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烈嶼與水頭海邊銀白帶的緣由

發布日期:
作者: 野夫。
點閱率:996
字型大小:

首先,根據筆者昔日的兒時回憶中,對於大金與小金其實一直是充滿想像,那時我幻想過它們是一對兄弟檔,由於某些原因或者做錯事情遭到天神的處罰或審判,結果下場就是被迫要分離或者分裂,於是就逐漸裂開成了今日的模樣。而烈嶼的本名原來叫做「裂嶼」,傳說中烈嶼和水頭這一帶看起來像是經過拼湊連結在一起的,後來是因宋帝昺的因素,才使得大金與小金從此由水頭處裂開,所以才有今日的名稱或說法,那是有段傳說故事的:
話說,在宋朝末年,曾經有位叫做宋帝昺的人物;那他原本是可以當上皇帝的,也就說他天生就具有一種皇帝命兒。然而,天命所歸,上天特賦予他三支令箭,箭頭上還刻有某人的名字,並跟宋帝昺說道:「您必須在某年某月的某時,要提著手邊的令箭朝向北方射去,這樣一來就可藉此殺掉當權者取而代之。」甚至上天還教導他裁剪紙人,放於水缸等類似做法的方式,以備將來萬一有戰事發生的不時之需。等到一段時間後,這些紙人就會變成活生生的千萬大軍,任其驅策,以其席捲天下。因此,宋帝昺便整天跟著兄嫂兩人,拚命的裁剪紙人,好等待時機來臨。
過了一段時間後,他果真親眼目睹到這些小紙人們早已剪滿數十排水缸那麼多。因此,這一天他的兄嫂還特別吩咐宋帝昺還是早點休息較好,等時間到了再把他喚醒過來,因而他安然的進入夢鄉。
當他入睡之時,兄嫂兩人便開始計算時間,只是不知算了多久,反而覺得自己是愈算愈糊塗,沒想到竟然算錯了時辰,也就是他們兩人竟然把辰時算到了卯時前,結果好巧不巧的,此時宋帝昺也剛好於朦朧中被喚醒過來,當然也搞不清楚狀況如何,卻只見手中亦不知何時已多了把弩弓。但是,他自己完全不加思索,就滿弦拉弓去了,造成三箭齊發的結果,得到答案是弓箭射中了天子坐的龍椅,而那時敵人的天子也還沒有上早朝,等於是箭皆虛發、功虧一簣;更沒想到的是,這回也讓自己露出馬腳來了,因為此時射出來的弓箭上正好有他的名字,所以之後他成了敵人眼中首要被通緝的對象。
沒有多久,元朝大軍一路南下便把他們的住所給包圍住了,而宋帝昺與兄嫂兩人見到此種狀況,就就趕緊慌忙從水缸中要將紙人給舀出。假設他們兩人當初是直接把水缸打破,那麼只要紙人一落地,就可以全部變為千萬大軍,並任其驅策。但是,誰知兩人弄巧成拙也罷,就說:「若因此就要打破水缸太可惜了,那還不如拿鱟殼將紙人舀出較好。」沒想到,這些紙人被他們這樣用鱟殼一搖一舀之際,造成紙人全部被糊破了,且最慘的是就連一兵一卒也沒有剩下,到了此種地步,已無法可想了,只好走為上策,祈求不被抓到。
後來,他們一路往南邊方向遁逃,就逃到金門的「裂嶼」這一帶,元朝大軍們也傾刻追至,此時他們已被逼到了麒麟山上,無路可逃了。結果,就在此危機之時,宋帝昺突然對兄嫂說道:「我已無法再跑了,你們自己快跑吧!不用等我了。」當時宋帝昺因眼看後面有追兵和山頭兩邊的大海,隨即喃喃自語的說:「這山頭若能分裂成兩邊就太好了。」只是這句話才一說出口,立刻引起一陣天搖地動,沒想到這山勢卻因此而裂開,此時元代大軍所站的地方即為裂嶼,慢慢地漂離了大金門,宋帝昺所站的地方即為今日的水頭海邊。至於他的兄嫂倆則恰巧站於中央的位置上,很不幸的慘遭落海喪生的命運,並隨著被波浪漂向大陸那邊,嫂嫂那裹小腳的帛因而散開來,並隨波逐流,而帛布便在大海中化成一條細細綿長的白帶,係望在水頭的上水和下水之間。故若有人在天亮之時,站在水頭海邊,則眼目所及,會發現一條閃閃發亮的銀白帶,據說就是宋帝昺他兄嫂金環腳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