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眼淚
兩年前父親過世後,我便少見母親掉淚;除了最近這三次,皆與哥哥有關。
哥哥長我五歲,自小不愛讀書,高職肄業,退伍後,便開始漫長的遊手好閒生涯。父親在世時,已經不知道與他耳提面命深談過幾回;母親也是苦口婆心,要他好好找份差事,別老是沉迷賭博、電玩,更別菸、酒、檳榔不離口,成天無事人似的。
一次,父親拿出一筆錢,要哥哥到駕訓班學開車,學習一技之長;豈料,哥哥每天看似準時出門上課,實則暗地裡把錢賭掉了。要不是駕訓班來電,我們全家仍被蒙在鼓裡。
國中開始,哥哥便因為就近上學,而搬到外婆家。外公、外婆相繼離世後,他已成年,便在外賃居;雖然仍住同個城市,但從他搬出家裡,似乎也從此在我生命中缺席。哥哥這個名詞,在我家,更像是一句髒話:等同各種惡習與欺瞞。父親走後,哥哥因為有大筆債務未償,我與母親要他一起到法院辦理拋棄繼承,以免債主上門要求拍賣老家。他人是來了,但臭著一張臉,絲毫不覺有愧。
一晚,四名惡少來摁門鈴,指名要哥哥欠債還錢。母親應門說:「他不住這,這房子也不是他的。」惡少們居然說:「妳是他媽媽,妳也要負責!」最後,是我暗中報警,才結束了一場難堪的僵持。
不知道是否那次債主遣人上門威嚇,讓哥哥痛定思痛,他終於比較規律在工地打零工。
去年九月,他發生工安意外,右腳踝被推土機嚴重割傷,一度要截肢。那次,在父親靈前,母親老淚縱橫:「請你保佑他不要截肢。」
然而,禍不單行。今年四月,未滿35歲的哥哥被診斷出口腔癌末期,由於無法開刀,只能化療與電療。哥哥原本脾氣就不好,或許是接踵而來的災禍與病痛,心性更是被折磨得讓人難以親近,一如他被癌細胞剜去的右頰──那臭不可聞的碗大傷口。幾次探病,我眼見母親伸手要去倒他的尿壺,我不忍,只好搶先一步。
不過四個月光景,哥哥從一般病房轉到癌症病房,再到安寧病房。哥哥最後的日子裡,癌細胞擴散到喉嚨而不能言語,但還能打字;母親曾問他,是否有什麼話想對她說,或心願未了?我想母親要的只是哥哥臨終前的懺悔,但母親的問句,被哥哥已讀不回。
那天凌晨,母親匆匆敲開我房門哭得顫抖:「哥哥走了。」隨後趕到內湖三總,我與母親在哥哥的大體旁,助念八小時;念佛聲與淚珠,未曾間斷。
出殯那天,白髮人送黑髮人,依禮母親須杖倌。但母親只是淚眼婆娑地說:「他是生病走的,不打了。」二殯火化後,我捧著哥哥的骨灰乘車到鶯歌長眠,母親則分乘另一部車一路送到山頭。
如果哥哥能預先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是否會有勇氣,向母親道歉與道別?即使注定被虧欠仍無怨尤,母親的眼淚,滴滴都是無條件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