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班超」老兵話滄桑

發布日期:
作者: 神盾。
點閱率:2,321
字型大小:

引子:
高地無名,因為只是個標高不足百米的小山坵。
說是「小山坵」一點都不為過,比起後靠的─逾千兒八百餘米海拔的瓊島最高峰─「五指山」,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是所處的戰略位置,卻因而成為後靠的斥候前哨據點,此時盤踞潛伏在五個手指頭形狀的複雜熱帶雨林密佈的山峰間─是赤匪馮白駒部的游擊縱隊,行動飄忽神出鬼沒,為席捲華南廣袤版圖甫佔領雷州半島準備攻瓊的「四野」解放軍創造了多點登陸、先期預置作業的有利條件,企圖裡應外合一舉拿下海南,驅逐國軍「解放」全島。
這個時候,從粵省輾轉渡海來瓊的是不久前在國府南京重建的第63軍,說是一個軍,實際還不足一個師的兵力,由於前在東南沿海諸省轉戰結果戰損頗大,不過就剩數千殘餘兵馬唄,他們也夾在層峰陸陸續續下令撤守瓊島的殘餘隊伍中,奉命投入保衛海南的戰鬥序列裡,統歸國軍薛岳將軍麾下的海南防衛總司令部節制。
他們有個傳統,傳統來自始建的粵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因此不輕易招募他省份兵丁(說是「招募」,通常不就是「抓丁」唄)來補充,是以軍旅所過之處,博得了當地民眾異口同聲載道的「仁義之師」之美名,他們是獨一無二嗜食狗肉的所謂「老廣」師,即使此時已然不是滿編之軍,戰力猶存,因為有客家血脈的硬頸精神支撐;向心力尤強,因為該部骨幹以及領導高層不但率多宗親一脈,還曾是徐蚌會戰時,從層層被圍得似鐵桶一般的亂軍裡殺出血路、逃出生天的患難與共者。這個殘餘的老廣部隊前鋒此刻已經開抵無名高地前沿,搜索連的尖刀班長三人居前,他們的傳統不是「我掩護你前進」,而是「跟我來」的身先士卒!
一、忠義之師
話說民國三十七年甫派任國軍第63軍軍長的陳章中將,在徐蚌會戰開打前,國軍為縮短防線,在最高統帥的大戰略規劃結構下,自請率部過窯灣抵運河端對敵阻擊,並掩護工兵架橋,俾利第七兵團由隴海鐵路西撤,以萬餘之眾抵十數萬南下包抄之匪,激戰四晝夜,終以彈盡援絕,獨臂將軍陳軍長壯烈飲彈自戕殉國,敵前陣亡可歌可泣!
這個故事看似平凡,卻有著戰亂時代的不凡,怎講?君不見當年國共兩軍對壘,戰域遼闊,在那風雨飄搖的危急存亡之秋,為保存實力或做投機自私自利打算,國軍將領少有主動請纓馳援及掩護友軍而犧牲自己部隊之舉(此在國府播遷來台後,蔣總裁於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對國民黨改造會議歷次講詞之檢討、痛誡諸將領訓詞中迭所提及),都說「板蕩識忠臣」─萬綠叢中一點紅,此時此際尤屬難能可貴!翌年,國府追贈為上將,該軍同時由政府頒賜予「忠義之師」榮譽稱號。
由於該部犧牲慘重幾乎全殲,國府軫念該部忠烈義行,足為全軍典範,特准其召集殘餘骨幹招募粵籍兵士重整組建,並保存該63軍番號為傳承,於南京浦口初步編組成軍、復於轉進粵省再予擴充兵力後,奉命轉戰東南沿海,一路隨著「兵敗如山倒」氛圍的險惡情勢,且戰且走也就「轉進」(當時為免影響民心士氣,國軍「撤退行動」對外皆宣稱「轉進」)到了領土之南的最大島─海南島(直到如今該地仍沿稱「瓊」)。
二、伯陵防線
這時,薛岳的「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在島上的兵力部署為:
1.以32軍為主編成第一路軍,重點擔負瓊東區的防衛任務。
2.以62軍、暫編13師、教導師和瓊北要塞縱隊編為第二路軍,擔負瓊北區的防衛任務。
3.以第4軍、64軍編為第三路軍,擔負瓊西區的防衛任務。
4.以63軍、瓊南要塞縱隊和海軍陸戰團編為第四路軍,擔負瓊南區的防衛任務。
而海空軍的主力大部配備在瓊北地區,以在戰事爆發時立即封鎖解放軍的進攻通道瓊州海峽。
薛岳在瓊島構成了環島立體防衛體系後,用他的字號「伯陵」將這個防線命名為「伯陵防線」,東北起於文昌,西迄昌江,尤屬重兵之所在,號稱「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為了保證後方安全,薛岳命令島上守軍加緊清剿赤匪瓊崖縱隊,俟機摧毀該縱隊的根據地及游擊區。
三、血肉長廊
甫轉進到海南的63軍殘餘之眾,號稱轄屬三師卻不逾萬眾,以有限之兵力受命防地自崖縣至感恩,環海防線因地制宜以銜接,成為面敵之「伯陵防線」的後衛兼守榆林港,此時,軍之前鋒搜索部隊已直插五指山之陽,奉令拿下五指山的前哨陣地→無名高地,為第四路軍後續之進勦主力掃除障礙。尖刀班三位班長「臨陣當先」抵達了目標前沿,敵伏地堡火力正熾阻進於前,領頭的張班長端起了火箭筒,頃刻間喧囂的碉堡也就啞然了,以迅雷之勢越過了外壕,偵搜兵蜂擁而上直攻山頭,只見轟然巨響火光掀天,第一波奮勇爭先的弟兄一一被炸血肉橫飛四散景象驚人,「咱們闖進雷區了!」張班長喝令停止前進,招來了陳、涂二班長指示機宜:「我們即刻進行排雷為後續部隊開闢通路吧!」
也就匍匐於雜石亂草間,以克難的刺刀排雷法,小心謹慎的步步為營順坡而上,山腰碉堡敵射口吐出了火舌,一排排的子彈像驟雨籠罩了下來,陳、涂二班長只顧排雷暴露於火網下─前後成了犧牲品,沒得時間喊叫,咬著牙悍然執起爆破筒的士兵奮勇趨前將該火力點給端了,就在全連循著甫開闢的「安全走廊」發起總攻時,只見先頭的張班長突然從斜側陡峭的山坡滾落了下去,同時在其身後接連震天數響─顯然有雷被其滾動的身軀給引爆了!轉眼間,部隊進擊的通道也就石破天驚的豁然拓寬了,63軍的先鋒健兒乃一鼓作氣佔領了無名高地,國民革命軍第63軍開路先鋒─「搜索連」的軍旗插上了山頭!在舉國「兵敗如山倒」的頹勢下,看我粵軍勇猛取山頭。
這一切的情況都在後頭跟進的營長望遠鏡裡一清二楚的呈現,「去幫我把那『滾雷英雄』找來,活要見人,死要厚葬!」
被視為全軍戰鬥英雄的張班長大難不死,身受數創來自於亂石荊棘鐵絲網之傷,尚無大礙,來到軍直屬搜索營長跟前,語出驚人聲鏗鏘:
「別往上呈報我什麼『滾雷英雄』,沒的事!雨後泥土鬆動濕滑一不留神直滾而下引爆三顆,之前陳、涂二班長及我本人各排兩顆,總計九雷換雙命,我會排雷,幹嘛以身引爆做那等傻事?沒必要嘛!我能活著回來已屬萬幸,真非得要呈報什麼『戰鬥英雄』─那就將陳、涂二班長給報上去吧!他們什麼都沒有了,算是給他們一點彌補吧!」這歷險歸來的土班長慷慨陳辭一番後,調頭就走,留下營長一臉鄂然,留給這老廣部隊千古的美談,他不是別人,他是我「班超部隊」直屬裝甲騎兵連老排附張世謹,民國63年俺下部隊時,分發到金西防區鎮西高地該連所屬戰車排的老排附。
四、經驗傳承
民國62年金門重裝師屬臨編單位「成功隊」解編,一等士官長副排長張世謹歸建我連,可能在特種戰鬥單位待久了,已不習慣受拘於早晚點名之制式隊列,終年四季赤膊著上身,一件蛙人紅短褲是他的基本配備,立在隊伍外的一隅,仍不掩其古銅色的肌膚在朝陽裡、在夜燈下輝映著鋼鐵般堅實的迷人丰采,展露出歲月鍛鍊雕琢的履歷。他就像一尊門神,似為隊伍做出了警戒,倘發覺列兵有冒然犯上之言行舉止,也會悄然掩上─從背後踹你一腳,點名解散後再叫你去開導一番,大家私底下以台語為他取了綽號「兩棲仔」。
我初識「兩棲仔」的威力,是在翌年秋季北海岸反登陸攻堅演習裡,狀況是敵突破我第一線防衛,佔據有利地形構築堅強防禦陣地企圖固守待援俟機向內陸推進,我連為立即反應部隊,負有集中優勢兵力一舉突破敵陣,為主力進攻部隊掃除障礙之任務。(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