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水寺聖僧-青蓮法師

發布日期:
作者: 黃國龍。
點閱率:2,043
字型大小:

縣志說同治中主持金水寺,我認為不合理,有三項理由:因為二位老人家都肯定他不到60歲就歸仙班,同治是西元1862-1874間,同治中是1868,和他去世的1927年(民國16年)剛好相差59年,代表青蓮法師到金水寺約60年才過世,他是娶妻生子才出家的,雖然說以前的人早婚,算他20歲到金水寺吧,死時二數相加已80高齡了,應尊稱他為「青蓮仙翁」才對!其次,盧成金後浦「將軍第」落成年代約在光緒七年,卒於清光緒二十年,二坵祭田應在這段時間內還願,試想,如果在同治中葉,祭田八字還沒一撇呢!何來祭田耕耘?我第三個看法是:縣志記載同治年間有多次饑荒和鼠疫,連年歉收,餓殍載道,居民相率逃荒海外者益眾。光緒20年死於鼠疫者達千人之多,鼠疫橫行,民不聊生。以法師享壽的年齡(60歲)推算,應在光緒中葉(光緒17年,1891左右)抵金水寺才對,這才合乎縣志「時值疫氣流行」的敘述,而且死於鼠疫達千人,前水頭竟然例外,才值得大書特書「是鄉竟免疫」,而鄉里免於疫癘,固然是因前水頭「信從青蓮法師者眾」,最重要的還是大師宏揚佛法的辛勤和功勞。
接著談到青蓮法師宏法的言行,他頭戴如濟公師父的船形帽,濟公相傳是降龍羅漢轉世,親和力無庸置疑,雖然是80幾年前的事,老人家還記得他逢人就念:「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從不離口,佛教界認為,口稱彌陀,即彌陀佛再來,大乘經典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注腳,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有的東西全部包括進去。在教授佛學經典方面,如果大師用佛經之王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金剛經》、《佛說阿彌陀佛經》、《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來教導善男信女,必定曲高和寡。身處農村,他以551字的《日宮太陽星君真經》和551字的《月宮太陰星君真經》來教人朗誦,先教會年長的蓮友們,再由她們帶左鄰右舍的兒童朗誦,文字淺顯,扣除重複的字詞,不到五百個字,幾十年的歲月,老人家還是印象深刻。尤其提到誦二部經的益處:「何人奉誦太陽經,合家老幼免災星,每日早晨唸三遍,永世不入地獄門」;「虔誠常誦太陰經,災消業散罪減輕,每晚唸得三遍經,斷保人生放光明」;「三災、四時、五行、六害、七傷、八難、九星、夫妻、男女、產生、復連、劫賊、咒誓、沉痾、官非、水火諸厄歹災清」。有這麼多的好處,凡夫俗子能不勤念不輟嗎?老人家說每年的祭典,她們都會念太陽經及太陰經,給已經成佛的師父伯聽,表示她們沒有忘記他老人家的教誨。
有位老人家說:師父還精通醫理,他父親從南洋回故鄉定居,不知身染何病,身體瘦弱,師父用草藥幫他調養身體,也因此得以常常接近師父,最神奇的是他父親本來是個目不識丁的人,後來竟然只要知道籤詩的天干地支二個字,便能念出那一首籤詩的28個字,並且能加以詳細解說。
縣志說本鄉:「信從者眾」,的確最初對法師信從者只能講多數-眾,因為每個地方畢竟有一些「皮蛋」吃多的人。家父曾經談到有人對青蓮法師惡作劇的事,說是小事一椿也可以,如果用害得修行者破戒的角度來看的話,我認為是一件大事,這玩笑也開過頭了。一場存心安排的吃飯場合,有人在食物中動了手腳(摻雜了葷食),看到他吃下去,才告訴他剛才把葷的東西吃下肚子了,法師說:「沒有呀!我剛剛吃的是豆芽菜。不相信吐出來給你們看看。」,說也奇怪,真的是豆芽菜!其實法師平常在村莊打轉,有那些人物是「不信邪」的,那有不瞭如指掌的,接受邀宴,豈有不特別防範的道理。自從這次陷害法師破功的事情傳開後,大家一時之間想不出其中的關鍵,都以為大師真有法術,從此對他更加信服。有人問大師對這些「頑劣」之徒,原不原諒他們?師父伯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世間過,即非真修者」。
談到法師的逝世紀念日,有位老人家告訴我是農曆六月初七「天門開」這一天,仔細一查,農曆六月初六交六月初七的子時(即06.06 23:00~06.07 01:00)「開天門」,是天門大開的日子,人們的祈求可以直達天聽,在六月初七許願特別靈驗,而在佛教中開天門就是開天眼,意思是凡夫俗子只有肉眼,開了天眼就能看見人們看不見的東西,相傳視力可以穿透牆壁山河,不受任何阻礙。法師在這一天往生極樂,大家咸信他已經開天門成佛了,所以決定雕刻神像供奉在護龍廳堂,供後人膜拜,並作為後來本寺住持的標竿。法師葬在塔仔埔,他親手墾荒的田地旁,可惜年代久遠,確切的地點已無人知曉,逝世紀念有做忌日,清明卻沒有掃墓,所以失傳,金水寺董其事者實在有虧職守,好在佛教不重視身後軀體這個「臭皮囊」,不然太對不起一生孜孜孜不倦禮佛宣教的法師了。縣志說:法師「先一夜,降示鄉人」,真的有這回事,家父也說有「託夢」很多民眾。法師昇天後,由本村的黃海嶺(金水黃氏三房長房)接著顧宮,其孫子長生也到寺廟來幫忙挑水,黃海嶺死後葬在前水頭黃厝頂東厝尾的田埂,黃海嶺塑像則供奉於談古說今民宿(前水頭37號)祖龕內,孫子黃長生則旅居印尼蘇島。
最後斗膽研討法師的法號。法師自號「青蓮」,「青蓮」二字語出天竺,梵語稱作優缽羅花,潔凈清香,片塵不染,以此比喻並期勉自己,遠離妄語,口常清淨,更可能要學習自號「青蓮居士」的李白,那種仙風道骨般,常人學不來的詩風。法師和李白二人還有一個相同之處,李白母親夢「長庚星」(又名「太白星」),自己也是天星下凡,只不知是來自何星宿?「金粟如來是後身」,自古盛傳維摩居士之前身是金粟如來,而維摩詰居士,是釋迦牟尼佛時代,佛教的在家修行者,襄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是佛教在家信眾的典範。以金粟如來作為榜樣,表示法師自己到金水寺來,任務是助佛弘化世人,也可能預知「身後」會成為「如來」(佛、菩薩)。
佛家曾說:「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當年的金水寺信眾何其有幸,得以親沐法師教化,我們雖不能親歷其境,但心嚮往之,唯有有「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的體認,遵照法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叮囑,不管信佛與否,從最基本的善事父母開始做起,因為先賢有云:「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南無阿彌陀佛!

註1:《大正藏》第十七冊《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