺乏了有效的橫向的連接和溝通的關係。我看照王力所講的那樣,光是讀點古代天文學的知識,這樣肯定是不夠的!這不僅僅只是不夠充分的這樣的一個問題,而且還是犯了非常地不求科學、不思進展、落伍保守、自我封閉的嚴重困境。所以我們還應當得要多多吸收、多多注意、多多瞭解一下現代天文學的進展與研究的成果,這樣我們才不至於盲目的跟從在古人無知的腳步後頭亂走。而且這樣的尋問以及探究,只是會增添我們知識的廣度還有理解的深度,並不會破壞到那些原有的詩情畫意的境界以及美的感受。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