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別待遇」和「因材施教」
國中九年級的阿軒買了一個寶可夢球狀的抱枕,帶到學校午休趴睡用。有一回上課時阿軒和阿輝竟趁任課老師不注意,在教室用寶可夢抱枕玩起拋接來,被從走廊經過(其實是刻意巡堂)的導師我看到,厲聲喝叱,並將抱枕暫時保管。
阿軒站在原地一臉不服、憤怒,雙眼充血,最後還掉了幾滴眼淚。等他情緒較平復時,我與他溝通,才知道阿軒氣的是我對阿輝的責備只是輕描淡寫、幾句帶過,對阿軒卻聲色俱厲,還沒收了他的寶貝球。我說剛才阿軒在鬧脾氣時,我已處罰了阿輝愛班服務、打掃教室,並沒有偏心不責罰阿輝。經過一番開導,阿軒才破涕為笑。
事後反省,當時對阿軒和阿輝的責備,的確對阿軒罵得特別多句又大聲,但我當時並不自覺。捫心自問,之所以如此,不但不是討厭阿軒,反而是對他的課業表現和學習態度期望較高。阿輝的成績向來徘徊在倒數幾名,但是辦事能力強,父母開公司,將來準備繼承家業,行行出狀元,我對他的未來並不太擔心。而阿軒資質頗佳,卻生性懶散,成績時好時壞,難以穩定,我曾多次鼓勵勸導,期望他能展現實力,卻見他在課堂上用心不專、嘻笑玩樂,生氣失望之際,用詞不免嚴厲些了。
我想起我正就讀國中的兒子小翔,也曾遭遇類似情形。他在班上最要好的朋友阿徵,是個略帶叛逆、小錯不斷、經常出入學務處、令師長頭疼的人物,但同時也是籃球高手、富家小開,為人海派、又勇於和老師唱反調,簡直是學生心目中的英雄。小翔的導師曾數次對我說,擔心小翔被阿徵帶壞。但國中階段孩子的交友,已非師長父母能夠輕易干涉,因此我只是提醒小翔,若要與阿徵為友,就要有判斷力和自制力,小翔唯唯諾諾,我內心的OS則是:老師已盡了告知的義務、媽媽我已盡了提醒的責任,若孩子還是犯了錯,也只好當作一次人生旅途上的跌倒和教訓了!
一天放學後,小翔班的導師要全班留校寫完一張考卷再回家,但是阿徵對同補習班的小翔說:「因為快段考了,補習班老師要我們提早半小時去上課。」小翔不疑有他,便跟著他向導師告假早退,後來才知補習班根本還是照常上課。據他們事後自述,他們翹掉一節考試的時間,也只是去吃了一碗麵,然後就去補習,實際如何,卻也難查考了。
第二天,小翔的導師輾轉得知這個情形,把小翔罵了一頓,要他寫違紀自述表,自述表寫得太簡略還被退回,要求把離校到進補習班之間、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做了些什麼寫得一清二楚,同時打電話給家長我告知此事。晚上自述表帶回給我簽名,表上載明此次罰抄課文一千字,若再犯將依校規處理。而同時,小翔導師對阿徵卻問都沒問一句,毫無處理,阿徵還開玩笑地對小翔說:「老師大概已經放棄我了!」
小翔直呼倒楣,覺得明明是阿徵先說謊取巧,他只是老實被騙而已,結果卻只有他受到責罰。換作其他家長,大概也要跳腳,向老師申訴抗議了。但同樣是國中老師的我,卻可以理解小翔導師的作法和用心,想必是跟阿徵過去的「輝煌事蹟」相較,「藉故早退」幾乎是不足掛齒的小事,甚至可能手邊還有好幾樣其他的過錯在處理中--我分析至此,小翔立刻說:「對呀!他還有兩個警告和一個小過要銷呢!」--而小翔過去少犯錯,但與阿徵過從甚密,他導師向來擔心他被阿徵帶壞,此次初犯,當然要防微杜漸,格外嚴厲,讓小翔徹底知道嚴重性,完全根絕再犯的可能。「所以老師對你嚴格,是看得起你呢!」聽我這麼說,小翔不但不再不滿,反而露出受寵的自得之色呢!
國中階段的學生最在乎「公平」,最痛恨老師「大小眼」,最不願自己「被針對」。身為國中老師,我也時時提醒自己不可給學生「貼標籤」,凡事應秉公處置,但往往依據學生不同的性情稟賦,而在處理時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些許差異,以老師的角度來說,可說是「因材施教」,卻可能被學生甚至家長誤會為「差別待遇」。所以要因材施教,似乎也不宜做得太明顯。這其間分寸的拿捏,以及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可真是考驗老師們的智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