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
現在正在提筆寫作的我,耳邊還傳來劉若英所演唱的歌曲《收穫》,是啊!這一路上的點滴苦痛,原來全都是收穫,也只有經歷過一番掙扎煎熬的我,才能明瞭沿途的所有挫折與考驗,其實都是推動自己前進、成長的珍貴動力。
這件事要從十年前說起。那時我還在大學就讀,有天媽媽突然告訴我一個不可向爸爸傾訴的秘密!「兒子,有件事我知道你現在也無能為力,但還是必須讓你知道,媽媽做錯事了,現在背負超過上百萬元的債務,如果你未來有能力賺錢了,能不能先幫媽媽分擔呢?等我有餘力再把錢還給你。」
初聽到這件事時,我的心就像是被石頭重重壓上一樣,完全透不過氣來。我只是個學生,還是在樣樣都需要錢的臺北市念書,我該怎麼幫助媽媽度過難關?而同樣承擔房貸、車貸及家裡各種開銷的爸爸,萬一發現了這個秘密,一定會鬧上一場可怕的家庭革命。於是我只能選擇一個人默默承受,過著在民調中心工讀的生活。當看到其他同學可以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準備考試時,心裡除了萬般的羨慕之外,也有了埋怨媽媽的念頭。
而這個念頭,隨著自己進入到社會工作之後慢慢擴大。當發覺年紀漸漸增長後,卻連一點儲蓄都沒有,原先矢言要為媽媽分擔債務既而轉化為埋怨與計較,但當發洩完之後,看著媽媽噙在眼角的淚水,心裡卻又有了很深的愧疚感。於是那種糾結的壓抑與矛盾,終於近逼到崩潰。此刻,生活裡的所有不如意,彷彿都可以成為終結一生的殺手,而就這樣的一走了之,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此時,一位心理師立刻改變了我的想法,並協助我開啟人生的另一扇窗。他教會我最重要的兩件事是:情緒管理與轉念。每一種情緒都有其正面價值與意義,重要的是有沒有表達清楚;轉念是學習用另一種角度思考事情。於是我開始學習把生活裡的所有情緒轉換為文字,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知道,也利用閒暇時間運動,看看沿途的美麗風景。另一方面,更積極參與比賽,讓自己的興趣、專長得以發揮。最後便是學會感恩,多珍惜自己獲得的東西,而不是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這些強而有力的信念,支撐我度過了每個日昇月落,在我感到最脆弱與無助的時候。
「收穫,此刻的我們,剛剛好正芳香成熟。」十年過去了,如今媽媽的債務即將盡入尾聲,而一路上的付出與努力,也讓我累積了不少的獎項與豐富的文章。因此,如果生活裡真的有翻不過去的山嶺,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胸的接受輔導,心靈轉個彎,一定還有其他可以繞道的小徑。願我們都能像飽滿的稻穗一般,散發生命的光與熱,成就一段最芳香、成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